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早在宋代就有,原來的名字叫「像生」或「像聲」,是仿學口技滑稽表演的意思。《紅樓夢》第三十五回裡曾提到,薛寶釵見她哥哥薛蟠給她作揖賠情,就笑著說:「你不用做這些像生了!」明這種民間曲藝是源遠流長的。但是,從帷幕裡表演的「暗像生」發展成面對觀眾表演的「明相聲」,卻是近一百二十多年的事。見於記載,首先在北京地場上說單口相聲的是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的張三祿,接著是京劇丑角演員朱紹文(1829-1904),為生活所迫,改行說了相聲。朱為了肚子不顧面子,整日在露天地演出。他在手裡敲打的兩塊竹板上刻著兩句詩「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發泄他的滿腔憤怒。觀眾們隨之都親呢地管他叫窮不怕先生。就這樣,「窮不怕」成了他的藝名。
他演出前,先用右手攥著一把白沙子往地上撒字,邊撒邊唱自編的「太平歌詞「,等觀眾聚攏來圍成一圈後,才正式表演。他有時學唱京劇,有時講解字義,有時說笑話和單口相聲。後來感到一個人說太單調,就和學生們互相問答,一捧一逗,逐漸演變成對口相聲。傳統相聲中的《改行》、《大保鏢》、《黃鶴樓》等,都是他的創作。他成了當時開始形成的相聲三大流派中「朱派「的創始人。(另外兩派是以阿彥濤為代表的「阿派「和以瀋長福為代表的「瀋派」。)當前北京的相聲演員大部分是宗朱派的。
相聲的特色
相聲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把口技中的「雜學」、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評書中的「貫口」、蓮花落中的「太平歌詞」和滑稽二黃中的詼諧表演等等,加以吸收融化,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這種特色按照相聲演員們習慣的說法,就是講究「說」、「學」、「逗」、「唱」。
相聲的「包袱」
相聲裡引人發笑的藝術語言叫「包袱」。它是相聲演員沿用的術語,實際上它和笑料、噱頭的意思完全一樣。運用中有「系包袱」和「抖包袱」的過程。
一般說一段笑話,有一兩個「包袱」就可以了。一段相聲則至少得有四五個「包袱」,否則容易一溫到底,影響演出效果。從笑話發展成相聲的過程,是不斷豐富內容、增加「包袱」的過程。如侯寶林整理、表演的《關公戰秦瓊》,有將近三千字,而原來的笑話僅有三百多字。傳統相聲中有不少曲目都是由小「墊話」鋪衍成的。
相聲的主要藝術手段就是逗笑。因此沒有「包袱」就不成其為相聲。笑,應該是有褒貶的笑,有愛憎的笑。要使笑者有所感奮,有所啟發,有所醒悟,有所警惕。不能只是哈哈一笑,開開心而已。 說笑話貴在自然。應該做到「我本無心說笑話,誰知笑話逼人來」。寫相聲、說相聲也是這樣。除了要端正創作態度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不斷探索「包袱」產生的規律,用自然、健康的笑聲,去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包袱」應從相聲中一些引人發笑的喜劇因素中產生。它必須真實地反映生活,運用精練、概括的語言,巧妙安排的結構和前後呼應的情節等各種手段,產生藝術上的效果。 「包袱」必須風趣而不粗俗,幽默而不油滑,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脫穎而出,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演員也要善於標新立異,不拘泥於老一套。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笑是一把火,它可以把一切骯髒污穢的東西燒掉。」相聲「包袱」的作用正是這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