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大公網)
每一位媽媽,從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著孩子的成功。甚至在小生命誕生之前,就已經為孩子編織起未來的夢。
每一位獨生子女的媽媽,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為什麼?因為我們只擁有一個孩子。一個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個孩子失敗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
「我們輸不起!」我曾對年輕的父母說,「我們不可能像我們自己的父母那樣,在教子中積累經驗,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希望,‘東方不亮西方亮’,這個孩子不成功,還可以指望另一個。我們只能‘孤注一擲’,我們沒有機會積累教子的經驗,只能一邊學習做父母,一邊教育孩子。」
「你們必須成才,你們必須成功!」我曾對孩子們說,「如果今天你離不開媽媽的照料,經不起風雨,沒有過硬的本領,沒有豐富的知識,不是一個高素質的人,那麼到了21世紀,同世界各國跟你一起長大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你就會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大人們在呼喚孩子成功,孩子們自己也在努力成才,爭取成功。那麼,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成功呢?
挖掘孩子的智力潛能
任何人才的成功,都離不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觀察力、想像力、注意力、思維力和記憶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包括道德質量)、意志、性格、氣質等。
兒童時期正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智力發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智力發展。因此,抓住兒童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及時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是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途徑。
作為家長,該如何挖掘孩子的智力潛能呢?
1、強化觀察力
歷史上,大凡智力高度發達的人,其觀察能力都是比較強的。著名的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對自己的學生提出過這樣的要求:「應當先學會觀察,觀察。不學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
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喜歡觀察動物。在他5歲的時候,一天晚上,他忽然聽到附近的叢林裡傳來一陣陣美妙的鳴叫聲。他想,是小鳥在鳴叫吧?我該去看看。大人們嚇唬他說,森林裡有狼,專門吃小孩子。小法布爾卻毫不膽怯,勇敢地鑽進森林去觀察、探索,結果他發現:發出鳴叫的不是小鳥,而是一種螞蚱。從此,他對昆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終於成為頗有成就的昆蟲學家。
觀察力對研究自然科學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同樣,對於文學藝術也是必不可少的。
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拜福樓拜為師。福樓拜要求莫泊桑到馬車站去觀察馬匹:「馬車站有許多馬,你仔細觀察那裡的馬,然後用一句話描繪出其中一匹馬與其餘幾十匹馬不一樣的地方。」就這樣,莫泊桑鍛練出了超人的觀察力,因而,他的小說以人物刻畫細緻、入木三分而著稱,在世界文壇享有很高的聲譽。
怎樣使孩子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呢?
第一、把孩子帶進大自然,使他們視野開闊,博覽多聞。
接觸感性事物,是觀察力發展的基本前提。現在,很多孩子害怕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疼」。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生活。如果整天把孩子關在屋子裡,勢必堵塞孩子的視野,又怎麼能激發孩子觀察事物的興趣呢?
北京有位年輕的媽媽很懂得培養孩子。她的女兒從小愛畫畫,可有一段時間覺得畫煩了,不想再畫了。這位媽媽沒有硬「逼」著孩子繼續畫畫,而是帶她去養雞場、動物園觀察小動物。女兒看得很仔細,回來後畫了不少新畫,其中的一幅百雞圖還獲了獎。
所以,家長要盡量利用業餘時間帶孩子去公園玩一玩、看一看,多接觸大自然。孩子在這些外出活動中,自然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家長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引導和訓練孩子的觀察力。
第二、幫助孩子確定觀察對象。
節假日,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可以事先對孩子提出一些觀察事物的題目:家門口增加了幾棟樓?大街上增添了幾家商店?動物園的猴子是怎麼吃東西的?下雨的時候,雨是什麼樣子?颳風時,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留心周圍的事物,逐漸改變那種凡事漫不經心、視而不見的習慣。
第三,對於上學的孩子,最好讓他寫觀察日記,這樣不僅可以鍛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有助於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第四,給孩子創造一些觀察的有利條件,如讓孩子自己養養小金魚、小蝸牛、小蝌蚪,或者小雞、小兔、小花、小草什麼的,讓他們觀察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況,瞭解它們的成長過程。這一切,非常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2、發展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作為創造性的認識能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愛因斯坦概括自己一生的科學實踐,得出了「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的真知灼見。他提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我們應當把想像力看做是科學研究中的完備因素。
人的大腦分為四個功能區:直覺功能區、記憶功能區、判斷功能區和想像功能區。據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般人對想像功能區只使用了50%,這就說明,發展想像力的潛力還很大,而兒童時期又是個人想像力發展的大好時機。
達爾文上小學後,不知怎麼變得愛「撒謊」了。有一回,他撿到一塊小化石,回來跟姐姐說:「這是一塊寶石,價值連城呢!」又有一回,他撿到一個硬幣,一本正經地告訴姐姐:「這是古羅馬造的。」姐姐一看,只是一枚被壓得變了形的18世紀的舊幣罷了。
姐姐對達爾文的「說謊」行為很是惱火,幾次向父親告狀,可父親總淡然一笑,說:「這算什麼撒謊!這個孩子倒挺有想像力,說不定哪一天他會把這種才能用到事業上去呢!」果然,達爾文長大以後,把豐富的想像力運用到縝密的科學研究中,創立了偉大的「物種起源」學說。
3、培養孩子的自治力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有了自學的習慣,不論孩子是繼續深造,還是參加工作,都能很好地利用這把鑰匙去打開知識大門。
孩子自學習慣的養成,要靠家長的長期訓練。比如,幫助孩子制定具體的學習制度和學習計畫,並提醒孩子去認真實施;要求孩子預習功課,養成提前預習課文,以便帶著問題聽講,更好地吸收知識的好習慣;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教會他查字典、讀書讀報,以獲取更多有益的知識……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讓孩子成才、成功,家長們就要注意從生活、學習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抓起,培養孩子每一方面的優良習慣,正確地引導他們穩步走向未來的美好前程。
可以說,孩子的一生,就攥在我們做父母的手中!
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父母的責任是發現孩子的興趣,發展孩子的興趣。
現在,許多年輕的媽媽只關心孩子的分數,孩子一進門就問:「考多少分?」考壞了,臉就拉得老長;考好了,就眉開眼笑。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是完全違背做父母的責任的!
父母的責任是什麼?除了要教孩子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高素質的人,還要懂得如何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一個人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
孩子能不能成功呢?關鍵是他的興趣能不能早一些被發現,而且被大人所注意。考試的分數不能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興趣是很重要的,它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很多年輕的媽媽爸爸只重視分數,忽視了對孩子興趣的啟發和培養。將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就是強調發現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把他們培養成具備多種能力的未來建設者。
一個小女孩,偶然發現蚯蚓斷成兩半後,兩半都在蠕動,感到特別好奇。她把斷了的蚯蚓分別擱進兩個有土的花盆裡,想觀察一下斷了的蚯蚓還能不能活。媽媽非常生氣,說:「一個女孩子,擺弄什麼泥巴,沒出息!」把有蚯蚓的兩塊泥巴扔出門去。這麼一罵,一扔,就可能斷送了一位女科學家!」
當然,作為父母,不能只欣賞孩子的興趣,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不管你對孩子的興趣持什麼態度,你都要以極大的熱情發現並支持,使其發展成為一種能力。
珍惜孩子的第一次成功
孩子有了第一次成功,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到最好激勵效果的,是他的第一次成功。在那種時候得到肯定與鼓勵,將使他對前景充滿信心,從而獲得自信。
「我們做父母的如能幫助孩子獲得人生的第一次成功,讓孩子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他將來一定是個成功者!」現在的孩子缺少這種成功感。多年來的應試教育培養了大批的失敗者。所以,讓孩子們獲得第一次成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當孩子獲得了成功以後,對於大人來說,要鄭重其事地為他鼓掌,不要輕視他的第一次成功。孩子的成長,的確像運動員一樣,需要別人為他加油。
在教育過程中,人們常常忽略那些淘氣的、不守紀律的、學習差的孩子,把他們視為壞孩子、差孩子,沒有人愛管他們,沒有人去疼他們。其實,這樣的孩子才更需要激勵。
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使其充分發揮光亮,讓每一個孩子都成功!激勵,就是最好的辦法!
責任編輯: 亞靜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