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繁華元夕夜(組圖)

 2018-03-01 03: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遊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遊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元宵節也稱正月十五、上元、元夕。唐、宋時期的元夕夜,「燈」「火」輝煌,遠非今日能及,從唐詩、宋詞中便可一睹唐、宋元夕夜的繁華。

元夕夜憶長安

「千門開鎖萬燈明,
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時天上著詞聲。」

張祜的這首《正月十五夜燈》,描繪的是帝京長安正月十五夜晚萬燈齊明,皇帝與民同樂的盛況。開元年間,每到正月十五,唐玄宗都會攜皇族和朝臣到看樓上賞燈。夜色將盡時,宮女們會舞動長袖,隨著琵琶、笙、笛、箜篌等組成的樂團,翩翩起舞,歌舞、樂聲之美妙盛大,直傳天上。

還有描寫長安城元夕夜街景的詩: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描繪了一幅奇麗的夜景。除了「火樹銀花」,還有點上了無數明燈,燦爛有如天上的「星橋」。月圓之夜,明月追逐著繁鬧的人群,燈影月光下,歌妓們華服濃妝,一面走一面唱。長安城的元夕美景,令人觀賞不盡,無限留戀。

有以尋常百姓家為視角的詩: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崔液的《上元夜》,以全民參與的筆調,記述了元夕夜的長安城夜不戒嚴、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的熱鬧氛圍。

而晚唐詩人李商隱的《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也頗為有趣,從「恨不得觀」,反襯未能觀賞到元夕夜燈景的遺憾: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帝王之都長安城,滿是月色燈山,前來觀燈的馬車華麗、香豔,多得都堵塞了寬敞大道。雖然身處閒暇,卻無緣目睹中興盛世的元夕夜景,真是羞慚遺憾啊!

兩宋元夕繁盛

到了兩宋時期,元夕夜有多繁盛呢?從準備時間上,就知道宋人對元夕夜有多重視。北宋時,從前一年的冬至節過後就開始著手準備元宵節。

在元宵節當天和前後各一天,地方官府可以懸起千盞燈籠。在都城,皇帝會先到道觀上香,然後上燈樓觀燈,並宴飲群臣,宮廷樂隊則會演出各種劇目。周邊的國家的使臣也會率本國的歌舞樂隊,在燈樓下列開慶賀助興。彼時,奏樂張燈,城門打開一直到天亮,讓百姓盡情賞游。

由於元夕夜太繁盛,後來又增加了正月十七和十八兩天,即觀燈五日。正月十八晚上收燈,當最後一曲歌畢,便是「樓臺冷落收燈夜」,晏殊的《正月十八夜》正是敘寫收燈:

「槿戶茅齋雅自便,京華風味入新年。
樓臺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
疾酒不聞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靜習間中趣,欲問林僧結淨緣。」

宋室南渡之後,對元宵節的重視並未淡弱,準備時間比北宋更久,從前一年的重陽節之後,就開始準備來年元宵節的燈籠了。記載南宋生活的《武林舊事》,還專門以「燈品」記載了上等新奇燈籠的種類。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廣爲流傳,這首詞便是描寫南宋元夕夜的繁華盛景。元夕夜的東風拂過,花燈紛繁,焰火宛若陣陣星雨被吹落。華麗的雕車寶馬來來往往,街上滿是香車留下的氣息。鳳蕭聲悅耳靈動,計時的玉壺,在月光下轉動,魚形、龍形彩燈整夜的翻騰、舞動。而最讓後人動情的是——這繁華元夕夜裏笑語盈盈的麗人: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