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宮。(網路圖片)
接續〈【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二)〉一文
四、北京廟宇的興衰
美國是一個信神的國度,所以無論你走到哪個城市,或到鄉間小鎮,到處都有教堂。廟宇是中國或亞洲其他國家的信仰宗教人們,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談到廟宇,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宗教。《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對「宗教」詞條做了如下解釋:
「名詞,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虛幻反映。相信主宰自然和社會的是現實世界之外的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因而無限敬畏和崇拜」。
從前的中國人常說「三教九流」這個詞。「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指儒、釋、道三教。儒教指的是儒家學說,也有人把它叫做孔孟之道;釋教指的是釋迦牟尼傳的佛教及其後來的改良佛教;道教就是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的宗教,尊老子為太上君,以老子的《道德經》為經典,以「道」和「德」作為基本信仰。九流就是古時候中國社會把人按社會地位分為九個等級,由尊至卑分別為:帝王、文士、官吏、醫卜(bo)、僧(seng)道、士兵、農民、商賈(gu)。我們這裡說的廟宇槪括了佛教寺院、道教宮觀、也包括儒教的廟。但是為數最多的是佛教寺院,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在中共統治中國以前,在北京「九流」各階層的人中,信仰「三教」的人數佔絕對優勢。因此舊北京才有那麼多的廟宇。據1936年出版的《北平廟宇通檢》記載,舊北京共有廟宇840多處。限於篇幅,我們在這裡僅能舉例介紹舊北京的一些主要的廟宇的興建時間和現狀。
北京廣化寺。(網路圖片)
有的資料說,北京內城有八剎(cha),外城八剎。年輕人可能不懂,什麼是剎呀?剎是梵語,原意是指土或田轉為佛寺,說白了就是人們建築的佛教寺院。這內城八剎是:
【柏林寺】在雍和宮大街戲樓胡同。建於元朝。現在仍在。
【嘉興寺】位於地安門西大街。建於明朝。已經被中共佔用改造。
【廣濟寺】在阜成門內大街。初建於金,元朝時毀,明朝又重建,規模擴大,命名弘慈廣濟寺,清朝時又擴建,民國時遭火災毀,後又重建。
【清源寺】位於菜市口教子胡同,初建於唐代,遼時遭地震毀,又修復。清朝時曾修繕。「文革」時遭到嚴重破壞。
【龍泉寺】位於西城區龍爪槐胡同,始建於宋朝。已經被中共拆毀。
【賢良寺】位於東城區金魚胡同,建於清雍正十八年。民國時已改作他用,中共時期改為校舍。
【廣化寺】位於什剎海鴉兒胡同,始建於元朝,民國時期已改作他用。
【拈花寺】位於宣武區大石板胡同,明朝建,民國時改作他用。
外城八剎是:
【覺生寺】俗稱大鐘寺。位於海淀區北三環路,清朝時建。1985年已經改為古鐘博物館。
【廣通寺】位於海淀區高梁橋斜街,建於元朝,已經改為他用。
【萬壽寺】位於海淀區高梁橋北,建於明朝,清朝時擴建後成為皇家佛寺。「九一八」後改為學校,博物館,現被研究所佔用。建築仍在。
【善果寺】在西城區廣安門內,始建於隋唐五代,1900年被八國聯軍破壞,「文革」前改為公園。
【南觀音寺】位於宣武區手帕口南街,1946年改為小學,以後被毀。
【海會寺】明朝建。已毀。在木樨園現址。
【天寧寺】在西城區,始建於遼代。中共改作他用,2002年恢復宗教活動,將這個原來是僧廟的寺改為尼姑寺。
【園廣寺】在阜成門外大街,明朝建,清朝曾重修。現被中共挪作他用。
北京法海寺。(網路圖片)
其實老北京內到處都有寺院的蹤跡存在。我上初中時喜歡逛廟會。廟會地點就在寺院,比如阜成門內的白塔寺,正式名稱叫妙應寺,寺建於元,白塔是現在中國保存下來的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寺內文物寶藏在光緒年間曾遭八國聯軍掠奪一空,建築毀壞。宣統年間又修繕,清末至民國仍為正規寺院,到民國初年才開始舉辦廟會,每當廟會期間,有各種攤販,有賣日用品的,有賣玩意兒的,有各種雜耍,有武術表演,還有摔跤的,賣小吃的,說書的,演戲的,熱鬧異常。護國寺也曾舉辦廟會。護國寺始建於元朝,明朝時名為大隆善寺,成化八年被皇帝賜名大龍善護國寺。護國寺廟會以京味小吃聞名。其實那裡的文物,古董、硬木傢俱、花卉也很出名。那裡的廟會一直辦到五十年代。在中共對私人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後,把許多個體攤販集中到這裡營業。1953年以後,廟宇建築被拆,廟會也就沒有了。現在你再到護國寺大街找這個古廟,已無蹤影,已經被現代高樓取代了。筆者曾在鼓樓附近住過,附近古代都有廟宇,比如淨土寺建於明朝,尚有遺蹟可尋,但園恩寺、琉璃寺早已不存在,又如「文革」前我家住在東城慧照寺胡同,那裡的慧照寺建於明朝,據史料記載,曾經是規模相當大的一座寺廟,有大佛殿、金剛殿、伽藍殿、祖師殿、方丈院等,清朝時重修過,到民國時衰,到五十年代初僅剩下山門、大殿及部分配殿,中共把廟改為民居後,1958年時尚有殘留的建築,現在可能都被拆除了。
北京作為歷代帝王的都城,當然會有許多皇家廟宇和祭神場所。下面列舉幾例:
【太廟】位於今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內,是明清兩代皇家祖廟,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廢除帝制以後,曾荒蕪,1924年闢為和平園,1950年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
【社稷壇】位於中山公園。建於明朝永樂十九年。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場所。民國時期闢為公園,1925年孫中山的靈樞曾在此停放,故在1928年改為中山公園。
【天壇】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谷,祈雨的場所。在1928年闢為公園對外開放。內有皇穹宇、園丘、祈年殿等著名建築。
【地壇】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內有方澤壇等建築。1925年闢為公園。
【先農壇】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祀先農諸神和太歲諸神,以及舉辦皇帝親耕的場所。1916年以後闢為公園,1926年在此建體育場。1949年被佔用,1957年騰出後對外開放。
【日壇】明初建,是皇家祭日場所。
【月壇】明初建,是皇家祭月的地方。
【永安寺】位於北海公園瓊華島南坡,建於清朝,廟後瓊華島建有白色藏式喇嘛塔,始稱白塔寺,174年重修後,改名永安寺。
【佛香閣】位於頤和園,是萬壽山的主體建築,建於清朝。原設計建是九層佛塔,名為延壽塔。尚未建成,到第八層時,康熙帝令拆,仿武漢黃鶴樓建閣樓,後改名佛香閣。是當年慈禧太后拜佛之廟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毛標榜他是無神論者,在「文革」期間,佛香閣居然懸掛毛澤東巨幅畫像。據說是公園管理人員為保護佛香閣不被紅衛兵破壞,而掛上去的。
【萬壽寺下院】位於紫竹院內,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朝在此設行宮和在南長河河汊建碼頭,是皇宮人員去頤和園的禦船必經之地。乾隆年間又修蘆花渡,故在寺西的修行宮有皇帝題字的匾額:「福蔭紫竹院」。紫竹院已經闢為公園,對外開放。
【雍和宮】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乾隆九年改為藏傳佛教寺院,成為全國藏傳佛教管理中心。中共執政期間曾進行過三次全面維修。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隆福寺】建於明朝,清朝時重修。是明清兩朝宮廷的香火寺院,自清到民國一直舉辦廟會,1950年廟會停辦,改為大型攤販市場。光緒年間曾遭火災,鐘樓、鼓樓、韋陀殿、大雄寶殿均被燒燬,僅餘金剛殿、廟門、後樓閣院。1952年改為東四人民市場。
【香山】香山是早期建立的皇家園林,金建有大永安寺,清朝宗教鼎盛時,裡面的廟宇原來不少,乾隆時期建有靜怡園,現存寺院有香山寺、洪光寺、昭廟等,也曾遭八國聯軍搶掠、破壞。1949年中共中央進駐北京城以前就駐紮在香山。1956年闢為公園對外開放。「文革」期間,碧雲寺羅漢堂塑像遭到嚴重破壞,「文革」後又修復。
【黃寺】位於舊鼓樓外大街,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原來廟宇有東西兩寺,達賴喇嘛五世來京晉見皇帝曾被安置在此廟西寺居住,乾隆四十五年班禪六世來京,也在此居住過。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黃寺遭到嚴重破壞,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黃寺再次遭劫。後來修復只是西黃寺。現在為藏語佛學院所在地,不對外開放。
【孔廟】位於安定門內,始建於元大德六年,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地方。元建寺在元末戰亂時毀,明永樂九年重修。嘉靖年間增建崇聖祠。乾隆二年將各殿改為黃琉璃瓦,崇聖祠為綠琉璃瓦。光緒二十二年大修並擴建。民國時,1928年對外開放。1949年以後被首都圖書館佔用,2005年遷出,現對外開放。主要建築有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碑林等。
孔廟裡有棵樹齡700多年的古柏,名叫觸姦柏。這有一個小典故。有一次,奸臣嚴嵩隨嘉靖皇帝到孔廟祭孔,走到這顆樹下時,被樹枝刮掉了他的烏紗帽,狼狽不堪。以後人們管這棵柏樹叫觸姦柏。寓意是連樹木都能識別善惡。
【歷代帝王廟】在阜成門內大街,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主要建築有主殿、東西配殿、碑亭四座,還有廟門、關帝廟等。主殿叫景德崇聖殿。殿正中供奉三皇五帝,三皇者乃人皇黃帝、天皇伏羲帝、帝皇神農;五帝乃少昊(hao)、顓頊(zhuan xu)、帝嚳(ku)、堯、舜。其實他們不是現實中的皇帝,而是中國遠古時期,原始社會部落首領。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祖先。在帝王廟兩旁供奉的是從週到清共180位帝王及79位功臣。中共佔據北京後,將帝王廟作為北京女三中校址。2003年學校遷走,現廟已修繕恢復,作為旅遊點對外開放。
北京古寺院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北京西郊,門頭溝山區的八大處。八大處是指位於翠微山、盧師山、龍頭山的八個漢傳佛教寺院,即: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庵、大慧寺、龍王堂、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他們是始建於唐、遼、金、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的廟宇。雖經破壞,後又經多次修復,因有僧人常駐管理,許多建築仍保存完好,現在開闢為八大處公園對外開放。其實八大處一帶,其周邊地區共有42座廟宇,現在保存下來的有39座。
在北京遠郊區,還有幾座著名的廟宇。在門頭溝珠寶峰南有潭柘寺,始建於唐代以前,在唐代稱龍泉寺,元清重修後改為今名,因為寺院後面有龍潭,山上有柘樹。
在馬鞍山有戒臺寺,戒臺寺始建於唐代,舊稱慧聚寺,明朝修後改稱萬壽寺,遼後稱戒臺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戒臺、戒臺殿等建築,經歷代維護,保存完好。清光緒十年恭親王奕圻(qi)曾在此隱居十年。1949年以後,停止宗教活動,闢為公園。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在北京傳法時,曾在此居住。九十年代中期在戒臺前,曾舉辦大型煉功弘法活動。
在房山石經山有雲居寺,建於隋,這裡保存有大量的石刻佛經。自隋至明共刻和保存有石經14278方,藏有紙本經22000卷,木刻經板77000塊。寺內還有唐代佛塔7座遼代佛塔5座,並保持有釋迦牟尼佛舍利兩顆。這座寺院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在西郊陽台上南有大覺寺,始建於遼,明、清都有修繕。1952年曾為北京林學院校舍。現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大覺寺以千年銀杏樹,三百年玉蘭樹、古娑(suo)羅樹、古松柏著稱。
前面列舉的廟宇,多數均為佛教寺院。在北京還有道教寺觀,舉例如下:
【白雲觀】位於西城區西便門外,始建於唐,原名天長觀,金世宗時擴建,金末遭火災毀,又重建為太極殿,清康熙年間又重建。觀內安放有丘處機靈樞。現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均在此。
【東嶽廟】位於朝陽門外神路街,始建於元,清朝道光年間擴建。廟坐北朝南。廟廟內主祀泰山神東嶽大帝。建築群由正院、東院、西院組成。種植花木以杏聞名。現正院已闢為民俗博物館。
【火德真君廟】位於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始建於唐,元明時期都有修繕。俗稱火神廟。
【呂祖宮】位於復興門內北順城街,建於清。坐西朝東。主要建築有火神殿、文昌殿、呂祖閣、娘娘殿。
【妙峰山娘娘】建於明朝,這裡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進香廟會。當每年四月初一到十五,有來自全國的幾十萬信徒到這裡進香,熱鬧非凡。
談到廟宇,還有一點需要說的,就是北京還有受儒教的影響而修建的廟宇,突出的例子就是關帝廟,關羽這個歷史人物,在《三國演義》裡塑造的很形象,是個忠義之士。忠、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正教之理。早在《三國演義》成書以前,關羽的故事就已經在中國廣泛流傳,從朝廷到民間都崇敬關羽,他忠君,智勇雙全,他以義待友,以仁處世。自漢以後,他成為被儒釋道三教共同尊崇的神。他被「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稱聖,釋稱菩薩,道稱天尊」。因此為他建廟宇供奉。據《京師乾隆地圖》記載,在北京明清兩朝修建的關帝廟和祭祀關公的廟宇共有116座。例如國子監裡就有關帝廟,又比如在頤和園旁邊原來有個海淀鎮,是個有740多年歷史的古鎮,鎮初建於元,原有幾座寺廟,鎮東就有兩座關帝廟,現在海淀鎮都改建成了中關村,一切廟宇當然也就被拆沒了。
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從以上所述,北京廟宇的興衰是與中國社會變遷休戚與共的。在唐、明、清全盛時期,宗教也得到提倡和保護,廟宇也維護的好,宗教活動也興旺發達。當國力衰竭或國難當頭,社會動亂時,宗教活動受到挫折,廟宇遭到破壞。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北京的廟宇就曾遭到破壞。到中共掌權後,直至「文革」期間,廟宇被破壞的最嚴重。
北京的廟宇,是中國人信神那個時代的產物,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相信這個世界是有神在主宰。廟宇是人們對神表達敬仰、崇拜、祈禱的地方。既是修煉人(僧、道、尼)傳教、傳道場所,又是他們脫離世俗之後修心與養性居住的地方。皇家廟宇和祭神場所只能王公貴族使用。但是民間的廟宇是對外開放的,百姓可以進廟燒香許願,可以向寺院佈施、捐款,可以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但是自從「五四」運動以後,中國人接收反封建口號宣傳,開始把宗教當作封建迷信,封建傳統來反對,從民國時期開始,皇家廟宇遭到破壞,中共比「五四」時期的學生走得更遠,你看共產國際的《國際歌》裡唱的,要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從來沒有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這《國際歌》傳遍中國,無神論成為中共教育民眾的主要理論,把破壞廟宇作為反封建的「革命」行為,於是他們教養出來的紅衛兵,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壞廟宇達到了瘋狂的程度。現在倖存下來的廟宇,也成為中共控制人民宗教信仰的機構,現在有的寺院也有宗教活動,但真修的僧人不多了。寺院已經成為商品社會的一部分,宗教活動已經成為人們追逐名利的手段,廟宇已經沒有神的佑護,已經成為旅遊觀光場所了。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