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16日訊】近日,有媒體報導,隨著金融改革步伐深入,各地申報民營銀行熱情高漲,作為國內最大的金改實驗區廣東,此次申報的數量已有3家。
據《上海證券報》9月11日報導,廣東已經有3家民營銀行的設立請示呈報至中國銀監會,該3家民營銀行的設立申請分別來自廣州、深圳和揭陽。
而《南方都市報》9月13日的消息則進一步披露,上述3家民營銀行發起人分別為騰訊控股、香江集團和中德產業園,未來可能分別落地深圳、湛江和揭陽,全面輻射珠三角及東西兩翼。
按照流程,民營資本發起申報設立民營銀行,首先要通過各地市向省政府進行申報,省政府向金融辦徵求意見,修改後再上報銀監會。
報導稱,有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表示,騰訊的入圍更大可能得益於其註冊地落在前海,以及騰訊在科技金融方面的突出優勢等。
而香江集團方案主要由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江金控集團操盤,主要方案是通過收購控股一家銀行或作為聯合發起人成立存在銀行,來獲得民營銀行牌照。
揭陽中德產業園發起設立民營銀行是目前全國唯一由行業協會主導,由特定產業集群的民營資本發起設立的民營銀行(草案)。據介紹,揭陽金屬生態城項目計畫總投資高達1500億元,成立一家民營銀行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率先提上議事日程。
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外公布的《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提到,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允許發展成熟、經營穩健的村鎮銀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內,調整主發起行與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這為民營銀行的「破冰」提供了政策基礎。
而今年8月,銀監會發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2013年版徵求意見稿),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對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的管理。與舊版相比,2013版徵求意見稿中放寬了對於境內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中資銀行的條件,對境內非金融機構發起「門檻」取消工商登記要求,要求入股來源為自有資金,去掉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總額不低於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10%」,以及「權益性投資餘額原則上不超過其淨資產的50%(合併會計報表口徑)」的要求。
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月10日舉辦的達沃斯夏季論壇開幕式上也表示,要「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能源開發、公用事業、服務業等領域放寬市場准入,引導民間投資增長,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政策一出,在各地民營企業中反響如潮。
據財新網報導,在8月9日召開的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成立大會上,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率先提出支持中關村企業發起設立中關村銀行,並將其定位為科技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
據新華社主辦的新華08網8月21日報導,蘇寧雲商董秘辦人士透露,目前蘇寧雲商正在向有關部門申請設立「蘇寧銀行」,並註冊「suningbank.com」的域名。今年3月份,蘇寧電器正式更名為「蘇寧雲商」。8月15日發布的《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核准公告》顯示,"蘇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名稱已被預核准通過。
在這次民營銀行的「閘門」開啟前,早在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已批准溫州設立中國首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發展「民資銀行」板塊正是溫州金改的重頭戲。
據《溫州日報》7月10日報導,今年4月8日,溫州首家農商行龍灣農商行成立,該行是一家純民資銀行。以制鞋起家的民營企業金帝集團,投資上億元入股龍灣農商行,成為了該行持股比例超過5%的大股東。
截至7月10日,新成立的龍灣、鹿城農商銀行,共募集民資22.34億元。據溫州銀監分局的監測數據顯示,民間資本在溫州市轄內地方法人銀行的持股比例正在逐步增長,民營資本投資額佔比由2011年的75.6%上升至2012年的84.6%,到今年6月末,佔股超過90%。
媒體認為,高層對民資設立銀行的政策態度日漸明朗,或為引發企業對民營銀行競相申報的原因。
據前述《上海證券報》報導,有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透露「雖有多單民營銀行申請上報,但多數方案與監管機構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年內獲批難度大。」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權威人士稱,目前關於設立民營銀行的改革方向確定,但具體細則仍需謹慎研究並協調多個相關部門,才能擇機推出。目前監管細則正研究制定,民營銀行成立暫無明確時間表。
該人士指出,設立民營銀行並不是單一部門就能說了算,需要多方協調,設立細則、監管規則等都需要詳細研究。近期來自浙江、廣東、江蘇等地關於設立民營銀行的申請已經密集遞交,但由於沒有具體實施細則,目前尚無新的消息。
而據前述《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稱「民營銀行是非設不可的」。他認為,沒有民營銀行的出現,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難以解決,而且當前主要由國有大行對大企業進行貸款的金融方式,亦不可持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