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風悠悠 正派人要堅信自己 勿投他人所好 (數文)

 2019-11-08 05: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正派人要堅信自己,勿投他人所好 

吳興地區的和尚,名叫晝一,字皎然。擅長律詩。曾拜謁韋應物,恐詩體不合韋應物的口味,就在舟中構思,摩仿韋應物的古詩格調,作古體詩十多篇,獻上。

這些詩,韋應物看了,都不讚賞。和尚晝一,極為失望。第二天,他抄錄了自己舊作數十首,獻上。書應物讀了,大加嘆賞,並告訴晝一說:「您幾乎失了聲名,為什麼不逕直拿出您的擅長之,作來投贈;而要投老夫之所好呢?正派人要堅信自己,勿投他人所好!」

晝一和尚,佩服他的正直和鑑賞能力。

(據宋代王讜《唐語林》)

二、司馬光退完酒,才心安理得

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司馬光常來往於陝、洛之間。隨從只有兩三人,他自己騎一驢,在路上行走,人們想不到這就是司馬光,州縣的官吏,也不知道。陝州官員劉仲通,發現他來了,就派人去迎接他,送他四壺酒,司馬光不受。派來的人說,如果不受,我回去要受主人責罰。那人回去交差完事。

司馬光收下來兩壺酒。走了三十里,心中一直不安。到達張店鎮後,司馬光另外找人,又把這兩壺酒,退還了回去。

然後,他才心安理得。

(據宋代馬永卿著《嫩真子》卷二)

三、慈善怕殺雞,逃跑出奇蹟

楊正見是眉州通義縣楊寵的女兒(下文簡稱楊女),幼年時便聰明穎悟,仁愛慈善。到了成年,父母把她許配給同郡的王某。王家也是大富豪,喜好結交朋友。一天,公婆約請親朋故友,買來魚,讓女兒楊正見,切細烹調。因楊女憐惜魚,不忍殺。太陽偏西了,而飯菜還沒準備好,公婆責備飯太遲了,楊女恐懼,逃往城外,一直在山野小路上行走,已有幾十里,不覺疲勞。只見路旁,花草樹木,與人世間不大一樣。到一山舍,裡邊有個女道士。她將全部情由,告訴了女道士。女道士說:「你仁愛慈善,有憐憫心,讓生命存活下來的善良之心,可以教化培養。」於是,就收留了她。山舍在蒲江縣的「主簿仙化」之所,旁邊附近無水,常派楊女汲取山澗的泉水。女道士一向不吃東西,為了楊女,常出外求糧,贍養她。過了幾年,楊女謹慎勤勞,而且很有禮貌,堅守做徒弟的禮節,從沒有馬虎怠慢過。

她在汲水的山澗,忽然發現有個小孩,潔白可愛,才有一歲多,看見人就笑嘻嘻的,楊女抱著親了親,逗著玩,因此汲水一再晚回來。女道士過來找她,叫她把小孩抱回來,於是,楊女就把他抱回。可是快到家的時候,小兒已經死了。看上去,像草木根,有幾斤重。女道士認識它,是茯苓。女道士叫楊女將甑刷乾淨,來蒸茯苓。正巧山中糧盡,女道士出山求糧,給楊女留一天飯,三小捆柴,叮嚀說:「甑中的茯苓,只要燒盡三小捆柴,就可以熄火了。不要妄自去看它。」

女道士離山,約定在外一天,就回來。可是,當天晚上,有大風雨,山水大漲,道路不通,十天還沒回家。楊女食盡,非常飢餓,聞甑中物香,因而偷著吃,幾天把茯苓吃完了。女道士回來後,嘆息說:「成仙本來有既定的緣分。假若不遇雨水沖壞道路,你豈能盡吃靈藥?我的師父常說:『這個山裡,有長得像人的形狀的茯苓,能夠吃到它,可以白日升天。』我等候二十年了,你今遇到它,而且吃了,是真正得升仙道的人啊。」從此以後,楊女容貌光彩照人,常有眾仙到她的房間,和她談論仙界裡的事情。過了一年多,即開元二十年壬申十一月三日那天,她在白日升天之前,對女道士說:「我吃了靈藥,當天就應該升仙。其所以遲緩,是因為幼年時,見父母清點納稅的錢,應交送給官府。其中有光亮、潔淨、圓而好看的,我偷偷地藏下一枚錢玩耍。因為有隱藏官錢的過錯,罰居人間過了一年。我非常感謝您,您將來也會好!我先走一步。」

其升天處,即今邛州蒲江縣「主簿化仙」的地方。當地的百姓,感嘆說:「人應該像楊女那樣,仁愛慈善,不濫殺生,為好。」另有一位做母親的說:「公家的錢,一文錢也拿不得!」

(據宋代曾造《集仙錄》)

来源:看中國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