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加州大火的罪魁 光屁股的激進派?(圖)

 2020-08-26 07: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加州大火的罪魁光屁股的激進派?
加州野火年復一年的燒,為什麼?(圖片來源:JOSH EDELS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8月26日訊】(編註:本文摘自作者寫於2003年的《光著屁股反對資本主義》一文,至今仍具現實意義)美國每年都發生森林大火,尤其是加州。原因之一是,環保組織以「保護大自然」為由,根本不讓伐樹。由於森林密度太高,導致每年都起火,大量林區被毀。據《華爾街日報》社論「火中的政治」,僅2002年俄勒岡州的一場山火,就燒燬了49萬英畝,相當於2/3的羅德島被毀。而在2001年頭七個月,整個美國就有600萬英畝的森林被山火燒掉,2000房屋被毀,20名救火人員喪生,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美元。《華爾街日報》的社論感嘆地說,這些大火,再次照出了「綠色組織」的極端性,「這些綠色激進者們(green radicals)把自然的原始風景看得高於人的生命和常識(common sense)」。

環保組織不讓開採森林,不讓使用木材,要求必須使用回收的紙張。但據專家的研究,那些用回收的廢紙再造的超級商場用的紙袋等,由於要用大量化學物質來滅菌,含毒量遠大於用新鮮原始木材製造的紙張。而且用回收舊紙、經過化學處理再製作的產品,比用原始木材製造的成本高很多。但環保主義者既不管今天人們的健康,更從來不算經濟賬。那些反市場者根本就不想瞭解經濟。

曾以《多疑的環保者》專著批評「環保者」誇大了環境危機的丹麥學者比尤恩.隆伯格(Bjorn Lomborg)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環保者錯了」一文指出,「綠色組織」對環境污染總是誇大其詞,例如說鳥類和動物等將有20-50%絕種,就是危言聳聽,因為事實上,在未來50年中只會有0.7%絕種。隆伯格說,如果歐洲國家按《京都協議書》標準做的話,每年將花銷1500到3500億美元(而全球對第三世界的援助才500億美元),而用一年環保的錢就可以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所有窮人獲得清潔飲水,每年可挽救200萬條生命,幫助5億人避免傳染嚴重的疾病。

但「環保組織」以佔據道德高地自居,似乎誰也批評不得。隆伯格的書一出版,立即受到歐美左派們的圍剿批判。而荷蘭54歲的政治新星富圖恩教授只是因為在競選中表示,如果他當選,將解除禁止動物皮毛工廠的規定,結果去年就被一個「環保份子」在停車場槍殺了。那個開槍的人,說他非常愛動物,連螞蟻都要保護,不能踩死;可他卻開槍殺死大活人。

還有些不動槍的女性環保者,乾脆動用自己的肉體,脫得個精光,表示她們寧可赤身裸體,也不穿用動物皮毛做的大衣。她們在美國脫,在歐洲脫,最近更脫到了亞洲。而那些把頭髮染得五顏六色、用裸體擺出抗議全球化標語的左瘋們,則以保護環境為由,反對工業國家到第三世界貧國投資開工廠,理由之一是破壞那些地方的自然風光。而那些窮國的人們有的一天收入不足一美元,連飯都要吃不上,他們就根本不管了。

這些環保者,什麼動物都「保」,就是不「保」人;但卻宣稱他們最有「善心」,連看到一個老鼠死了,都要痛苦地暈過去。他們在西方的富足生活中(很多是領取政府福利的)自己光著屁股反對資本主義,還不讓第三世界的窮人穿上褲子。

沒有人不要未來,也沒有人宣稱要無視環境;但歷史早已證明,人類有能力適應不斷變換的自然環境;而只有發展經濟,增加財富,才更有能力保護環境。今天在被環保者指責、痛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恰恰人們的生存環境,遠比那些第三世界國家要好。

而那些走火入魔的環保者們覺得自己可以扮演上帝,預測未來,在讓人們「為了未來而犧牲現在」的同時,蔑視未來人類掌握自己命運的智慧。他們推崇的是計畫經濟、集體主義;反對物質生活,反對消費和享受,反對自由市場,反對資本主義,最根本點是反對人們擁有的個人自由。

今天人們慶幸的是,那些極端者們沒有獲得政治權力,否則人們得一起裸體,退回到原始社會,點蠟燭,打算盤,趕牛車,用馬拉松傳遞信息,每一天都是紐約式的大停電,活在黑暗之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