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女人是「禍水」?這兩位文人為西施發聲!(圖)

 2019-09-19 04: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女人是「禍水」?這兩位文人為西施發聲!
倘若是國王自己過度寵幸女色,那麼後續所導致的國家滅亡,又怎麼能夠怪罪到女子頭上呢!(繪圖:志清/看中國)

(唐)羅隱《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西施是春秋時代的越國人,家住浙江諸暨縣南的苧羅山。苧羅山下臨浣江,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後來,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戰敗後,困於會稽,派大夫文種,將寶器、美女(西施便是這批美女中的一位)賄通吳太宰伯嚭,准許越國求和。從此,越王勾踐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滅掉了吳國。

滅國非西施之罪

羅隱這首諷刺詩,以被人傳頌的曾使吳國遭受滅亡的美女西施為題,從另一角度抒發議論,指出國家滅亡的原因,不能全部歸罪於女人是「禍水」。並公開反對「女人禍水」這一觀點,為西施翻案。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詩一開頭,就旗幟鮮明地道出自已的觀點,為西施鳴不平。反對將吳國滅亡的責任,強加在一個弱女子西施身上。這裡的「自有時」三字,用得十分精當,它指的是促成國家興亡、戰敗的各種複雜的因素。而「自有時」,表明了吳國的滅亡,自有其深刻的複雜的原因(如統治階級的腐敗、內訌等),而不應歸咎於西施個人。這就有力地推翻了「女人禍水」論,把顛倒了的史實,再顛倒過來。佛家認為:任何人與事物,都有「生、成、住、壞、滅」的時限和過程。「自有時」三字,實在值得深思。「何苦」一語,在勸解的口吻中,又含有嘲諷的意味:你們自己誤了國家大事,卻想要歸罪於一個弱女子,這又是何苦呢!這裡,詩人挖苦諷刺的對像,並非是一般的「吳人」,而是吳國的統治階層。

以議論入詩,一般容易流於枯澀。而這首詩,卻把議論和抒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詩人在為西施辯誣之後,很自然地將筆鋒轉到推理上來:「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前句繼續為西施辯解,後句又以「越國亡來」作為論據,進而提出問題,表明詩人所要表達的情理:如果說,西施是顛覆吳國的罪魁禍首,那麼,越王並不寵幸女色,後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誰呢?這裡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問語氣,表達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於事實本身具有堅強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

晚唐詩人崔道融,也寫過類似的詩:「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比較起來,上述兩首詩的立意相似,而又各具特色。羅隱這首詩,議論充分,能聯繫時運,來分析國家的興亡,比崔道融的詩,似覺深入一層。而崔道融的詩,所發議論,不僅訴諸理智,而且訴諸感情,將理智和感情、議論和描寫,自然地揉合在一起,這較之羅隱的詩,又有高出一籌的地方。

因此,這兩首吟西施的詩作,都不失為上乘之作。故筆者將它們放在一起,併而述之。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