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才華詩文備受肯定,人品功過則頗具爭議。(網路圖片)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分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32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出生時全家遭遇了一場血腥屠殺,死時又是一場血雨腥風。上官婉兒一生跌宕起伏,與武后、中宗相始終。其門第高貴,卻身世坎坷。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分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武則天死後,上官婉兒依附於韋后一黨,排斥李唐宗室,引發其強烈不滿。景龍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發兵,殺韋后黨羽武三思父子。且斬關而入,入宮追索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事敗,太子被殺。經歷此流血政變,雖然躲過一劫,但對上官婉兒還是有很大的觸動。表面上雖仍然依附於韋后,但暗地裡,開始結交李唐宗室(太平公主、相王李旦)。
景龍四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因皇帝死得倉促,本是沒有遺詔的。因此,向天下頒布的「遺詔」內容如何,就有很大學問。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了一份遺詔。在該遺詔中。皇子李重茂即位天子,韋后以皇太后攝政,李旦輔政(可簡稱為「上官版遺詔」)。韋后不滿意,不願看到李旦參知政事,於是強行更改遺詔,改李旦為太子太師。
至此,韋后黨與李唐宗室黨的鬥爭已趨白熱化,又一場血腥的宮廷鬥爭勢不可免。景龍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
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
上官婉兒才華橫溢,但一生都曲意迎合,活得很沒有自我,命運悲涼,始終是當朝人物的腦力工具。如果沒有她在後臺為另一個女人補妝,那麼武則天的歷史面貌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她以一個女人的智慧和狡黠遊走於權力與陰謀之中,揣摩把握各種政要的鼻息,甘苦自知,而她與凶殘強勢的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共處亦讓後人津津樂道。
上官婉兒的一生可謂傳奇,其才華詩文不讓鬚眉男子,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有人讚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視者有之。縱有百般才華,個人行為不檢是為陰影,最後在宮廷爭鬥中不得善終,歷史上也未博得一個好名聲,殊為可惜!
責任編輯: 辰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