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人如何過「元宵節」?淺談歷代「元宵節」(組圖)

 2018-03-05 01: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古人如何過「元宵節」?淺談歷代「元宵節」
清代元宵節景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導言

每年黃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今年是在3月2日(星期五)。

黃曆的第一個月叫作「正月」,又名「元月」,所以「元月」的「元」字是「一」的意思,就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元旦」這個詞彙,代表新一年的第一個早上;「宵」即是「夜晚」,所以有「宵夜」、「深宵」這些詞語,晚上睡覺前進食叫作「食宵夜」,深夜又叫作「深宵」,是晚上接近11、12點的時間,因此,「元宵」就是新一年的第一個夜晚。

元宵節」又名「上元節」,是在每年黃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黃曆新年的最後一天,象徵春天來到,亦是祭月、祭祖、一家人團圓的大好日子。

在古代,在整個黃曆新年的「除夕」至「正月十五」這16天裡,一家人都會聚首一堂,離鄉別井的家人都要回鄉、回家度歲和團聚,過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黃曆新年就算過去,開學的開學,上班的上班,在外地工作或求學的人在正月十六這一天之後會陸陸續續離開家園返回工作或求學的地方。

周秦

「元宵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秦以前。「正月十五」這一天象征著冬天過去、春天來到的一天,亦是古代農民準備耕種的日子。在這一天,農民先會向蒼天禮拜、祈福,祈求一年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然後開始生火除去田野上的野草、驅除對農作物有害的昆蟲和在農莊附近出沒的野獸。因此,農民在「正月十五」已經有生火的做法。

「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是全年第一個「月圓夜」,象徵團圓和美滿,這一向是每個家庭的盼望。古代的老百姓會在這一天祭月,祈求一年家宅平安、農作物豐收。在那個時代,若是要在入黑之後進行祭祀的儀式,一定會燃點起火把,一來是為了照明,二來可以驅除在晚上出沒的野獸,三來古人相信火能夠驅魔趕鬼,使家人不受邪魔侵擾,以保平安。

西漢

西漢初期,陳平與周勃於公元前181年的正月十五平定「誅呂政變」,正值這一天又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漢文帝為了慶祝這一天,他下令舉國上下君民一同慶賀,同時又承襲傳統於「正月十五」祭月的習俗,定名「元宵節」。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記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至明而終。」《史記・樂書》講出了:漢朝的宮廷經常於黃曆「正月十五」的黃昏在「太一甘泉祠」舉行夜祭,祭祀「太一神」,至第二天天明才結束。漢武帝修建「甘泉祠」去祭祀「太一神」,「太一神」即是掌控宇宙的神明。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因此,祭祀「太一神」就比較隆重,以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為祭祀在晚上進行,所以宮廷會大肆粉飾、燃點火把和宮燈,弄得燈火通明。

司馬遷設計的《太初歷》就已經將「元宵節」列為節日。到了西漢末年,「元宵節」的命名、定黃曆「正月十五」這個日子、拜祭神明、和挂燈,點燈、燃點火把這種慶祝形式大致上已經定了下來成為民間的一個風俗,這應該是「元宵節」的雛型。

東漢

道教在西漢開始興起。宋朝陳元靚《歲時廣記》有這樣的記載:道教有所謂「三元節」的講法,即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每年黃曆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是「天官」的生日,是天官賜福的日子;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是「地官」的生日,是「地官」赦免亡魂罪行的日子,亦是農民慶賀豐收、酬謝土「地官」的日子;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是「水官」的生日,是「水官」為人解除厄運的日子。到了東漢,「元宵節」就加入了道教的色彩,所以,「元宵節」又名為「上元節」,因為黃曆「正月十五」又是「火官」的生日,所以民間又盛行「火神祭」,是以燃點火把去祭祀神明。

根據《僧史略》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於正月十五(即西曆12月30日)行神跡去降魔伏妖,僧人為了紀念這一天,便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篤信佛教,下令每逢「正月十五」要舉行「燃燈法會」,皇室、寺廟和平民都要點燈、挂燈,他亦親自到廟院點燈,以示尊崇。

自漢朝以後,「元宵節」已經成為了一個中國傳統的節日而繼續發展下去,到了隋唐,「元宵節」已經非常興盛。

唐代魏徵《隋書・音樂志》這樣記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為戲場,百官起栩夾路,從昏至旦,以從觀之,至晦而罷。」《隋書・音樂志》講出了:在隋朝,到了每年的正月,各個國家的官員都來朝拜,他們從「正月初一」一直逗留至「正月十五」,隋朝的文武百官會夾道歡迎,又有各種表演,慶祝從晚上直至天亮,入黑之後,燈火通明,各種燈飾非常華麗。可見到了隋朝,「元宵節」的慶祝活動已非常熱鬧,而且通宵達旦。

到了唐朝,因為國力空前強盛,「元宵節」的慶祝更是燦爛,從繁華的城市以至偏僻的鄉鎮,處處都張燈結綵,火樹銀花,大大小小的花燈、燈籠美不勝收。唐朝蘇味道的詩作《正月十五夜》這樣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星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白話文演繹這首《正月十五夜》的詩作就是這樣:「樹枝上掛滿了燃點著燈火的綵燈,看來好像燃著了火的樹和佈滿點點銀色的花朵,橋上掛滿了燈火,從綵燈透出來的火焰好像繁星點點一般,晚上不再宵禁了,任由市民來回欣賞,看燈的人可謂人山人海,燦爛的燈火將天上的星星也映照得黯淡無光,「正月十五」的圓月正隨著人潮高高亮起。」從這首《正月十五夜》的詩作應該可以感受得到「元宵節」在唐朝燈火頂盛的風貌和人民熙來攘往的境況,故此,「元宵節」在唐朝之後又亦稱為「燈火節」。

唐朝的「元宵」夜除了萬千彩燈互相輝映之外,百姓還流行吃「面蠶」。五代後周王仁裕所著的《開元天寶遺事》有這樣的記載:「每歲上元,都有吃人造面蠶的習俗。」「面蠶」就是用綠豆粉製成麵團,做成像蠶繭一樣圓圓的白色粉團,然後下湯煮熟,下糖就是甜食,下鹽加上肉食等配料就是咸食,即後來所稱的「元宵」或者「湯圓」,開拓日後在「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到了今時今日,「湯圓」已經變成讀音「湯丸」,一樣可以是甜食,也可以是咸食。

北宋

宋代承襲了前人過「元宵節」的習俗而繼續發展下去。黃曆年初一至「元宵節」當天,家家戶戶都可以互相走訪拜年,平日不准外出的小家碧玉、大家閨秀亦可以較自由的外出走動,特別是「元宵節」當晚,除了當天晚上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之外,還因為當晚出外走走可以驅走病氣、霉氣、晦氣,因此,父母親都願意讓他們的女兒出外走走。到了北宋,「元宵節」已經發展成為未婚的年輕男女相識、相交的日子。古代的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婚姻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者是「指腹為婚」,當年輕男女如果碰到自己心儀的人,當然希望藉著「元宵節」在家吃過晚飯之後相約出來見面談心事。

北宋歐陽修的詞《生查子・元夕》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白話文演繹這首《生查子・元夕》的詞就是這樣:「去年的元宵節夜,花市裡的綵燈星羅棋布、燦爛奪目,明亮得好像白晝一般;一輪明亮、圓圓的月亮升上到柳樹之上,我和自己心儀的人相約了在黃昏之後見面,終於得嘗所願。今晚又是‘元宵節’夜,月亮和去年一樣依舊圓和明亮,綵燈依舊星羅棋布、燦爛奪目;但是,我卻見不到去年的那位心儀的人,不期然的淚水沾濕了春裝的衣袖。」這首詞將「元宵節」夜與心儀的人相約的情景寫得入木三分,除了寫出了燦爛奪目的綵燈多得如星羅棋布,還寫出了當時未婚的年輕男女在「元宵節」的晚上是相約會面的好時機。

南宋

南宋辛棄疾的詞《青玉案・元夕》這樣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白話文演繹這首《青玉案・元夕》的詞就是這樣:「在元宵節的夜晚,東風吹過上下四周掛滿了綵燈的樹木,更加吹落了掛在樹枝上的綵燈,綵燈裡的燈火好像星星一樣,又好像雨水一般被東風吹落地上。寶貴的馬和雕欄玉砌的馬車帶著香氣在路上絡繹不絕,四周蕩漾著悅耳的簫聲和音樂,明亮、透明的綵燈、走馬燈在轉動著,晶瑩得好像玉壺一樣透出亮光,在這熱鬧的晚上,有魚或者龍的圖樣的走馬燈在轉動著。仕女頭髮上、面龐上都佩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都穿著上華麗的衣裳,她們個個都笑語盈盈的、塗脂抹粉的、帶著香氣的在人群中穿梭。我約了心儀的她在此晚此處會面,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次還是找不到,不經意之間回頭一看,卻發現她原來站在零落的燈火的地方等候著我。」這首詞除了寫出了:燦爛奪目、巧奪天工的綵燈、走馬燈多得如恆河沙數、珍貴的馬和金碧輝煌的馬車絡繹不絕、笙歌妙韻、悉心打扮、笑語盈盈的仕女左穿右插和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之外,還寫出了作者與他心儀的女子相約會面的情景,反映出當時的未婚年輕男女藉著「元宵節」的晚上相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另一方面,宋人改良了唐人所吃的「面蠶」,他們採用豆沙、芝麻、棗泥、花生、杏仁等甜的餡料放在「面蠶」裡,然後下糖成為甜食的糖水,他們稱為「圓子」。南宋詩人周必大在《元宵煮浮圓子》詩作中就有介紹在「元宵節」煮「圓子」的過程,「圓子」在湯水中「浮」起來,表示「圓子」已經熟透,熟透了的「圓子」才會「浮」起來,否則「圓子」會沉在鍋底。

除此之外,在「元宵節」猜燈謎亦是在南宋開始蔚為成風。猜「隱語」在春秋時代就有,到魏晉時期才稱為猜「謎語」。到了南宋,有人將謎語寫在綵燈上,開始了在「元宵節」「猜燈謎」的習俗。

到了南宋,「元宵節」這個節日和慶祝的習俗就完全確定了下來。黃曆「正月十五」為「元宵佳節」,當天一家團聚,拜祭神明,晚上吃團圓飯,包括有「湯圓」,吃過團圓飯後出外參加賞燈和猜燈謎等活動,戀人可以相約出來會面,互訴心事。

古人如何過「元宵節」?淺談歷代「元宵節」
明代元宵節宮中張燈結綵。(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明代再將「元宵節」的習俗繼往開來。明朝把宋代的「圓子」叫作「元宵」。明朝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了「元宵」的做法,與今天我們做「湯圓」的方法差不多,就是用糯米粉做皮,裡面放入核桃仁、白糖、玫瑰做餡料,包成好像一粒核桃的大小,然後加水滾熟即成,吃的時候只吃「湯圓」、不喝水。民謠亦有講:「吃了湯圓,好團圓。」再者,明朝末年,百姓在「元宵節」興起了「走橋」,「走橋」就是走過一道道的橋樑,或者是在橋樑上來回走動,「走橋」又稱為「走太平橋」,寓意走過「太平橋」就會驅走百病,一年順境,在這一年,不單只是男子,平日不准外出的小家碧玉、大家閨秀亦可以「奉旨」外出走動,務求驅走病氣、霉氣、晦氣。

到了清朝,「元宵節」還是以「賞燈」和「猜燈謎」為主要活動。「元宵節」的「賞燈」聚會共持續7天。正月十三開始「上燈」,就是挂燈籠、燈飾;正月十四為「試燈」,就是燃點燈籠、燈飾,看看效果如何;正月十五是「正燈」,就是「賞燈」和「猜燈謎」的日子;正月十八為「落燈」,就是將燈籠、燈飾拆除下來,表示「元宵節」正式結束。江蘇省南京市就更以舉辦大型的花燈會而著名,稱為「秦淮燈會」。清朝除了承傳前人的習俗之外,還有比賽「天燈」和「水上放燈」等活動,可算盛極一時。「天燈」就是利用油燈上火的熱力令熱空氣上升而把紙紥的燈籠飄上天空去。「水上放燈」就是把點亮了油燈的紙船,船紥得像燈的款式一樣,放到河流中,讓點亮了油燈的紙船隨水流飄浮。其次,又增加了舞龍、舞獅等助興活動。

生命智慧

本文的生命智慧就是:「何須著意求佳景,自有奇逢應早春。」意思是說:人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求什麼,只要盡心盡力,隨遇而安,就自然有美好的前景。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