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新加坡華人熱衷學習方言 追尋文化之根(組圖)

 2017-09-05 05: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新加坡
新加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7年9月5日訊】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南端的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僅有714.3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其實就是個獨立自治的大都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由於經濟比周邊國家的發達,一直以來就吸引著亞洲各國的移民。各國的移民們使新加坡成為了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光是官方的語言就有四個: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在新加坡的人口中,有75%為華裔,有15%的來自鄰國馬來西亞,另有7%來自印度南部,說泰米爾語。

新加坡的華裔是在近幾個世紀裡,主要從中國南部的幾個省份遷徙過來的,尤其是從說閩南語的福建和說粵語、潮州話和客家話的廣東,早在1970年,這些從中國沿海移民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只有2%的人能說普通話。但自1979年開始,新加坡政府開啟了說普通話運動。到1981年,電視和廣播幾乎被禁播所有方言節目,只許用普通話,也就是新加坡人稱的華語。隨後在1987年,為了促進新加坡三大族裔華裔、印度裔和馬來裔之間的團結,英語成為所有學校的主要教學語言。但各族裔的學生也有學習母語的課堂:印度裔學生學泰米爾語,馬來裔學馬來語,華裔學普通話。

新加坡
新加坡人口由各族裔構成:華裔;馬來裔;印度裔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過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系列舉措,雖然新加坡政府有效地禁絕了一些中文的方言,但也給華人家庭造成了困境。依照華人傳統的習慣,華人家庭大多是老少同堂,爺爺奶奶輩們已習慣於講自己的方言,而新生代們在學校也只學習英語和普通話,由於語言的隔閡,即使身在同一屋檐下,家族內部成員之間也難以交流,這也是新加坡政府過去數十年間在語言工程方面做出的大規模努力所得出的尷尬局面。

這種對語言的壓制及其給多代同堂家庭造成的影響,讓新加坡民眾很不滿意和失落,現在的政策有所軟化。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閩南語的電視連續劇被禁播幾十年以後,直到今年5月,一個新的多方言電影項目得到政府的認同。

現在新加坡的很多年輕一代也開始學習方言,希望重拾過往歲月,能和他們的祖父母多些溝通和交流。在新加坡的華裔中,約40%的人以閩南語為第一語言,大多是年長者,其它的方言還包括潮州話、廣府話、客家語、福州話、莆田話和海南話等。

從新加坡新一代的年輕人渴望學習自己真正的母語現象中,我們可以感到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反思全球化帶來的文化一體感,人們開始想瞭解和保留自己先租的文化。一個致力於保護閩南語的年輕人李軒金(音譯)在臉書上留言說,我想要瞭解自己真正的母語,想熟悉先祖的文化。創辦於1840年的新加坡福建會館也在近幾年推出了閩南方言的課程。「我認為這是在學習我們華人自己的文化,34歲的伊萬張在新加坡煉油業工作,他說,「要瞭解我們的根,就必須學習自己的方言」。

責任編輯: 柳成蔭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