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金外逃趨勢已無法扭轉。(圖片來源:Panumas/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0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資金外逃趨勢已無法扭轉,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未列入官方記錄高達1312億美元的資金外逃,外匯佔款連續下降也是一個證據。對資本管制的情況下,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也是無法實現的。
從去年9月開始,中國央行用各種軟性手段、硬性規定阻止資金匯出境外的傳聞從未間斷。但是,隱形的資金外流依舊嚴重,這顯示中國民眾想把資金移至國外的強烈企圖,他們利用無交易記錄的方式,規避嚴格的資本管制。另外,近年來中國民眾在海外購置房地產或買入保險等也可看出,民眾正偷偷把資金搬到海外。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 Group)定義,測量資金外逃的間接手法,是計算有記錄的資本流入量跟官方記錄的外匯使用量兩者間的差距。常見的間接觀察指標,是一國的國際收支帳中「淨誤差與遺漏」項目。
這也是國際金融協會(IIF)所採用的方法,其統計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未列入官方記錄的「隱形資金」外流總額高達1312億美元,創同時期歷史新高。
IIF發現中國上一次隱形資金外流高點是在2015年~2016年,兩個年度的上半年外流金額平均差額在800億美元,2019年同期數字是當時的1.6倍,刷新記錄。IIF中國研究所所長馬青表示,同期官方有記錄的資金流出為740億美元,竟創下10年最低,中國民眾的資金,持續透過無交易記錄方式流出中國。如果只看官方數字,資金外流的真正規模顯然被低估。
例如,香港鼎盛時期曾有近兩千家持牌換匯公司(貨幣兌換機構)。所以,中國民眾和私營企業的資金外逃,很大部分都是通過香港換匯公司的渠道流出。
《彭博》的一份評估報告認為,今年前7個月,中國的資金外流總額約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19%。資金外流總額約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19%。中國持續藉由讓人民幣貶值,來抵消貿易戰中被加上的出口產品關稅,但這也讓中國企業與富豪擔心,人民幣續貶將造成獲利與財富縮水,於是想方設法乾坤大挪移,將資金搬出中國。
在大規模資本外流的風險下,預計中國央行執行更嚴格的資本管制措施。這包括加大對跨境收購交易的審核和國內信用卡海外支出的監控,並增加企業和個人將資金轉移至海外的難度。
中國央行公布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金融數據顯示,9月末中央銀行口徑外匯佔款餘額為212,353.95億元人民幣。據此計算,當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減少10.45億元,為連續第14個月下降,上月為減少83.72億元。
中國9月末外匯儲備為3.0924萬億美元,較8月末環比減少147億美元,降至七個月最低水準,且為五個月來首次跌至3.1萬億美元下方。
在中國現行的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通過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外匯儲備,因收購外匯而導致的人民幣投放,即反映為「央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外匯佔款。其中,央行和商業銀行通過銀行間市場進行外匯交易,是將三者聯繫在一起的重要線索。
回顧2015年和2016年,外匯佔款與外匯儲備同時大幅下降,一方面,這是在人民幣持續單邊貶值情況下,央行拋售外匯維穩匯率的結果;另一方面,銀行結售匯長期逆差也體現了資本外流的壓力。三項數據之間往往可以相互印證。
從外匯佔款的形成來看,其增減須央行通過外匯交易才能實現,外匯佔款減少必定與央行賣出外匯、買進人民幣的操作有關。
中國長期的資本管制措施飽受詬病。2017年7月,在中國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討會上,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說,「長時間和大規模管制無法有效應對資本流出」。7月24日晚間,中國內地各大媒體以陳雨露這句話為標題做了報導,但沒過多久,文章就被刪除了。
當時《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認為,中國央行不可能在資本管制的情況下,使人民幣走上國際化的道路。而且,資本管制對中國經濟產生了直接的負面影響,令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可是中共權貴們在使用外匯配額方面更有優勢,同時也無所顧忌的不斷將資產轉移到海外,資本管制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影響。所以,陳雨露說了實話。
英國《金融時報》曾分析認為,中國的資本管控措施並沒有觸及經濟不穩定、債務高企等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只能治標不治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