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古聖先賢教導人們的道德規範,是影響甚廣的道德啟蒙讀物。(圖片來源:正見網)
《弟子規》,是以教導兒童倫理道德及基本禮節為主,內容淺白易懂,押韻順口,對兒童正確行為的規範具體明確,有助於讓孩子養成良好品德。
【原文】
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註釋】
(1)惟:只有。(2)德學:品德、學問。(3)才藝:才能、技術。(4)不如人:不如別人。(5)當:應該。(6)自勵:自我勉勵。
(7)若:如果。(8)飲食:可吃、可喝的食物。(9)如:比較。(10)勿:不要。(11)生:感到。(12)戚:憂傷。
【白話解說】
一個真正的君子是不會在物質方面和別人比較誰富裕,他們只有在品德、學問或才能、技術上,不如別人的地方,才會勉勵自己向上。
如果在穿的衣服或吃的食物上面,沒有比別人好,不要感到憂傷。
【參考故事】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三國時代,吳國大將呂蒙,年少時沒讀什麼書。國君孫權勉勵呂蒙:「如今你執掌大權,應該多充實學問,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呂蒙說:「軍務繁忙,恐怕沒有時間讀書啊!」孫權說:「我掌權以後,明瞭了三史、諸家兵書,自認為大有幫助。你的天資聰敏,學必有所得,為什麼不讀呢?孔子說:『整天不吃不睡的思考也沒用,不如努力學習啊!』漢光武帝在兵馬忙亂中,仍手不釋卷(注1)。曹操也說自己老而好學。為什麼只有你不肯勤勉自學呢?」
呂蒙開始發憤讀書,甚至看過的書比讀書人還多。吳將魯肅本來也輕視他,與他談論事情後,拍著他的背說:「我以為你只會帶兵打仗,如今你學識淵博,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見識淺薄的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注2)」(取材《三國誌》裴松之注)
注1:手中拿著書卷不放,比喻勤奮好學。釋,放開。
注2:讀書人三日不見,就要讓人重新看待了。刮目,刮除眼前舊有的認識。
(待續)
責任編輯: wendy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