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武漢的一家煉油廠外景。(網路圖片)
(三)煉油
原油從油井開採上來,需要進行加工,才能變為人們所需要的各種石油產品。這就是石油煉製工程(煉油)的任務。
原油從石油管道內或者經火車(油罐車)運輸到煉油廠。煉油廠設有原油儲油罐和高聳的蒸餾塔,各種催化,裂化裝置,成品油儲油罐,煉油污水的處理系統和各種泵、水、電系統。現代煉油廠各種物理參數,化工信息和反應塔內的壓力,溫度等全都是自動控制,因為煉油廠從原料到成品幾乎都是流體(液態或氣態),全部在管道中傳輸,各工序間都是以各種管道相連接,在密閉的容器中加工,所以在煉油廠,除維修工以外,極少有體力勞動的工人。技術人員在中央控制室,坐在各種流程信號顯示燈和儀錶盤前操作按鈕便可以進行生產管理。煉油廠區也是文明生產的典範。
煉油廠分幾種類型,第一種是燃料型,就是一次加工型。它是以原油為原料,採用物理分離或化學反應方法生產各種燃料油;第二種是生產廠型,主要生產環節有:常壓蒸餾、催化重整、減壓蒸餾、催化裂化、氣動分立、疊合、烴基化、石油產品精製幾個部分。第三種類型為燃料-潤滑油-化工型,工藝過程更複雜,這類煉油廠除了生產燃料油,潤滑油以外,還生產苯、甲苯、三甲苯、丙烯、丙烷、丁烯、丁烷。
世界煉油工業,進入到現代煉油時期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開始的。在戰前20世紀20年代煉油工業技術革新,從一次加工發展到二次加工。到現代又有三次加工。什麼是一次、二次、三次加工哪?一次加工就是用蒸餾方法對原油加工。當蒸餾溫度達到370℃以下的時候,首先蒸餾出粗汔油、粗煤油、粗柴油。當蒸餾溫度達到370∼540℃時,出產重柴油和各種潤滑油,最後剩下的是渣油。二次加工,就是對一次加工生成物進行再加工,技術就更複雜,是在壓力容器裡進行一系列有機化學反應,將重質餾分油和渣油,經過各種裂化,生產出輕質油,其工藝手段包括催化、裂化、熱裂化、石油焦化、加氫裂化等。二次加工可以提高汽油產量,提高辛烷值。三次加工就是對二次加工產生的各種氣體進一步加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和各種化學產品,包括石油烴烷基化物、烯烴疊合物、石油烴異化物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需要,刺激和促使了石油化學工業的興起。石油化學簡稱為石化,它是以石油及天然氣為原料,來生產化工產品的工業部門。
石化主要有三大類產品,第一類產品是烴類基礎原料,如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萘、乙炔(電石氣)、合成氣等。第二類產品是有機溶劑,它們是基本有機原料和化工產品的中間體,如乙醇、丙酮、環氧乙烯等。第三類產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即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塑料。
石化工業為戰爭提供了新的戰略物資和更多的,更有殺傷力的炸藥,例如用氨製造硝酸銨炸藥,用甲苯製造梯恩梯(三硝甲苯)炸藥,用丁三烯和苯二烯生產合成橡膠。
到20世紀50年代,煉油工業的催化加工全面發展,汽油、柴油和潤滑油的加氫精製裝置安裝投產,開始應用油田化學和分子篩精製工藝,出現了流化催化裝置,從此開始大量生產合成潤滑油。
中國的煉油工業起步較晚。1905年陝西延長開始辦第一個煉油廠,1907年煉出了煤油。1937年改名延長石油廠,到1942年累計加工原油1.6萬桶。1939年中國石油地質先驅孫建初在甘肅玉門老君廟鑽成第一口油井。1942年中國的石油加工量僅6.9萬噸,1949年中國大陸石油加工量17萬噸,到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才建立年產150萬噸的煉油廠。1965年才在在撫順煉油廠安裝了鉑重整裝置,石油流化床,催化裂化裝置。到70年代,已經建立了多座加工能力250萬噸的煉油廠。1984年時原油加工能力達到世界第七位。
煉油工業除了以原油為原料以外,還可以用煤粉和油母頁岩為原料。用後者煉製生產出的油品叫人造油。
在國際上,南非和加拿大都是用油母頁岩為原料煉油的。中國的撫順,茂名煉油廠也是使用油母頁岩為原料煉油。
(有刪節)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