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語法很少,隨意而用,所以承載的內涵大。(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七、古文與今文
先說一下現代白話文與古文的根本區別,現代文與古文有兩大區別:
一、現代文語法多,死板,像籠子一樣,將現代文固定死了,所以能承載的內涵變小了。古文語法很少,非常自由,隨意而用,所以承載的內涵大。
語法就是語言的法律、法則,是限制語言的,將語言秩序化的。沒有語法不行,沒有語法那就形不成詞,組不成句,更成不了文章。沒有語法,無法表達,所以必須有語法。
那古文與今文的語法差異在哪呢?
打個比方:法律是限制人的言行的。唯有在人心生惡,要做壞事的時候,才需要法律。
在古時候,人心很淳樸、善良,社會道德很高的時候,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那個時候幾乎是沒有什麼法律的,非常少,只有非常簡單的幾條王法。
而現在,人心不古,人心變得非常複雜,崇尚暴力,爾虞我詐,社會道德非常低,所以就必須制定許多的法律來全方位約束人,將人關進籠子裡,把人從表面上看死。即使是這樣,還是不斷有人在鑽法律的漏洞,或在法律看不見的地方做壞事,所以法律還在不斷地增多,不斷補充,最後將有一天,法律會形成一張天羅地網,將人類死死封住,人類將沒有喘息的機會,自己把自己當作野獸關死在籠子中。具體請參閱《治國大道》系列。
這個原理可稱為溢出法則。
就像法律,它其實是建立在人類道德法則之外的外層法則。人類自身的道德是內層法則,是根本。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受人心道德所約束的,在任何法律看不見的地方都是如此,只有當人心道德不行了,不能約束人的言行時,才需要外層法則來約束溢出的部分,就產生了法律。
這溢出的部分,如果沒有法則來約束,就會胡來,失去秩序。那麼就需要建立外層法則來約束這溢出的部分。
所以內層法則強大時,外層法則就弱小,內層弱小時,外層就相應強大,它們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若內層法則足夠強大,足以約束一切時,就不需要外層法則。所以人心道德高尚時,法律就少而弱、甚至沒有法律;道德不行時,法律就多而強。
古文和現代文的語法就是如此。語法相當於文章的外層法則,制約於文章內層法則的溢出部分。那內層法則是什麼?內層法則就是文章的基本構成元素其本身的道。
那古文和現代文的基本構成元素是什麼?這就引出了古文與現代文的第二個根本區別:
二、古文的基本構成元素是字,現代文的基本構成元素是詞。
將古文拆開,是一個一個的字(除典故、成語等專用詞外),解讀古文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去讀。而今文拆開,只能拆成一個一個的詞,再拆文章就解體了,沒有任何意義了。
詞雖然是由字構成的,但字和詞的區別太大了。打個比方:就像原子和分子。分子雖然是由原子構成的,但是它們的能量相差太大了。一顆原子彈可以摧毀一座城市,而同樣份量的炸彈,只能炸很小的一塊地方。
古文的字和今文的詞,其能量、內涵的懸殊就有這麼大,下一章的說詞系列就是將詞解構為字,再重組為詞,將能量釋放出來。
中華文化源自於神傳,中華文字亦是如此,它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對應到很高維度中的文字,玄奧莫測,不是凡人所能理解的。
要瞭解古文的字本身所隱含的道,要解開這個字,得從這個字的源頭開始,這個字是怎麼造出來的,查查它的字源,查甲骨文、金文、篆體等,看它的起源和發展演變過程,瞭解字的本義。
知道了本義是第一步,這是解開了這個字的道源,還要結合這個字的發展演化過程去解讀它後天的內涵和變化義。
首先根據這個字的本義,根據它的道源,去無限拓展和引申,這就是這個字的先天內涵,是它本義所涵蓋的範圍,是它的能量場。就像一塊磁鐵一樣,這塊磁鐵就是這個字本身、本義。而它所引申、拓展了來的意義,就是這塊磁鐵周圍的磁場,可延伸至無限遠。越近磁力越強,越遠磁力越弱,直至淡化消失。凡進入其場範圍內的,都受其磁力作用,都屬這文字的內涵所涵蓋的範圍,也就是這個字的字像。
然後還要結合這個字的發展演化,瞭解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變化,生成的一字多義、變化義等去解讀。這是後天附加內涵。
古文中的每個字它所拓展、引申、變化等方式所隱含的全部內涵,就是這個字的像,相當於一個世界,裡麵包羅萬物。這個字相當於是這個世界的王和主宰。用了這個字,就牽動了這個世界,等於把這個世界引用了。
而現代文的基本單位是詞,它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是死的,這在前章中已論述。也就是說,現代文的詞方向是固定下來的,只有單一的指向。而古文的字,則沒有固定的指向,其方向是無限擴展而變化的。詞是由字構成的,雖然字的內涵非常大,是一個世界,但是字一旦構成了現代的詞後,就將意義和方向固定下來了,單一化了,內涵被封住了,封在了內層。
打個比方:古文的字是天上的飛鳥,大海的游魚,是活的。而現代文的詞,是鳥籠和魚缸,是固定死的。古文的字可在它的能力和內涵範圍之內,無所不在,任意翱遊,從心所欲。而現代文的詞只有一個固定的狹小空間。
所以古文的字,它本身就包納著巨大無邊的內涵和道,也就是說它的內層法則非常強大,所以它的外層法則就相對很弱小,因此古文的語法非常簡單、自由,隨意而用。
而現代文的詞,它的內涵被封住,意義固定死了,方向單一,內層法則太弱小,所以外層法則就相應強大,因此現代文的語法龐雜而死板。
現代人讀古文,基本上是把古文翻譯成白話文來讀。這種方式對嗎?肯定不對。
打個比方:古文就像是一條河流裡的游魚,將它翻譯成現代文以後,相當於將這條魚抓起來,裝進魚缸中,從而丟失了整條河流。
我們從史料中可知道,古人讀書的時候,搖頭晃腦,抑揚頓挫,情不自禁,現代人不理解這些。現代人讀書不會這樣,因為現代人根本無法體會古文的精微與玄妙。等哪一天,能夠真正感應到古文的內涵和玄妙、能與古文相通時,你也會讀得情不自禁的搖頭晃腦,心中生出莫名的喜悅。
古代儒生學習古文,那是經過多年痛苦的積累和孕育,才能達到內像與外像相通而豁然開朗。現代人根本沒有這個時間去從頭積累、孕育,對古文又理解不了,而翻成白話,內涵又都丟失了,變得枯而無味。那有沒有比較取中一點的讀古文方法?
讀古文首先必須明白「兩境」。
何謂兩境?其一曰語境,其二曰意境。
語境就是古文通篇文字所表達的整體意思範圍,以及作者寫文章時所處的環境與針對的對象。意境就是古文背後所表達引申出的內涵。
打個比方:古文是河中游魚,那語境就是河流,游魚雖然是活的,但無論怎麼游,都不可能游出河去,河是它的範圍。所以古文文字所表達的內涵雖然無限寬廣,無數方向,但不可能超出語境,在語境範圍內的內涵都可保留,超出語境的內涵都可舍去。
如果順著這條河流一直追尋下去,可能會發現世外桃源,河流流入桃源中消失。或者追尋下去,會發現河流最終流向了大海。這個桃源和大海就是古文的意境,是背後引申出的內涵。
古文的表達和內涵,雖然是無邊無際的,但並不是每篇古文都有意境,也並不是每篇古文的意境都像大海一樣深遠廣大。這取決於寫文章的人的層次和境界,取決於他的智慧和內涵。如果作者的智慧和內涵像大海一樣廣袤無邊,那麼他寫的文章意境就可能是無邊的大海。如果作者的內涵和智慧,只有魚塘那麼大,那麼他寫出的文章內涵最大也只能是魚塘,這隻與作者的修為境界有關,與古文無關。
也並不是內涵如大海的文章,人人都能讀出整個大海來。這取決於讀者的智慧、容量和悟性,與讀者自身有關。如果讀者的智慧、容量只有魚缸大小,那麼意境如大海的文章,他只能讀出魚缸來。因為他只有這容量,內涵再大,他頂多也只能舀出一魚缸的水。
所以古文的解讀非常重要,現代人解讀古文尤其是聖人的經典,往往是把大海裝進了魚缸裡,而且將這當作了全部大海。這還算好的,最可怕的是曲解和誤讀。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