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終心力交瘁,累死於五丈原。(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編者按:《看中國榮譽會員專刊》每年出版24期,彙集了看中國專欄作家的大約192篇精品文章。為了讓尚未加入看中國榮譽會員的各位讀者也能有機會領略看中國專欄作家的神妙文采,本網站自本月起,每月全文發表1—3篇一年前在榮譽會員專刊上發表過的文章。希望各位讀者在留言區寫出閱讀後的反饋,也誠心希望您加入看中國榮譽會員,以實際行動支持良心媒體。
《三國演義》中講述了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三國志》中也記載諸葛亮在他生命的最後7年中,5次北伐、6次出征曹魏的史實。在最後一次北伐時,諸葛亮生命耗盡,心力交瘁,累死於五丈原。
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於隆中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並為劉備制定了一套一統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方案:先拿下荊州,再拿下益州(主要為蜀地),與孫權、曹操三分天下。然後與東吳交好,北伐中原。
東吳占據了江南之地,歷史上江南政權都以長江為主要防線,淮河為輔。一旦長江防線被攻破,東吳政權就會滅亡。益州地處長江上游,長江從蜀地流出,經地勢險要的三峽後,到達荊州。劉備按照諸葛亮的策略,拿下了荊州與益州後,實力達到巔峰,等於占據了長江中上游最險要的位置,可以說是扼住了東吳的咽喉。後來司馬炎滅東吳時,就是在益州造戰船、訓練水軍,然後拿下長江中上游位置,順流而下,水陸並進,直取南京而滅掉東吳的。
近兩千年後,我們回望歷史,不得不佩服諸葛亮超凡的智慧和雄才大略,在當時的形勢之下,他為劉備制定的計畫令人驚歎:拿下荊州和益州後,直接占據長江中上游最險要的位置,一上來就扼住了東吳的咽喉,而三分天下。這樣蜀漢對東吳來說,可以說是占盡地利,使東吳幾乎成為甕中之鱉,處於被動的位置,完全不構成威脅。接著就是聯合東吳,一起對付勢力最強大的曹魏,以防腹背受敵。分別以荊州和益州為根據地,發展力量,然後向中原和關中出兵,北伐曹魏,將勢力範圍逐漸推向關中和中原地帶。
但是關鍵時刻,關羽大意失掉了荊州這塊最重要的地盤,劉備其後意氣用事,為關羽復仇而向東吳發重兵,又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大敗,火燒連營,主力盡失。這一連串的挫敗使得蜀漢元氣大傷,損失慘重,只能退守蜀地,留下一盤殘局,諸葛亮的戰略方案全被破壞了。諸葛亮不得不在此殘局的基礎上,重新部署,為蜀漢延續氣數。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經過5年短暫的休養生息,便又開始了5次北伐。為什麼在這一盤殘局的情況下,諸葛亮不依仗蜀地天險,斷絕蜀道,偏安於蜀地,而是耗盡生命力5次出征強大的曹魏?
這得先看看蜀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李白曾嘆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地四面都被險峻的高山所包圍,出入的通道只有那麼幾條,而且都非常艱險,易守難攻。
蜀地的東部通道是長江,可與江南地區相通。長江流出蜀地後,便經過地勢極其險要的三峽,兩旁峭壁穿雲,水流湍急,流經兩百公里後,直至宜昌。從蜀地可以順流而下直達江南,但江南勢力無法逆流通過三峽而攻入蜀地。所以蜀地對江南地區來說,占有絕對的地利優勢,歷史上攻打江南政權時,都是以先拿下蜀地,奪取長江中上游控制權為首選。
蜀地北部通往外界的通道就是穿越秦嶺、大巴山的蜀道。蜀地的漢中地區與北方的關中地區被秦嶺隔斷,若從關中過秦嶺到達漢中,自古有4條道路可以通行,異常艱險。而且即使翻越秦嶺到達了漢中,還得再翻越同樣艱險的大巴山才能到達成都平原。這些北部的通道就是李白所說的「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若在這蜀道必經之地的險要之處,設置關卡,那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比如司馬昭滅蜀之戰中,姜維僅憑一座劍門關便擋住了鍾會的15萬主力大軍,使其無法進入成都平原。
另外成都平原是蜀地的大糧倉,被稱為天府之國,使蜀地即使斷絕與外界的聯繫後,仍然能自給自足、物資豐富。所以蜀地很容易形成獨立的小王國,易守難攻,只要守住那幾條主要的通道,外界很難進得來。這種特殊的地形和位置使得蜀地自古以來,非常容易形成割據勢力。所以古時候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
但是反過來看,外界力量很難攻進蜀地,但蜀地的力量也同樣很難出得去。它那特殊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一方面成為它牢固的防線,另一方面也同樣困住了它,使力量被困在這小區域中無法發展壯大,難以走出去。若是碰到天下大亂,各政權割據相互紛爭的時候,蜀地很容易形成偏安一方的小王國,是一個與外界隔離的安樂窩。但是等到天下政權安定或趨於統一的時候,蜀地就成了一個牢籠,它所處的位置,使它很容易被外部政權甕中捉鱉,迅速滅亡。
另外與蜀地隔著秦嶺的關中地區,是直接攻取蜀地的咽喉之地,而關中已被北方的曹魏政權所把控。三國中,曹魏勢力最為強大,一直準備一統天下。而曹魏統一天下時,必先滅蜀漢,再以蜀地為跳板,訓練水軍,水陸並進,滅東吳。如果斷絕蜀道,偏安一方,則蜀漢政權不會長久,很快會被曹魏吞併。
所以在丟掉了荊州之後,蜀漢政權必須盡快走出蜀地,走出這個牢籠,向外擴張,以攻為守,不然就是等死。因此諸葛亮收拾殘局,短暫的休養生息後,便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直到累死征途。
我們再看看關中地區。關中地區的位置極其重要,向東過潼關(函谷關),可以直取中原;南下過秦嶺可以取蜀地;東南方過武關,可以到達南陽盆地,若攻取了南陽、荊襄之地,便突破了長江、淮河防線。並且關中地勢險要,被四關阻塞交通,進可攻,退可守,同樣易守難攻。只要守住武關和潼關,就能把中原力量擋在關外。當年秦國就是坐擁關中之地而統一了天下。另外楚漢之爭時,劉邦被項羽封在蜀地,同時分封三秦鎮守關中,就是想把劉邦勢力封死在蜀地。但幾個月後,劉邦便趁著天下大亂,在韓信的謀劃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悄悄從陳倉道過秦嶺進入關中,還定三秦,迅速取得了關中之地,然後以關中為基點,與項羽爭霸,統一了天下。
自古關中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攻取中原和蜀地的咽喉所在,也可以說,得關中者可得天下。但是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卻不是直接奪取關中,而是首選出祁山奪取隴右。這是為何?
從漢中過秦嶺直接到達關中,有4條道路,由東往西分別為: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都艱險難行。另外還有一條祁山道,這條道相對平坦易走,但路途更遙遠,而且這條道只能到達隴右地區,無法直接抵達關中。
在諸葛亮北伐之時,魏延多次提出他的計謀,史稱「子午谷奇謀」,就是由他帶領五千精兵走子午道出奇兵突襲長安,如果攻城不利,則揮軍搶占潼關和武關,將曹魏援軍擋在關外無法進入。與此同時,諸葛亮則率領主力沿路況相對較好的褒斜道進軍關中,與魏延會師,以拿下關中。
但是諸葛亮沒有採納魏延的計謀,因為這套方案實在太冒險,成功率極低,弄不好就損失慘重、功虧一簣。關中作為曹魏奪取天下的軍事重地,他不可能不重兵把守、層層布防,而且關中離曹魏都城洛陽很近,一有變動,主力援軍馬上趕到,進行內外夾擊,這絕不是幾千奇兵能夠抵擋住的。另外,蜀道艱難,糧草輜重的運送極其困難,使得蜀漢兵力沒有辦法持久作戰,同時諸葛亮的主力有可能被擋在蜀道,無法按時與魏延會師,那時魏延孤軍深入,被斷了後路,內外夾擊就可能全軍覆沒。
自關羽失荊州和劉備夷陵之戰後,蜀漢一片殘局,已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和冒險,必須穩打穩扎,步步為營。所以諸葛亮選擇走祁山道,祁山道直達隴山山脈之西的隴右地區,與關中隔著隴山,藉助隴山天險而利於防守,同時翻越隴山沿著千河河谷又可直搗關中。並且祁山道相對平坦,易於行軍,實在出師不利還可全身而退,退回漢中。
隴右之地,地勢平坦肥沃,牧草豐茂,出產良馬、適合放牧,可以發展壯大騎兵。同時那裡可以大面積屯田,這樣就解決了糧草運送困難的問題,不需要再從蜀地運送糧食,非常適合長期屯兵和發展,可以說是蜀漢勢力走出蜀地的最佳跳板。當初秦人的祖先就是在隴右為周天子養馬放牧而發展壯大起來的,最後坐擁了關中之地,得到了天下。
諸葛亮選擇先奪取隴右之地,然後將隴右之地作為向外擴張和發展的據點和跳板,先在隴右穩固勢力後,再進一步奪取關中,然後謀取天下。諸葛亮的策略,在當時天下形勢而言,可以說每一步都非常的完美、穩扎,但是奈何天意不在蜀漢。
第一次北伐出祁山,蜀漢大軍勢不可擋,一舉拿下隴右三郡,已勝利在望,但就在這關鍵時刻,馬謖剛愎自用,不聽諸葛亮的部署而丟掉了街亭這咽喉之地,使得第一次北伐失敗,只得退兵。第四次北伐出祁山,諸葛亮以木牛運糧草,也是節節得勝,一直處於有利戰勢,但同樣在關鍵時刻後方被奸人所亂,糧草監運不力,劉禪又聽信讒言,令諸葛亮退兵,使第四次北伐也功虧一簣。
最後一次北伐,諸葛已自知時日無多,這次他沒有走祁山道,而是選擇了走褒斜道出斜谷口入關中,駐兵五丈原。但是司馬懿堅持死守,拒不迎戰,直到最後諸葛亮耗盡生命力、心力交瘁,安排好後事後,病死於五丈原,使蜀漢的北伐劃上了句號。
三國演繹了一個「義」字,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義薄雲天。但竊以為,最大的義在諸葛亮。他知道天意不可違,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明明洞察天意,卻寧願逆天而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在生命力耗盡之時,仍不忘劉備復興漢室的遺願,乞願向天借壽以完成遺願,回報劉備三顧茅廬和白帝城託孤之義。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每當吟到這句詩,總有一股莫名的悲傷。
諸葛亮協助劉備以單薄的勢力三分天下,其後又支撐起蜀漢的一盤殘局,5次出征強大的曹魏,進出自由,打得曹魏疲於應付,頻頻敗退。如果不是天意要亡蜀漢,以諸葛亮的大智慧平定天下,不過是談笑之間。如今回望歷史,空餘一聲嗟嘆。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