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左)和劉國梁(右)在奧運會上(圖片來源:Phil Walt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6月26日訊】昨夜的成都注定無眠。
中國乒乓球公開賽的觀眾席上,傳來整齊劃一的口號聲,喊的是一個人的名字:劉國梁。
就在昨晚19:40分,本該馬龍上場,對陣日本選手大島佑哉。
時間超時十多分鐘,他仍未出現。隨後,傳來他宣布退出半決賽的消息。
緊接著,本該在20:25分上場的樊振東也沒有如期出現。
再接下來,是許昕。
與讓人懵圈的賽場相對的,是沸騰的微博。
比賽開始前,馬龍發了這樣一條微博:這一刻我們無心戀戰……只因想念您劉國梁!
微博下面,還配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劉月半劉國梁的漫畫頭像。還有一張,是劉國梁在裡約奧運會上親吻馬龍額頭的照片。
馬龍的微博發出後不久,乒壇上史無前例的一場衛隊戰爭打響了。
乒乓男隊主教練秦志戩,馬龍的教練馬琳,還有樊振東、許昕、王皓、陳玘……齊刷刷地在微博以一字不差的句式列隊。
說的,都是同一句話:這一刻我們無心戀戰……只因想念您劉國梁!
配的圖片,無一例外,都是劉帥的漫畫頭像,加自己與劉帥的合影。
這陣勢,套用宮廷戲裡皇上常氣急敗壞念的一句台詞便是:反了!反了!
是的,今夜的國乒男隊,徹底反了。
因何而反?
因為他們敬愛的主教練劉國梁被罷免了國乒總教練一職,只單任國乒協副主席。
明眼人一看就懂了是咋回事。
劉胖的好友郭斌也在微博發聲,說得更犀利明確:年富力強、正值巔峰,就讓人給客客氣氣地玩了,他們折騰的不是你,是國球……
明明劉月半好好的總教練當著,突然以改革為由,在3月底來了個競聘上崗。
大家都覺得劉月半留任總教練毫無懸念,他也的確不負重望,在4月初競聘成功,並以一貫的幽默發布就任宣言:新週期、新班子、再創國胖新王朝。
耍貧嘴逗樂的背後,其實藏起了太多的心酸與感慨。
這樣一個糙漢子,也忍不住在微博上嘆:從2002年26歲—2017年41歲,忙忙碌碌15年的主總教練生涯,每一次大賽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背後付出了多少,又承載了多少,只有跟我在奧運賽場上,出生入死的兄弟們才能懂我啊……
15年,一個男人最黃金的15年,他都給了乒壇。
背後付出難與人言,多少功名塵與土,一朝化作雲與煙。
時隔才兩個多月,繼任的總教練之位屁股還沒坐熱,就一紙令下,被撤了。
罷免令還是突然宣布的,打了所有外人一個懵圈,只有內部人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以何明志?
最悲壯的聲援,就是罷賽。賭上前程!賭上名望!賭上利益!一個字,就是為了挺你!
所以,就有了微博裡這麼戲劇性地串燒式告白,聲援恩師。
想起上個月底,劉月半還在微博上調侃:國乒很偉大,團結更可怕。
一語成讖。
而今主帥被黑手挑落馬下,手下小將們快馬馳鞭,一個接一個地聲援來了。
國乒果然很偉大,團結的確很可怕。
平時再怎麼稱兄道弟、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都還是虛的,關鍵時刻站出來,看著明晃晃的長刀,挺胸迎上去的,才叫真義氣。
你說此次事件會導致什麼後果,他們會沒有想過?!
在高牆面前,他們都是不堪一擊的雞蛋們。
但是這一籃子雞蛋說好了,要碎一起碎,要全一起全。
只為那一刻,腔管子裡的血已經燒沸,摀不住了。
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
這血性,真TM不愧是搞體育的漢子!
這樣的熱血肝膽,向來只能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才有緣得見。
《天龍八部》裡,蕭峰和他的燕雲十八騎,在少室山被天下英雄圍困。
當時,他已恢復契丹人身份,是整個中原的眾矢之的。
眾叛親離的時候,只有段譽和虛竹兩位好兄弟堅定地站在了他身邊。
關於這一幕,小說裡是這樣寫的:
他(蕭峰)拉著段譽之手,說道:兄弟,你我生死與共,不枉了結義一場,死也罷,活也罷,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他一場。
段譽為他豪氣所激,接過一隻皮袋,說道:不錯,正要和大哥喝一場酒。 少林群僧中突然走出一名灰衣僧人,朗聲說道:大哥,三弟,你們喝酒,怎麼不來叫我?
來人正是虛竹。
我之年少時,每每看到這一段,總想手邊能有一罈酒,為這三位兄弟浮一大白。
而今天,我看著微博上這一連串站隊,忽地,又湧起了喝酒的衝動。
體育場上,永遠都不缺血性。足球場上也是。
1994年,南斯拉夫聯盟遭到北約轟炸,當時在義大利主隊拉齊奧效力的南斯拉夫球員米哈伊洛維奇想罷賽抗議,遭到主教練拒絕後,悲憤難言,便和同是南斯拉夫籍的斯坦科維奇一起,臂纏黑紗上場,以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抗議。
同是1994年,美國世界盃第一輪比賽,哥倫比亞隊的埃斯科巴因打入了一粒烏龍球而遭到球迷暗殺,12顆罪惡的子彈穿透了他的胸膛。
到了2014年,巴西世界盃,哥倫比亞首次在世界盃上躋身八強。球員們進球後,圍成一圈雙手指天慶祝,那是他們在祭奠天堂的前輩。
這樣的事情,我每每聽到,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
被金錢、名利、醜聞污名化的體育圈,仍然不缺傳奇與血性,情懷和熱望。
總有一種義氣,讓你胸懷激盪。
最有男人味的男人們,你們的名字叫肝膽相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