【看中國2013年08月16日訊】謂「官衙」,亦即辦公場所,它源於古代的官署被稱為「衙門」。其實,「衙門」一詞是由「牙門」這個詞語演變而來的。
「衙門」由「牙門」演變而來
關於衙門的由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在古代的時候,衙門的別稱是「六扇門」。古代官署的大門有六扇,這六扇門上有猛獸的利牙的圖案,猛獸的利牙在古代是常用來象徵武力的,因此,官署的這六扇門最初被稱為「牙門」。
還有一種說法是,牙門是古代的軍事用語,指的是軍旅的營門。鄭氏註解《周禮》一書時,在「司常」後面註釋說,在古代巡狩兵車聚集的地方,都建有兵營,這個地方的旗幟的兩邊畫有象牙狀的圖案,因此這種旗幟被稱為「牙旗」。尤其是在漢朝末年的時候,戰事頻繁,打天下和守江山完全憑藉的是武力,因此就特別器重軍事將領。那些軍事將領往往將猛獸的爪、牙置於辦公處,以顯示自己的榮耀和威武。後來為了省事,就在軍營門外以木頭刻畫成大型的獸牙作裝飾,營中還出現了旗桿頂端飾有獸牙、邊緣剪裁成齒形的牙旗。於是,營門也被形象地稱作「牙門」。《後漢書·袁紹傳》中說:「拔其牙門。牙門之名始此。」後來,官署的六扇大門上也有猛獸利牙的圖案,官署也被稱為「牙門」。
第三種說法是,軍中將士聽令和官署中的官吏聽令是一樣的,因此,就把軍隊的牙門拿來用在了官署中。唐朝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寫道:「軍中聽令,必至牙門之下,與府廷無異。近俗尚武,故稱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然則初第稱之於軍旅,後漸移於朝署耳。然移於朝署亦第作牙,而無所謂衙者。」意思是說,軍中將士聽令的時候,必須到牙門之下,這與官府的官吏聽令是一樣的,因此把公府稱為「公牙」,把府門稱為「牙門」。
「牙門」用於官府衙署最早,見於漢代
「牙門」這一名稱逐漸移用於官府的衙署,在漢朝人寫的《武瓦聞見記》中有明確的記載:「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字稍訛變轉而為‘衙’也。」在如淳注的《漢書》「衙縣」一詞中,「衙」字的讀音為「牙」,於是「衙」字才有「牙」的讀音。如淳是三國時期的魏國人,那麼,讀「衙」為「牙」這個音,當是始於魏、晉,而把「牙門」演變為「衙門」,也應該始於此時。也有人說「衙」字讀作「牙」音始於唐朝。宋徽宗時期的學者袁文認為,漢朝許慎的《說文》中「衙」字無「牙」音,而陸德明在《左傳》的「彭衙」這個詞的下面沒有註明「衙」字的讀音,陸德明是唐朝人,可見當時「衙」字已讀為「牙」音,無需註明,而《說文》中的「衙」字又無「牙」的讀音,故不敢註明讀作「牙」音。由此可見,「衙」字讀作「牙」音,出於唐代。這也許是因為袁文尚未讀到如淳的《漢書注》一書。
其實,「衙門」一詞的「衙」字源流久遠,在《春秋》一書中有「彭衙」,《楚辭》中有「飛廉之衙衙」。《說文》和《集韻》中都把「衙」字讀作「語」。鄭康成注《儀禮》「綏澤」一詞時說:「取其香且衙濕」,其中也有「衙」字。北宋時期,「衙」字的讀音讀作「迓」。北宋賈昌朝在《群經音辨》中說:「‘衙’音‘迓’。於是始有‘迓’音,然猶未作平聲也。」
《南史》中說:「侯景將帥謀臣朝,必集行列門外,以次引進,謂之衙門。」由此可知,六朝時就已將「牙門」演變為「衙門」了。因此,李濟翁在《資暇錄》寫道:「武職押衙,本押牙旗者。」也就是說,武職的官員鎮守衙門,原本是在看守官署裡的牙旗。《資治通鑒》一書採納了《資暇錄》的說法,以唐朝官制的「正衙奏事」改為「正牙奏事」。
「衙門」一詞廣為流行,始於唐代
唐朝以後,「衙門」一詞廣為流行開來。在《舊唐書》中,凡是正衙和衙門,俱寫作「衙」字,《新唐書》中,則把衙門都寫為「牙門」,是在追本求源。然而,牙、衙兩個字在衙門和牙門的運用中相混固已久矣。唐朝時,皇帝頒布聖旨的宣政殿,稱為「正衙」,皇帝居住的紫宸殿,稱為「內衙」。唐朝封演在《封氏聞見錄》中寫道:「困以公門外刻木為牙,立於門外,故稱‘牙門’,後‘牙’訛為‘衙’也。」
到了北宋以後,「牙門」一詞似乎銷聲匿跡了,人們幾乎只知道「衙門」而不知有「牙門」了。宋太宗的時候,大臣張洎說朝廷或修復正衙,當下兩制,預加考訂。由此可見,宋朝時的朝廷說的是衙門,而非牙門。
也有人說「牙門」的「牙」字和「衙門」的「衙」字來源於「吾」字。宋朝的吳斗南說:「漢制有金吾、木吾,所以參衛於朝署之前者。吾本讀作‘牙’,後世衙門之訛,當自‘吾’字始。」這也是一種說法。
後來,由「衙門」一詞還派生出了許多詞,如「衙役」,指的是衙門裡的差役;「衙內」,指的是衙門裡的警衛官員,因為這種警衛官員多為當時的官吏子弟充任,所以稱官吏的子弟為「衙內」,比如《水滸傳》裡陷害林沖的高衙內就是這種角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