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富察皇后積食,引發腸胃不暢快的薩其馬,本是祭祀之物喔。(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延禧攻略》自開播到播畢,依舊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熱議話題難斷,該劇演員亦紛紛受到粉絲的追捧。然而, Lu小編繼〈清宮最大的爛尾樓 藉《延禧攻略》紅了!〉與〈揭密:大清皇后居然把多肉植物當頭飾佩戴?〉之後,要再度為各位介紹《延禧攻略》中的大清宮廷之物。
話說,《延禧攻略》這一部大清宮廷劇可是演繹了乾隆的前中後期,除了展演乾隆早年時期的宮廷生活之外,大清后妃在宮廷的種種面貌自然是一一被刻畫而出。不過,身在帝王家,可不像尋常人家那樣為了生計而煩憂,或是整天得浸泡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所以,佇立在電視機前的觀眾,自然是看見了新奇莫名的文藝品、奇特的雜耍與誘人的美食。
提到食物,絕對是沒有人會厭棄的,所以自當是在此談談美食囉。《延禧攻略》中提到的美食還真不少,例如,乾隆帝最喜愛用油酥麵團製成的杭州小吃--荷花酥;尚未生下五阿哥永琪的愉貴人,她最喜歡吃的就是蒙古語稱作「海生包爾斯克」的烤餅。這種烤餅熱呼呼的最好吃,一出爐就香氣四散,令人垂延三尺,而它吃起來又香又酥脆,最適宜配茶一起吃。
除了荷花酥、「海生包爾斯克」,《延禧》還提到魏瓔珞提醒珍珠說,富察皇后因為吃下「薩其馬」(滿語的音譯)後,覺得有些積食,故得喝普洱茶來消食。
在香港,「薩其馬」被稱為「馬仔」。(圖片來源:Zhu Fok Gam/維基百科)
薩其馬為何物?
你知道嗎?讓富察氏積食,腸胃不暢快的薩其馬,你知道那是啥嗎?
「薩其馬」,又稱作:沙其馬、沙琪瑪。「薩其馬」,這一詞最早出現於傅恆等人所編撰的《禦製增訂清文鑒》中,漢譯乃是「糖纏」。「薩其馬」在滿文字典中,是指由胡麻與砂糖所製的砂糖果子,漢語則稱之為「金絲糕」。因為時人找不到漢語代稱,就直接使用滿語音譯了,故如今大家才會陸續知曉「沙其馬」、「沙琪瑪」、「賽其馬」等稱呼。
像小編就十分習慣以「沙琪瑪」或「沙其馬」來稱呼。因為,「薩其馬」的文字看起來實在是太關外了,讓人不熟悉。
雖說大家都知道它是以麵粉與雞蛋為主要原料的糕點,不過,它也是有歷經過多次演變的。富察敦崇雖然在《燕京歲時記》中道:「薩齊瑪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可是,富察敦崇可沒提及到「薩其馬」最初始的果物原料。這被遺忘了的果物,就是一個因為形狀類似狗奶子而得「狗奶子」之名的野生漿果,雖然滿人最初拿它來做薩其馬,可是清兵入關後,製作薩其馬的「狗奶子」就漸漸地被棗、葡萄乾、芝麻等乾果所取代了。那麼,自然是沒有人再記得「狗奶子」了。
《延禧攻略》提到許多美食與茗茶,例如荷花酥、沙其馬、海生包爾斯克、龍井茶、碧螺春等。(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薩其馬的演變
小編約略整理了資料,就跟各位說說它的演變吧~
舊時的「薩其馬」是由白麵粉、冰糖、奶油等物混合在一起後,再細切、油炸、與飴糖及蜂蜜一同攪拌,故稱為「糖蘸」;現代的「沙其馬」則是將麵粉和雞蛋混合製做成麵條狀、油炸、與糖漿(材料有白糖、蜂蜜、奶油等)混合,最後再與油炸過的麵條混合在一起,等它乾後再切成小塊。
可是,「薩其馬」雖然是吃的,是富察娘娘喜愛的,它聽起來也像是甜膩膩的食物。可是「薩其馬」居然不是給活人吃的!它最初可是用來祭祀的。
因為,「薩其馬」本來是滿族用來祭祀的祭品,但是在入關後,「薩其馬」就開始在北京流行起來。清代的「薩其馬」還成為了北京重要的小吃之一呢。此外,它除了用於僧道祭祀之外,亦是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
我們雖未曾到過關外,更不能身處清宮,但十分有幸,能在天地間享用先人創造出來的美食--「薩其馬」,你說說,這道美食可是橫跨了數百年持續來到了無數百姓的面前啊,這是比看了清宮劇,更值得慶賀的事!
「薩其馬」本來是滿族用來祭祀的祭品,但是在入關後,「薩其馬」就開始在北京流行起來。(圖片來源:Tisanophile/維基百科)
「薩其馬」的相關文章
〈原來沙琪瑪裡有慈禧的「遺憾」〉(2015-12-14)
解密大清宮廷古裝劇《延禧攻略》系列文章
〈清宮最大的爛尾樓 藉《延禧攻略》紅了!〉(2018-9-6)
〈揭密:大清皇后居然把多肉植物當頭飾佩戴?〉(2018-10-1)
〈驚!大清皇后愛吃的美食 居然不是給活人吃的?〉(2018-10-5)
〈《延禧攻略》沒交代的她?揭最真的乾隆皇后〉(2018-10-6)
〈定顏丹讓她像活人?乾隆妃子的遺體百年不腐!〉(2018-10-9)
〈清宮劇都是假的?懂大清文化的人看得很痛苦〉(2018-10-10)
〈揭密:乾隆再多情風流 為何一生最愛她?〉(2018-10-11)
〈宮廷拿陪葬品當擺設?唐三彩到底啥作用?〉(2018-10-12)
〈你被宮廷劇誤導了嗎?聖旨要這樣唸!〉(2018-10-17)
〈宮廷劇沒說的事!皇帝下的聖旨有哪四種?〉(2018-10-23)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