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唐)《秋詞二首・其一》
秋分時,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秋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天氣氣候
按黃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另外,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
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眾所周知,二十四個節氣,其中包括十二個月,每個節氣前後十五天。而又將「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將每個節氣的「三候」根據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有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明地表示當時的天氣等特點。
秋分三侯為: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指: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由於天氣乾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重要農事意義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
秋分棉花吐絮,菸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
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
「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餵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
責任編輯: 淡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