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股被認為容易成企業逃廢債和「甩包袱」的新方式。(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6年10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下行,企業債務高企,不斷發生的違約事件讓銀行業不良貸款額飆升,危機已經瀕臨爆發。10月10日,大陸官方印發《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這給銀行業帶來了喘息時間。但同時出現質疑的聲音,認為這容易成為企業逃廢債和「甩包袱」的新方式。
債轉股文件印發 金融資管公司等多類機構可參與
10月10日,中共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已印發《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下稱 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開篇寫道:中國企業槓桿率高企,債務規模增長過快,企業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加劇,一定程度上導致債務風險上升。
根據《指導意見》,市場化債轉股對象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發展前景較好,具有可行的企業改革計畫和脫困安排。重點鼓勵因週期性波動導致困難但仍有望逆轉的企業,因高負債而財務負擔過重的成長型企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型企業,高負債居於過剩產能行業前列的關鍵性企業以及關係國家安全的戰略性企業。
《指導意見》提出,銀行將債權轉為股權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為擴大市場競爭,實施機構不限於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還可以包括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現有符合條件的所屬機構或申請設立符合規定的新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多種類型。
用債轉股給國企續命 讓銀行業獲得喘息時間
受經濟下行、產能過剩、投資回報率惡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信用債市場的違約事件從2015年以來顯著增多,國企正在上升為信用風險的主要來源,成為信用債市場最大的「雷區」。中國確實已經到了需要用「債轉股」給國企續命,讓銀行喘息的時候了。
回顧十幾年前的那一輪債轉股,實施過程中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爭相實施債轉股,少數企業藉機逃廢債。此外,銀行並不參與被處置企業經營管理,股權退出沒有按照企業市價轉換,最終由財政為部分債務和損失買單,繼而將損失轉嫁給全體國民。正因如此,一些地方政府以及產能過剩的企業將債轉股視為「重生良機」。
由此引發了有識之士們的各種擔心:地方政府會不會給欠債企業「開後門」?會不會成了企業和銀行的「免費午餐」,產生利益輸送?
分析:對銀行業的影響很大
這次《指導意見》特別提出不允許銀行直接債轉股。債轉股如果由銀行來主導,中國銀行業會面臨很多問題。對各銀行的資本金要求就會大大上升,需要大量補充資本或減少分紅。如果監管部門給債轉股的資本佔用特殊關照,這樣會違背巴塞爾協議Ⅲ,擾亂國際金融秩序。
中國經濟下行,企業債務高企。據估算,前十大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約為71%,前十大煤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約為65%。雖然這些數字從常態上看已經不低,但是所有者權益中法定資產重估增值、企業合併帶來的商譽等無形資產等佔比不低,實際資產負債率更高。
不斷發生的違約事件讓銀行業不良貸款額飆升,危機已經瀕臨爆發。中國大型銀行正沖銷大量不良貸款以清理資產負債表,尋求在經濟放緩背景下提高未來的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四大國有銀行共計沖銷不良貸款1303億元,同比增加44%。
就在上個月,中國各大銀行上半年業績都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各大銀行淨利潤增速總體繼續呈放緩態勢。18家上市銀行中僅有4家淨利潤增速高於10%,有一半增速低於5%。可以看到,從前銀行業動輒達30%的高速增長格局已經難以持續。
如果債轉股完全通過市場化來運作,那麼很顯然最終將由資本市場來幫助銀行實現退出,這個過程對銀行而言也會更為艱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