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01】多說話
多說話,顯示出人的不成熟。
多說話的人,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別人,而自己渾然不知。還總為自己的夸夸其談感覺良好。
墨子的弟子問墨子,老師,多說話好嗎?
墨子告訴徒弟,你看那蛤蟆,整天呱呱亂叫,不僅沒什麼用,反而還惹人厭煩。而雄雞,只在破曉時刻準時啼叫,讓所有生物知道天亮了。
可見,說話要講究時機和分寸。有些話,只能在合適的場合說,否則就會得罪人。
古人把說出的話比作射出去的箭。說出去的話,就像箭射出去一樣,是無法收回的。而那些不合適的話,惡毒的話,甚至比毒箭更能傷害人。
最可惜的是,有時候很多人並不是存心要傷害別人,只是不注意,話說個不停,總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人。所以,多說話,百害而無一利。
實際上,曾國藩年青時也是年少氣盛,經常與人打嘴仗,甚至因為爭論與同僚還拳腳相向。後來他在日記中反省,列出了自己的三大錯:一是平常就自以為是;二是嘴上說話沒把門的;三是明明說話得罪了人,還跟人強辯。
後來,曾國藩意識到了「多言」的危害,不斷在日記中自我反省,最終改掉了這個惡習。
【02】狂傲
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也是沒出息的。
20歲正是自負自滿、年少輕狂的時候。這時候沒人會把這種狂放在心上,大家都會寬容。因為年青人涉世未深,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而如果到了30歲,還狂妄、傲慢,這個人就不成熟了,在心智上差了很多。
曾國藩曾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兩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囂訟,即多言也。
曾國藩在這裡指出了普通人的兩大凶德和弱點:傲慢和話多。在曾國藩看來,傲慢,這是比多言更嚴重的不成熟的表現。
傲慢的人,都是高調、好顯露自己的調。曾國藩認為,過於高調是為天道所不容的,必然招致各種嫉恨、打壓和明槍暗箭。所以他提倡「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低調、內斂、謹慎等品質。
王陽明說,「故為子而傲,必不能孝;為弟而傲,必不能弟。」一個自傲、傲慢的人是不會有什麼人際關係、人脈的,不僅如此,他們可能連最起碼的父母、夫妻、兄弟之間的關係都處理不好。
【03】投機取巧
做事情老是想走捷徑,耍手段,這也是一種不成熟。
因為世界上的事,很多時候是下一分力氣,得一分的收穫。總是想走捷徑的人,一方面是懶,一方面是投機取巧的心理始終在作怪,最終難成大器。
譬如讀書修身,讀一本書就有一本書的收穫。有些東西,投機取巧是達不到目的的。只會讓人空度時光。
曾國藩其實不算個軍事家,他打仗就憑「穩」、「笨」。他說:「打仗要打個穩字。」他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打巧戰。他打仗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紮穩打。
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笨的意思就是,不自欺,一點一點做,絕不偷工減料,不求快,不求表面光彩。
曾國藩修身有十二條「鐵律」,之所以被人稱之為鐵律,是因為曾國藩從30歲開始,「笨笨地」堅持了半生,從未自欺欺人,放縱自己。
曾國藩有一句話,與諸君共勉: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