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像。(網路圖片)
在汪精衛的頭上有三頂桂冠,其一、民國時期的大美男;其二、刺殺清攝政王的大英雄;其三、天字一號大漢奸。一般的中國人只知道汪精衛是大漢奸,對他的其它身份卻並不知曉。
在中國,汪精衛已經成為了漢奸中的標誌性人物,只要談到漢奸,絕大多數人都會自然聯想到汪精衛。
1883年出生的汪精衛家境貧寒,生活所迫,他在17歲時就到私塾教書,1901年應番禺縣試,以廣州府縣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中秀才,後與朱執信、古應芬等組織益群學社。1905年7月謁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參與起草同盟會章程,8月被推為同盟會評議部評議長。
1907年初,汪精衛隨孫中山赴南洋籌設同盟會分會,任南洋革命黨報《中興日報》主筆之一,與保皇黨的《南洋總匯報》進行論戰。1908年赴緬甸設同盟會仰光分會,是年3月,汪精衛在馬來亞的檳城認識了華僑巨富陳耕基的千金陳璧君。
陳璧君生於1891年,小汪精衛8歲。汪精衛的長相能讓很多女孩子一見鍾情自不必說,陳璧君之所以愛上了汪精衛,還因為其崇高的革命信念以及優異的人品和卓越的才華。在認識陳璧君之後,雖然汪精衛對陳也不乏愛意,但卻當著陳的面立下了革命不成功絕不結婚的海誓。
滿清王朝在當時可謂風雨飄搖,但是,誰都不敢保證這樣一個政權會在什麼時候土崩瓦解。即使如此,陳璧君仍然對汪精衛死心塌地,為了和汪精衛結為伉儷,陳璧君毅然解除了父親為她訂下的與另一豪門子弟的婚約,決定與汪精衛朝夕相處直到終老。
滿清後期,朝政腐敗,人心思亂。1907年到1908年間,不少地方的革命黨人揭竿而起,但武裝起義卻屢次失敗,許多革命黨人在起義中壯烈犧牲,革命形勢不容樂觀。此時,清政府正頒布實行預備立憲,企圖藉此苟延殘喘,實際上卻缺少實行憲政民主之誠意。為揭露清政府的欺騙行徑,汪精衛決心以「流血以溉同種」。
1909年初,汪精衛到日本,與黃復生、喻培論、黎仲實、曾醒、方君瑛等人組成了一個暗殺團體,籌款、買炸藥,學習爆炸技能,秘密進行暗殺準備。在此過程中,陳壁君也一直跟隨其左右。汪精衛等人的計畫雖然遭到孫中山等人的阻止,但汪精衛卻斬釘截鐵地表明只有採取「直接激烈之行為」,才能使「灰心者復歸於熱,懷疑者復歸於信」。此時的汪精衛,顯然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1909年10月,汪精衛和陳璧君以及其他人都悉數入京,幾個月之後的1910年3月31日夜,他們才開始實施暗殺行動。幾經變換暗殺目標,最終才將目標確定為攝政王載灃,遺憾的是,因為準備工作的不到位,當晚的暗殺行動被迫流產。汪精衛等人圖謀再起,但在是年的4月16日,黃復生、汪精衛相繼被捕。
按照清朝的法律,不管汪精衛等人的暗殺行動是否成功,他們都必死無疑,但是,清廷卻並未立馬將他們處死,而是關押於獄中。陳璧君一直跟隨汪精衛,在京期間,同樣在幫助汪精衛等人策劃和實施暗殺行動。幸運的是,陳璧君並未和汪精衛等人一樣入獄。
在京期間,當時有人戲謔陳璧君道:「你反正有英國護照,被抓了英國領事館自然會救你。」當時的清政府對外軟弱,對內強硬,像陳璧君這樣有英國護照的人,的確比一般的人安全係數要高得多。然而,陳璧君聽後卻馬上取出護照,並當場撕得粉碎。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像陳璧君這樣不崇洋媚外且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女子估計寥寥無幾。
汪精衛的入獄對於陳璧君來說無疑是沈重的打擊,因為這一別成為永別在當時幾乎沒有任何懸念。汪精衛參與暗殺攝政王,本無生還之心,清廷在反覆權衡之後,為了不成全汪精衛,最終沒有將其處死,而是判處了終身監禁。
汪精衛在獄中面對鐵窗之時,忽然收到10個雞蛋,其中一個上寫著一個小小的「璧」字,他便明白這是陳璧君所送。汪精衛於是給她寫了首詞:「別後平安否?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鬥。眼底新年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一腔血,為君剖……」並勸她「勿留京賈禍」。
陳璧君來信說:「我們兩人雖被牢獄的高牆阻擋無法見面,但我感到我們的真心卻能穿過厚厚的高牆。我將遵從你的忠告立即離開北京,不過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想和你商談。你我兩人已不可能舉行形式上的結婚儀式,但你我兩人從現在起,在心中宣誓結為夫婦,你看好嗎?」汪看後淚如雨下,咬破中指寫下一個鮮紅的「諾」字。
在獄中,汪精衛寫下了「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悲壯詩篇,足可見得汪精衛為了民族大義而視死如歸的英雄豪情。汪精衛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免死,更想不到自己還能活著出來,隨著武昌起義的爆發,為了緩解社會矛盾,清廷於1911年11月6日將頭號政治犯汪精衛和黃復生釋放。獲釋當日,北京各界一千餘人湧到法部大獄門前,歡迎這兩位大英雄出獄。
1911年12月,汪精衛來了上海,在那裡,他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陳璧君。經過這一番生死之戀,兩人的感情有了進一步發展。革命勝利後的1912年初,兩人在上海舉行了婚禮。至此,汪精衛算是實現了自己「革命不成功絕不結婚」的諾言。
1937年,日軍用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國門,此時,汪精衛被舉為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抗戰開始後中國屢戰屢敗,在中日軍力懸殊的情況下,這種結果並不出人意料。汪精衛以「如果硬拚,中國只有死路一條,因此,必須假投降以保存有生力量,以後再等機會反撲」的理由,和日本主和派簽訂了密約,這成為了他揹負賣國賊罵名的根本依據。
兩年之後,汪精衛客死日本名古屋,他除了留下了大漢奸的罵名之外,還留下了他那生死相依的配偶陳璧君。汪1944年重病到日本醫治期間,陳璧君一直伴隨其左右,雖然日本為汪提供了最好的醫療服務,但陳璧君卻從來沒有對日本人感恩戴德。
抗戰勝利後,陳璧君被審判,陳璧君在法庭上陳詞:「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遭殃,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收回淪陷區,如今完壁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陳璧君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雖然餘生要在牢房中度過,但陳璧君在接到判決書時卻說:「本人有受死的勇氣,而無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
1952年,和陳璧君私交匪淺的宋慶齡和何香凝去監獄探望陳璧君。宋慶齡和何香凝告訴陳璧君,中共中央已經決定,只要她承認汪精衛有罪,寫一篇悔過書就可以出獄。陳璧君立即拒絕,絕不與中共妥協,並說:「汪精衛無罪」。為了維護汪精衛的名節,她寧可不要自由。1959年6月17日,68歲的陳璧君死於監獄中。
人生難得一知己,在歷史的長河中,汪精衛是寂寞的,但是,汪精衛因為有陳璧君這樣的女子為妻,在九泉之下感到此生足矣!
責任編輯: 潤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