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將成為中共政府內部利益平衡工具。(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6年11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作為財政增收的一部分,房地產稅對地方政府來說可謂期待已久。近期,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正積極推進房地產稅等稅制改革。但有學者質疑,房地產稅立法實際上這幾年並沒有加快,未來5年內推出的概率不大。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中央安撫地方的一種手段,房地產稅將成為內部利益平衡工具。
中國財長稱房地產稅等改革正積極推進 學者質疑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11月4日在「財政與國家治理暨財政智庫60年」研討會上講話中透露,環境保護稅、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等改革正在積極推進。
樓繼偉表示,相繼推動出臺了一批有力度、有份量的改革成果,現代財政制度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有專家認為,房地產稅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多項稅種。目的是要從現行的房屋流通環節收稅為主,轉向持有環節收稅為主,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房地產投機,並倒逼一些存量房流入市場,改變市場供需,這對整個樓市的健康穩定意義重大。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徵收房地產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會使房地產市更沉穩、穩健,使其以後在運行中間減少泡沫,遏制肆無忌憚地炒作,而且對於把空置房調動出來、加入租房市場也會有好處。
而房地產稅全國鋪開首先要過立法這一關,目前正處於這一環節。日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人大正在就房地產稅進行立法,何時出來取決於人大立法的進程。
不過賈康認為,中央提到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但實際上這幾年並沒有加快。考慮到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有50%的可能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賈康認為,未來5年內中國房地產稅推出的概率也是50%。
而對於房價,業內普遍認為,房地產稅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持有多套房,但卻非打壓房價的利器。而從上海、重慶的試點情況看,房價上漲的勢頭也沒有得到根本遏制。決定房價最根本的因素還是供求關係。
地方政府期待已久 新稅種成內部利益平衡工具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並試圖系統地設計各方互讓權力、平衡多方利益,各方都能接受和大體滿意的城鄉房地產稅徵收方案。
從目前地方財政收入的正規渠道看,增值稅的75%歸中央,營業稅改革為增值稅後,如果沒有新的稅種,未來地方財政收入在全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將進一步下降,幾乎沒有穩定的稅收收入。
地方政府除了稅收部分外的收入,65%到75%來自於賣地、收費和借債。地方財政中,2010到2012三年土地出讓金收入為年平均3萬億元,2014年近4萬億元,已經高達地方政府年收入的40%到50%,有的地區更高。
未來總有一天土地財政也形將終結,並且目前的土地財政,形成地方政府擴大城區、大上項目、強征強拆、壟斷出讓、推高房價、實業趨落、房地泡沫等一系列社會民生問題。
於是財稅改革的最終結果將是:中央政府讓一部分利,讓地方政府對房地產進行徵稅,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
分析人士認為,中共為延緩其政權崩潰從而再次集權,將地方的事權、財權上收,其中原本是地方第一大稅種的營業稅,也被改為增值稅歸中央收取。這也是地方政府不滿的一個主要原因,曾有地方的縣長公開表示:「大部分稅收都交上去了,我不去賣地我幹嘛?」因此作為財政增收的一部分,房地產稅對地方政府來說可謂期待已久。
官媒新華社去年12月8日報導,「作為未來的新增稅種,房地產稅將由現行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併而成。房地產稅將由各地地方稅務局征管,全部稅收收入將劃歸地方,成為地方稅源的重要補充。」
房地產稅收入將全額劃歸地方政府,此意味著中央對地方的一種安撫,在奪取地方的各種權力與利益後,再下放一部分利益給地方政府,房地產稅實質成為中共內部利益平衡的新工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