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份被隔斷的牽掛(圖片來源:看中國洪堯紋攝影)
【看中國2019年3月6日訊】昨天有篇被轉了很多次的文章《20歲那年,發現父親還有一個家庭》,講的是一個1949年去了臺灣的老兵被臺灣家人發現原來他在大陸曾有過配偶子女,一家人從難以接受到慢慢理解的故事。
這個故事很感人,但是熱評第一條卻是說:「這個老兵是渣男,因為他騙了那個臺灣妻子」——真的讓人意外,難道這就是現在微博讀者的智商和感知能力嗎?
我把那篇文章轉給了母親,結果她剛看了個開頭就哭了。
1
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告訴我,家裡除了有姥姥姥爺,還應該有個舅公,也就是姥姥的親弟弟,但是我從小就沒見過舅公。
我問母親:舅公在哪兒?母親說他在解放前兵荒馬亂的時候被抓壯丁當了兵——舅公比姥姥小好幾歲,1931年生人,被抓走的時候只有17歲。姥姥家只有這麼一個男丁,按當時的規定是可以留下來的,但是時局紛亂的時候沒人再管你是不是唯一男丁,舅公就這麼被抓走了。
跟舅公一起被抓走的還有其他幾家的年輕後生,後來舅公輾轉託人帶信來,家人才知道他正駐防重慶,而跟他一起被抓去當兵的鄉鄰有的已經在戰爭中丟了性命。
最後一次得到舅公的消息,是戰事最緊張、時局也最動盪的時候,舅公捎信來說他可能要撤退到臺灣,讓姐姐(也就是姥姥)照顧好爸爸媽媽。
那是1949年夏秋之交。從此再無舅公的消息。
2
舅公一去不返這件事給當時的姥姥一家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相信稍微明白一些歷史和現實的人就能有所瞭解——民國時期,母親的家族其實還算興旺,一脈書香,一脈經商,家境殷實,但是戰爭摧毀了一切,多少年積累下來的家業在炮火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是全家人在歷史的碾壓中艱苦存活到了1949年之後,因為舅公去了臺灣這件事,姥姥一家在之後的很多年裡一直命運坎坷。
祖屋被佔,字畫被抄,積蓄被封……全家人被趕到祖屋旁邊的陰暗佃房居住,實在撐不下去就只能變賣偷偷保存下來的首飾過活。
即便如此,多次受到打擊的姥姥父母還是先後去世,去世前跟姥姥說,舅公生死不明,他們死不瞑目。囑咐姥姥,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找回弟弟。
但談何容易。
3
扼住命運咽喉的手並沒有因為姥姥父母的去世而鬆開,反而變本加厲。
姥姥和姥爺青梅竹馬,姥姥是大家閨秀,姥爺是書香子弟,兩人結婚後一直恩愛無比。但戰爭帶來的波動同樣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本來是教書先生的姥爺因為家庭原因失去了工作,而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姥姥只能想盡辦法持家。
即使這樣,全家人依然難保溫飽。
姥姥姥爺生了五個孩子,1949年冬天出生的母親是最小的女兒,上面四個全是哥哥。
但是因為生活條件太差,二舅和三舅沒有成年就夭折了,到了1960年,最愛母親的姥爺也死在母親懷裡,是生生餓死的,死前一直在叫著母親的名字說,他想吃點米,就一點米,哪怕一點稀飯都行。
等姥姥千辛萬苦找來一點米湯,還沒等進嘴,姥爺已經斷氣了。
這就是從小母親不允許我和我妹浪費一粒米的原因。
4
父母去世了,兩個兒子夭折了,丈夫也去世了……在短短十來年間面對這種劇痛的姥姥一個人帶著大舅、四舅和母親,艱難生活。
後來姥姥有次被安排去食堂幫工,見到別人吃剩下的湯水都捨不得倒掉,悄悄裝起來帶回家給孩子吃。
那個時候她根本不敢再提舅公的事,母親說她寧願別人忘記這個人,因為一旦有人記起,就會招來無休止的批鬥。
但是後來姥姥還是偷偷把舅公的事告訴給了幾個孩子,她怕萬一自己哪天也出了不測,家裡就沒人知道舅公這個人了。
母親說知道這事後她才恍然為什麼周圍小夥伴一直對她刻意保持著距離,也終於明白自己家為什麼「成分不好」,當時跟她有往來都是家裡有著類似經歷和感受的同齡人。
2013年,我曾經在微博上發過一篇文章《相約張美麗》,裡面講的就是類似的一段故事。
5
舅公的事甚至影響到了母親的婚戀。那時候結婚根本不能按照你的意願,母親有個青梅竹馬的對象,兩人互相喜歡,感情也好,但是兩家成分都不好,他們的婚事當地根本不批——沒錯,那時候結婚是需要批准的。
母親沒辦法,一直熬到快25歲,當時已經是「老姑娘」了才跟父親結婚——父親世代貧農,在那個年代根紅苗正,他的出現「拯救」了母親,卻也讓我從小目睹了一樁不般配的婚姻是如何彆扭難受的。
動盪結束後,姥姥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恢復了正常。1980年落實政策後,姥姥終於回到了失去多年的祖屋生活,但此刻已經物是人非。
大概也是從那時候起,姥姥便動了心思,想尋找舅公在臺灣的下落。
6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兩岸關係逐漸有瞭解凍的跡象,那時候姥姥想了很多辦法,但因為條件有限,並沒有得到舅公的下落。
我的同齡人大概聽說過當時的中央電視臺《九州方圓》欄目——這是當時第一個公開兩岸尋親的節目,儘管就是簡單的文字尋親,但依然讓很多人燃起了希望。
當時正在上小學的我,還曾經跟那個欄目寫過信,希望幫助姥姥尋找舅公。但還是始終沒有消息,後來看見報紙上說,尋親的人太多了,節目組每天收到的信都能按麻袋裝。
小學時有一段時間我在姥姥家過暑假,經常看見有個滿頭白髮、但收拾得很妥帖利落的奶奶坐在大舅開的茶葉店櫃臺前,也不買東西,就在那裡坐著,呆呆地看著門口。
我當時很奇怪,就問大舅,她是誰?大舅給她端了杯茶,回來輕聲叮囑我,那是方姥姥,你不要去打擾她。
後來我才知道,方姥姥跟舅公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兩人一直互相喜歡,舅公還說要娶她,當時兩人都年輕,覺得再過幾年就能結婚,誰想到會此生再不相見。
方姥姥一直等著舅公,終身未嫁。
7
我12歲那年,姥姥去世。她去世後又三年,方姥姥也謝世了。
她們終究都沒能等到舅公的消息。
臺灣歌手張宇的歌曲中,我最喜歡的是那首《蛋佬的棉襖》,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聽一下歌裡唱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2006年,我第一次去臺灣出差,工作之餘也曾試圖查找舅公下落,但是因為時間太久、信息太少最後只能遺憾而回。
離開臺灣前一天,在中正紀念堂前,碰上好幾位老兵,拉著我說東說西。紀念堂工作人員說,這些老兵最喜歡的就是來中證紀念堂跟大陸遊客說話,他們可能這輩子也回不去了,能夠聽聽鄉音也好。
她說這波老兵最開始有上百人,後來逐漸減少到幾十人,後來只有十幾人了。
十年後的2016年,我第三次去臺灣,再去臺北中正紀念堂時,那裡已經一位老兵都沒有了。
8
從1949到2019,時間已經過了整整70年,我們一直再沒得到舅公的消息。一家人做了很多嘗試,但他始終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這70年人海滄桑,風雲變幻,海峽兩岸同樣如此。
但讓我最沒想到的,是70年之後的今天,很多人因為身處安樂的時間太久,已經逐漸淡忘了在被時代和歷史裹挾時個人命運的不堪一擊,在開頭提到的那篇文章下的熱評第一條,居然說的是「父親是渣男」。
對不起,我只能說,如果你真的面臨那種境地,可能也會說謊,因為不說謊你根本就活不下去,畢竟那是個曾經被這邊俘虜過的「污點軍人」。
就連我們,為了生存下去,也做過很多身不由己的事。
所以,作為剛剛從歷史裹挾解脫不過40年的普通人,可以保留一點點對命運和時代的敬畏嗎?不要用那種輕飄飄的言語去解釋別人當年的不得已。
最後一句話,寫給已經分別70年的舅公——
他叫李國濤,1931年生人,原籍四川省瀘縣喻寺鎮,1949年隨軍隊去臺灣,如果健在,今年應該已經88歲了。
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