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做父母的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因為一點小事發脾氣,大哭大鬧的;甚至還會摔東西、動手打人。這時,如果你妥協,那下次孩子會故伎重演;如果壓制,孩子因為害怕,暫時收斂,但他卻會把氣撒在其他地方——欺負弱小的弟弟妹妹,或者攻擊年邁的爺爺奶奶。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徹底消解孩子的壞脾氣?
「捲入」孩子的世界
第一種情況,假設你選擇了妥協。
你依著孩子的要求,去迎合和滿足。從中孩子會形成一種感覺:攻擊是萬能的,可以讓我成為「強者」。
此後,他便會逐漸習慣使用攻擊性,去「掠奪」他想要的一切。
第二種情況,假設孩子選擇了妥協。
你沒有妥協,而是反過來通過訓斥、講道理讓孩子妥協。因為忌憚於你的權威,孩子會認錯,會做出所謂的改正。
但在這個「被制服」的過程中,他同樣也會產生一種感覺:攻擊是萬能的,可以馴服「弱者」。
他認同、也會學著你馴服他的方式,去馴服別人。就是把攻擊性轉移到其他人身上,專門欺負關係中的「弱者」。而當身邊沒有「弱者」的時候,他可能採用消極、惡劣、隱蔽的方式來發泄情緒,比如拖延、敷衍、不合作等,以此來「攻擊」你。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無論是「妥協」還是「強勢馴服」,都會助長孩子的攻擊欲。
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你被「捲入」到孩子的世界。你在孩子的地盤裡跟他爭高下,不斷與之糾纏,而這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攻擊欲。
不「捲入」孩子的世界
弄清了這一點,再去談「怎麼辦」,也就清晰了:拒絕捲入,拒絕與孩子的情緒糾纏。
具體要怎麼做呢?
例如,孩子在學校犯了點錯,被老師當眾點名批評。回到家以後,他衝你發脾氣,不肯寫作業。有2種處理方式:
第1種,以一個「參與者」的姿態——幫他處理當下的問題。比如好言好語地哄他,答應他提出的各種要求,只要他能去寫作業。或者不停地講道理,壓制孩子的情緒,強勢命令去寫作業。
如此一來,就會很容易像前面所說的,過度捲入到孩子的世界,並助長他的攻擊性。
第2種,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單純看見孩子當下的情緒,不做介入。比如平靜地回應他:「我感覺到你好像很生氣,似乎正在針對我。」許多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否認:「我才沒有,我只是怕你聽不見,說話聲音大了一點。」
這個時候,也許他會向你說出事情的原委,也許他不打算跟你解釋。那都沒關係,我們不介入,看見他的情緒,與他同在,就夠了。
接下來你會發現,當孩子的情緒被你看到並接住的那一剎那,他的攻擊性就會開始減輕,並逐漸消散。
人和人糾纏在於承接了不屬於自己的情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介入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你可能會感到困惑:不去幫他解決問題,孩子怎麼可能會變好呢?然而事實是,不介入孩子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不介入,為甚麼會更有用?稱職的父母經常要做的事情,是引導孩子轉化情感,促進心智成長。
具體怎麼做呢?回到前面的例子,孩子在學校受了批評,回家向你胡亂髮脾氣。
你直接回答說:「我感覺到你好像很『生氣』,你想攻擊我。」
既命名了孩子的情緒狀態——我感受到了你的憤怒,也感受到了你的攻擊;但是我始終穩穩地站在這裡,沒有被你吞噬,也沒有被你打倒。
當孩子的鋒芒被你溫柔地接住、命名並返還以後,他會切身體驗到這種以柔克剛的美好感覺。
然後,他逐漸地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去嘗試接住、命名、消化他內在的種種情緒情感。
如此一來,他也便會逐漸恢復智慧和理性,去看待和解決現實中困擾他的問題。
靜待花開 只當一個觀察者
人和人糾纏的本質,往往在於承接了不屬於自己的情感。
情緒爆發或轉移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修復和治癒的過程。
就像平時,當你情緒不佳的時候,有個人願意聽你吐吐槽就夠了,因為發泄完了以後,你會自己去解決問題;但如果那個人總是急著替你做分析、出謀劃策,你反而會覺得抗拒,甚至還會有一種被對方干涉的不適感。
同時泛化到與孩子相處的方方面面,亦是如此。
當孩子在學習上壓力過大,時常出現情緒問題時,你並不需要介入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亦或提供更多智力方面的幫助。
無論是與孩子關係,還是與伴侶的關係,亦或是與朋友的關係,都是如此。
一旦介入到對方投射過來的負面情緒,我們便成了「被動承擔者」。既破壞自己的內在穩定,也影響對方的自我整合。
也因此,建議你:當負面感情投射來的時候,不被它吞噬,不與它對抗,靜觀其變,靜待花開,只當一個觀察者就好。
責任編輯: 芩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