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其實是人體的縮影,五臟六腑對應著面中部,四肢對應著面頰外側的中下部。臨床發現,哪裡有黃褐斑,該部位對應的經脈和臟腑器官就常常存在問題。黃褐斑顏色越深、邊界越清晰,症狀越明顯,而淺淡的斑往往出現於自覺症狀之前。因此,觀察黃褐斑的部位,就能及早瞭解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
長在額頭兩側及太陽穴
此處是兩側膽經的循行部位,若有黃褐斑,常為肝膽功能失調、肝郁氣滯所致,常有消化功能減弱、失眠多夢的症狀。
長在外眼角下
外眼角下對應的是頸肩、上肢,此處出現黃褐斑,提示肩關節受風寒侵襲或頸肩肌肉勞損,常有頸肩僵硬、酸痛的症狀,須警惕頸肩部疾患。
長在鼻樑中間
鼻樑中部對應的是肝膽。面色青黃,鼻中部出現黃褐斑,多與肝氣鬱結、情志不遂或精神壓力大有關,提示肝失疏泄,肝膽郁滯,須警惕脂肪肝、肝膽疾患。
上唇長斑
上唇是大腸經的循行部位,對應的是泌尿生殖器官。此處長黃褐斑是腎氣不足、大腸虛寒的徵兆,常伴有便秘、月經不調等症狀,應警惕子宮、卵巢疾患。
長在兩顴部
兩顴部中央是小腸經循行的部位,兩顴外側是腎的對應區,上部是三焦經循行部位。顴骨部位的黃褐斑多伴有氣短乏力、心慌、胸悶、消化功能減退,甚至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是消化系統和心臟功能減弱的表現。
兩顴部至耳前及上方有黃褐斑或老年斑提示腎氣虛、三焦氣機不暢、脂代謝紊亂。
長在下頜外側
下頜外側對應的是下肢、胃經、大腸經、小腸經循行處。此處有黃褐斑提示下肢血液循環不良,是脾腎氣虛的徵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軟、手足寒涼、消化功能減弱。
祛斑食療方
為什麼每個人長斑的部位、色澤深淺、形態各不相同呢?從中醫理論裡可以找到答案:氣血不足、氣滯血淤、經絡臟腑功能失調是黃褐斑的成因。中醫認為,通過食療調理可以補足氣血、消淤祛斑。
1.黑白消斑散
黑木耳10克,白木耳5克。將二耳共研細末,每次5克,每日3次,蜂蜜水沖飲,連續1月。可消淤化斑,潤膚滋肌。
2.當歸山楂茶
當歸、山楂各10克,白蘚皮、白蒺藜各5克。將諸藥同置杯中,衝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續1月。能疏肝健脾,消斑化淤。
3.健脾消斑粥
生山藥30克,蓮米、赤小豆各15克,生苡仁、生芡實、白扁豆各1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將諸藥加水煎沸40分鐘後,納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連續1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4.胡桃芝麻飲
芝麻20克,胡桃30克,牛乳、豆漿各200毫升,白糖適量。將胡桃仁、芝麻研為細末,與牛乳、豆漿混勻,煮沸飲服,白糖調味,分作2份,早晚各1份,每日1劑。可補益虛損,生津潤腸,潤膚消斑。
5.豬腎消斑粥
豬腎1對,山藥100克,苡仁50克,大米200克,食鹽適量。將豬腎去筋膜,洗淨,切丁,加諸藥,大米同加清水煮粥,食鹽調味,分作2次服食,每日1劑。可補腎健脾,祛淤化斑。
6.枸杞生地散
枸杞子100克,生地30克。將杞子、生地焙乾、研末、混勻,每取10克,每日3次,溫開水或用白酒適量沖服,連續1月。可補肝腎,去黑斑。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