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9月12日訊】9月8日,在銀行間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遼寧省的金融官員稱,現在振興東北經濟困難重重。據大陸媒體報導,大連銀監局副局長張兆君表示,現在東北振興應該說困難重重,收效不大,尤其作為大連所處的遼寧省,GDP增速在全國居於末位,呈現一種負增長的態勢。雖然目前北京已經出臺很多振興東北的政策,關鍵在於如何在政策解讀方面達成共識並形成一致行動。
從張兆君的發言來看,目前東北地區各級政府對當局新推出的振興東北的扶植政策還未達成共識,地方政府對此也未表示出積極的姿態。
8月22日,中國發改委網站公布消息稱,《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已經印發。方案稱,為了振興東北經濟再次給東北撥款1.6萬億(人民幣,下同),並分年度明確了137項重點工作以及127項重大項目。其中2016年實施62項工程,2017年實施33項,2018年實施32項。
數據顯示,2015年東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國墊底,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分別是倒數第一、第三和第四,到今年第一季度,遼寧的GDP為負,全國倒數第一。
東北三省作為中國的重工業生產基地、糧食生產基地、能源生產基地,國企佔據統治地位,其資產佔比均達到或超過50%以上,而現在國企正在成為東三省經濟發展的累贅,有評論認為,國企改革不能破題,振興就無從談起,這不是靠上多少基建項目或者資金扶持就能解決,體制是癥結,關鍵是國企,根本是利益。
從2007年開始,中共開始實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迄今已將近10年,北京的刺激措施接二連三,但很多看上去都如泥牛入海,不見動靜。
今年7月初,有業界人士刊文分析認為,造成東北今天惡果的原因是計畫經濟和國企思維下的遺毒。
該文表示,國企、央企等公有制經濟沿用的是典型的官僚等級制度,這種制度一旦佔據主導地位,就會令民眾產生崇拜權利且懶惰的德行,而且瞧不起個體戶等私營經濟體。而這種國有體制對私營經濟的活力擠佔是強大而粗暴的。而國企就是低效、腐敗和虧損的代名詞。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的東北,長久以來形成了計畫經濟的遺毒:體制僵化、國有企業吸血、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等諸多問題,然而東北的國企改革改來改去,不僅沒回歸到市場經濟,反而一堆國企合併到央企裡面,越改越看不清出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