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藝術中,鼓佔有重要地位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鼓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也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藝術形式,文化內蘊極其深厚。鼓具有祭祀、敬神、驅邪、樂舞、警示、戰爭等諸多作用,滲透入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影響廣泛而深遠。
鼓的歷史
鼓,是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可以用手或鼓錘敲擊使之振動而發聲。
在古代,鼓一直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作為祭祀的器具,作為人與神溝通之媒介,也是人與自然間交流之象徵物,被廣泛應用於詩、樂、舞以及各種儀典中,受到歷代的重視。幾乎每一朝代均有專職之司鼓人員,如周代有「鼓人」掌管鼓類,漢代有鼓吏,漢唐有鼓吹署,宋設有鼓院、鼓司,明清則設有鐘鼓司等等。
鼓的種類
鼓的種類很多,有陶鼓、土鼓、皮鼓、銅鼓、腰鼓、羯鼓、連鼓等幾十種。
腰鼓在唐代以後廣為盛行,其鼓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粗,兩端蒙皮,鼓身有兩支環,用帶子懸掛在腰間,兩手各執一木槌敲打。腰鼓無固定音高,音響清亮,表現各種歡快的情景,是腰鼓隊的主要樂器。各種民族使用不同形式的鼓,演奏技法也是千姿百態。
鼓的功能
古代的禮和樂都離不開鼓。周代時,制定了一套鼓樂的制度,鼓為八音之首,在音樂演奏中居於指揮地位。
鼓與舞關係密切,語言學把舞蹈解釋為:「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舞蹈之美首先在於人體動作的節奏運動,而鼓,也正是以節奏表現為主要。這一共性,恰是鼓與舞結下不解之緣的根本原因,以至人們總是將鼓與舞結合起來審視,以鼓來命舞之名,並由此創造出諸多常用語彙如:「鼓舞」、「鼓之舞之」、「鼓舞士氣」、「歡欣鼓舞」等。
鼓有報時、報警的作用。作為報時的大鼓又稱「戒晨鼓」,常放置在城池的鼓樓之上。如北京鼓樓上的大鼓與鐘樓一起,成為元、明、清時北京全城報時中心,「暮鼓晨鐘」使全城有序可循。鼓樓二層上置鼓二十五面,其中,大鼓一面、小鼓二十四面(以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七時「定更」,擊鼓兩通,共一百零八聲,以後,每個更次都擊鼓兩通一百零八聲,直至五更(晨五時)擊最後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民間仍流傳著「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
鼓在佛教寺院、道教宮觀裏,是最具標誌性的禮拜法器,有著報時、集眾、慶典和讚誦等等的作用。鼓樓的建造是有規範的,在殿前建造鐘、鼓二樓,位於東面的是鐘樓,位於西面的是鼓樓,這就是「東鐘西鼓」或「左鐘右鼓」,大鼓就懸掛於鼓樓之中,配合著鐘樓的鐘聲,依律敲擊。鐘鼓因為中空而每每擊打之,總會發出洪厚響亮的聲音,飄揚不已,從而不斷地撼動人心和喚起民眾的虔誠,回歸天理和正道,放下名利,慈悲心懷,才能包容和顯現一切萬有!
鼓的藝術特色
中國鼓的藝術表現力是由節奏、音色、力度及速度等要素的綜合作用所構成,乃產生了高深的藝術特色。
以音色來說,由於鼓的形制構造不同,以及演奏技巧的不同,如擊鼓的部位或不同的奏法等等,都可產生相當豐富的音色變化。如《詩經》、《史記》等史籍就舉出了鼉鼓逢逢、鞉鼓淵淵、法鼓咚咚、夔鼓鏜鏜,以及坎、鼚、鼛等十數種鼓聲的像聲詞。而以不同的力度使用在相同的節奏及音色的鼓點上,也可產生很多的變化,加上速度的掌控,可表達出更豐富多彩的音響藝術。
大鼓由兩根較粗的木棰敲擊發音,鼓的中心發音較低而深厚,越向邊緣聲音則越高而堅實。由於從中心到邊緣各圈的音色不同,演奏時可利用這些變化來豐富它的表現力。演奏方法有單擊、雙擊、頓擊、搖擊等,力度變化很大,對氣氛的渲染能起很大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鼓佔有重要地位,歌舞器樂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其隆隆之聲同於天上之雷電轟鳴,氣勢磅礡,威風凜凜,其聲音和威力無可比擬。強奏時,鼓聲震天,鈸光閃爍;輕奏時,又如春雨滋潤禾苗,給人們帶來愉悅與歡欣。因此人們把天上雷霆的轟鳴、春天氣候的溫馨、萬物生長的動態、音聲等,都融會於「鼓」這一實物與概念之中,認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聲像雷聲一樣可以引來雨水,滋潤萬物。
《說文解字》中也說:「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古文中,「郭」同「廓」,有擴張、延伸與成長等意,因此,擊鼓也成為鼓舞人們的精神力量,使人在獲得美感的同時,得到警醒與啟迪,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責任編輯: 靜妍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