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經常發麻的時候,應該提高警覺,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當中,手腳發麻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它的誘因非常多,幾乎涵蓋了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軟傷疾病等等多個領域,令我們十分頭痛。手指經常發麻的時候,就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身體了!
手腳發麻需警惕的疾病
1、腦動脈硬化
這是很常見的引起手腳發麻的因素,中老年人對此可能更加明顯。動脈硬化,會引起大腦皮質的供血不足,進而導致大腦的感覺中樞功能出現障礙,這樣就會導致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感。
推薦一個食療方:準備黑木耳10克、生薑10片,將黑木耳冷水浸泡之後去除雜質,然後和切好的生薑片一同放在保溫杯中,用250毫升沸水沖泡,悶20分鐘之後飲用。此方黑木耳所含的黑木耳多糖對動脈硬化有一定的治療意義。
2、痛風
研究發現,經常手發麻的患者中,有幾乎百分之一是痛風所致的。這是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正中神經所致。所以,經常感覺手發麻的人應該及時化驗一下自己的血尿酸水平。
如果確診為痛風,必須按照規定服藥,盡量控制病情,以免病情嚴重,發展為急性的關節痛發作。可用蘆薈片水煎取汁,加冰糖調味服用。
3、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手腳發麻,往往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血壓忽然升高引起的。當血壓忽然升高的時候,全身小動脈會痙攣,動脈管腔會變得狹窄,肢體血流因此受到影響,出現發麻症狀。
如果感覺手腳發麻,同時伴有發生頭暈不適的症狀,應該第一時間測量血壓,平時遵醫囑規律服藥,控制血壓。血壓不穩的時候,立即休息,不可有劇烈的身體運動和情緒波動。平時,我們可以用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來泡水代茶飲,此方可以輔助控制血壓。
4、糖尿病
手足發麻還可能是糖尿病的一大症狀。這種症狀多為左右兩側的對稱性發麻,它實際上就是高血糖引起末梢神經炎的表現。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因為這個症狀才去醫院檢查,最後被確診的。
應對之道:平時要監測血糖,按照規定服用降糖藥物,調節身心,減輕壓力,適量運動。就中醫養生而言,我們可以每天取丹參3克泡水代茶飲。丹參有活血化瘀之效,對改善微循環有好處,所以可以作為糖友的日常保健之品。
5、頸椎骨質增生和腰椎骨質增生
這也是非常常見的手腳發麻誘因。其中,頸椎的骨質增生會壓迫頸部神經,造成上肢的麻木。腰椎骨質增生可以壓迫腰神經根,導致下肢的麻木。
用生薑切斷面蘸藥液來揉擦頸部和腰部,可以起到保健作用,效果很好。
6、營養不良性末梢神經炎
這種末梢神經炎患者,往往長期伴有消化不良,導致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太差,使得體內缺乏維生素B1,最終形成手腳麻木。當然,如果平時偏食挑食,或者盲目節食減肥,也容易造成這種現象。
應對之道: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及時補充維生素B1。這種物質多富含在穀類、豆類、堅果類、瘦豬肉及動物內臟中。其中,粗糧裡含維生素B1是比較豐富的。經常吃細糧的人,有必要經常吃點粗糧來調節營養。
7、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這種手腳發麻,往往隨著患者的情緒變化而出現,在煩躁、心慌、焦慮的時候,症狀就會體現出來。而且,這種發麻位置不固定,呈遊走的狀態。患者往往還會失眠、多夢、氣短、周身乏力和記憶力衰退。
中醫倡導養血安神為治療之道。平時,我們可以準備五味子5克,用它來泡水代茶飲,每天不拘時飲用。長期堅持,會得到很好的改善。五味子安養五臟,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是改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良藥。
簡易按摩方法
1、捻揉勞宮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右拇指按壓左手心勞宮(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壓左手背外勞宮(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間)。
右手拇食指齊用力,一捏壓捻揉一鬆2~3分鐘;再換用左手捏壓捻揉內外勞宮2~3分鐘。
2、揉內外關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右拇指按壓左腕內關(在腕橫紋正中上2寸),右食指按壓左腕背外關(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右手拇食指齊用力,一捏壓按揉一鬆1~2分鐘,再換左手捏壓按揉右手內外關1~2分鐘。
責任編輯: 心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