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和小暑相同,皆是反映了夏季炎熱狀況的節令。(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諸君好,今天是7月23日,小編特來介紹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了。之前,小編已稍微提及大暑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遭逢的雷陣雨最多的節氣了。
大暑這一天,乃是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大暑和小暑相同,皆是反映了夏季炎熱狀況的節令。不過,大暑既有「大」字,自是表示氣溫已是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載:「《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逸周書》則載:「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大暑之日,腐草為蠲,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腐草不為蠲,穀實鮮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因此,大暑三候為「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意思主要是說:「這世間的螢火蟲約莫達二千多種,有水生與陸生之分。陸生的螢火蟲會產卵在枯草上,大暑一到,就會孵化而出,故古人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所變;大暑時期的天氣將變得悶熱,土地則會變得潮濕;大暑時常出現大雷雨,雨水致使天氣逐漸向立秋過渡。」
根據《管子・度地》所載:「當夏三月,天地氣壯,大暑至,萬物榮華,利以疾薅,殺草蟉。」我們可知,大暑與農事關係甚密。因為大暑期間的氣溫深深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由於氣候溫度與農事關係如此緊密,民間自是衍生出不少與各個節氣相關的農諺。像當大暑來臨的前後是農作物在一年內生長最快速的關鍵時期,故農諺自然有所反映:「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大暑連陰,遍地黃金」。
小暑與大暑期間,天氣總是熱得讓人狂冒汗,燥熱得令人直呼吃不消,但幸好午後不時會出現能舒緩炎夏酷熱的雷陣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暑帶來的警訊
因為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炙熱,同時亦是形成雷陣雨最迅猛的時節,故大家不免關注大暑期間所出現的氣候變化。對眾人而言,出現的雷陣雨最多的大暑自是與眾不同的,同時也讓人更加審慎其帶來的警訊。
「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這一民諺,正謂在夏季午後,閃電若是出現在東方,雨水通常不會下到這裡來;若是西方出現了閃電,雨勢很快就到來,讓人想躲都避不及。台灣有一俗諺「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則是說明在大暑這一天若是天氣不熱,將代表日後的氣候不順,在這一年內必須特別注意是否會發生水災或是風災,農人得多加小心,免得波及農作物的收成。
提及農作物,大家得盡量在大暑期間多吃鳳梨呢。像民間就流傳「大暑吃鳳梨」一說,因為象徵好運旺旺來的鳳梨在大暑時節的味道最是甜美,故大家絕對不能錯過品嚐鳳梨鮮甜酸的大好時機喔。而「熱在大小暑,好有雷陣雨」這俗諺則意謂:小暑與大暑期間,天氣總是熱得讓人狂冒汗,燥熱得令人直呼吃不消,但幸好午後不時會出現能舒緩炎夏酷熱的雷陣雨。
只是,雖說小、大暑會出現能夠解暑的雷陣雨,但是總有人難忍酷熱而赤裸著上身。這就是為什麼民間會出現「小暑大暑無君子」這樣有趣的俗諺了。這話正是在說:很多人因為難忍小暑、大暑的炙熱溫度,再也顧不得面子而將上衣脫掉,雖然免除悶熱之苦,卻也失去了謙謙君子的良好禮數了。
不過,幸好我們一年之中當不了君子的時間不算長,因為當最熱的大小暑登場過後,就能迎來秋天第一個節氣--立秋了。所以,就請在炎夏苦苦煎熬著的諸君再多忍耐個幾日,靜待涼爽秋日的到來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