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模擬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其他文明的探測器可能已經光顧過太陽系,或許還不止一次,這些外星機器具有自我複製的能力和無限的續航力。
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地球文明已經被多個宇宙文明發現,至少在過去的某個時候宇宙中的先進文明已經探索過太陽系,或許還不止一次,這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
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擬調查發現使用一組探測器完全可以實現對整個銀河系的探索,如果外星文明解決了宇宙飛船的動力問題,就可以10%的光速完成對銀河系的摸查,時間只要1000萬年左右。探索銀河系的飛行軌跡可藉助恆星團的引力通道,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多艘行星際探測器就使用了各大行星之間的引力通道實現太陽系的探索之旅。穿越銀河系的概念並不是算新鮮,早在1960年代,研究人員就提出擁有自我複製能力的高級機器人具有「無限」的續航力,可以執行極為遙遠的星系探索任務。
SETI研究所的先驅者羅納德·佈雷斯韋爾試圖監聽由外星文明的探測器所發出的星際人工無線電信號,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也曾經構想了可能自我克隆的超級機器人,在最近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研究人員阿爾溫·尼科爾森和鄧肯·福根進一步提出了使用恆星(團)引力通道實現銀河系探索的路線圖,從而獲得最大的飛行速度。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悖論:外星人在哪裡?這句話隱藏的意思是:如果人類可以花100萬年飛往銀河系各處,那麼只要外星人比人類早生存100萬年,是不是就已經到達地球了!
研究小組的模擬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已經被外星文明光顧過,或許還不止一次,在人類文明建立之前就有外星智慧生物對太陽系進行了調查,而且已經掩蓋了他們的蹤跡。對於UFO愛好者而言,幾乎都認為外星智慧生物是存在的,但是並不意味著它們現在必須在太陽系內,外星人可能在過去的某個時間抵達過地球。在1972年阿瑟·克拉克的小說中,外星人的飛船使用了恆星(團)間的引力通道,而且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機器人也要擁有自我複製的能力,這就像我們現在開發的3D印表機那樣,很輕鬆地「列印」出所需的零部件,然後在飛船上進行組裝。
外星文明向銀河系各個方向派遣的探測器可以通過龐大的星系導航確定恆星的位置,一旦它們抵達新的恆星系統,就會掃瞄是否存在生命跡象,然後接著對下一個目標進行探索,飛行過程中可以進行自我複製,數量呈現出幾何式地增長。計算機模擬的結果顯示實際情況可能更加複雜,這些智能探測器很有可能來自不同的宇宙文明,如果它們相遇會發生何種情況?調查人員認為星際探測器的目的就是尋找其他宇宙生命,遇到另一個文明的飛船就會使探測器放棄原來的探索計畫,開始全力跟蹤對方文明的飛船,展開一場宇宙間的狐狸與兔子追逐,這一情況的發生會進一步減少訪問我們太陽系的宇宙文明數量。
高級宇宙文明的探測器通過不斷自我複製以最大的速度向銀河系各處前進,計算機模擬表明探測器的軌跡呈現放射狀深入銀河系的各個角落,每個探測器都會將已經探索過的恆星系統標記,最終把這些數據收集到龐大的星系資料庫中,具有足夠智慧的文明可依據這些信息建立起銀河系地圖,瀏覽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系統的數據資源,能自我複製的探測器如同一群蜜蜂在銀河系中穿梭,它們努力進行勘探工作,如果接觸到足夠智慧的物種,或者較高級的文明時,探測器就會將這些信息反饋,從模擬的結果看出,太陽系可能已經被多個宇宙文明光顧。
責任編輯: 葉語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