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官員稱北京當局面臨的形勢嚴峻,或將付出沈重代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7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原司長年勇最近撰文稱,美國其實是一個製造業大國。美國從來也沒有放棄製造業。如果對這個認識不清楚,天天忽悠新概念,他估計北京要為此付出沈重的代價。
據網易號半導體圈報導,年勇在文章中說,目前中國社會最大的誤導就是認為講製造業是過時的,是落伍的,認為要講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之類,才跟得上形勢,才能與時俱進。這是當前社會最大的問題。
他認為體現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唯一標誌就是製造業發不發達。人類的發展進步就是製造業的發展進步。
中國很多人認為美國已經不搞製造業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美國去年製造業是2.36萬億,佔經濟總量的11%,服務業是81%。在這81%裡60%以上都是為製造業服務的。換句話說,美國製造業佔美國經濟總量超過60%。
年勇在文章中稱,美國從來就沒有放棄製造業。如果對這個認識不清楚,天天忽悠新概念,他估計北京要為此付出沈重的代價。
年勇表示,儘管過去三十年中國在製造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製造業存在的問題也是很多,距離發達國家差距還非常巨大。
在重大的基礎理論,重大的原創核心技術方面,中國幾乎是空白的。到今天4G的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核心基礎零部件等都嚴重依賴於國外。
高端的晶元、工業機器人等等這些硬體幾乎不能生產,原創的操作系統等這些關鍵軟體也要依靠進口。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晶元市場,但本土企業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內需。據美國之音報導,商業諮詢平臺億歐智庫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2020年的晶元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美元,但中國大陸的公司當年的晶元製造產值僅為83億美元,僅滿足了內需的5.8%。
受美國制裁影響,中國無法採購關鍵生產設備,先進晶元產能仍將大幅落後,三、五年後的全球份額僅佔全球總量的6%。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說,中國的晶元生產水平仍處於中游,距離世界頂尖水平至少有5到10年的差距。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年3月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7家中國晶元製造設備製造商表示,他們的訂單大多是生產14至28納米晶元的機器,有些製造商甚至生產的是更老一代的晶元生產設備。
年勇在文章中說,中國製造業的整個產業鏈不完整,有的環節是空白的。為智能製造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還差得很遠,工業網際網路、5G,包括數據資源的體系、人才資源體系幾乎沒有什麼是健全的。
年勇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存在三個偏差:第一個是認知偏差,是不重視製造過程、製造經驗的結果,好大喜功。
第二是引導偏差,很多引導策略不系統、不完整、碎片化,沒有辦法執行,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差,重點也不突出。無法形成共識、形成合力。
第三是執行偏差,在推進位造業智能化或者推進智能製造過程中,沒有看見主導力量,各自為政,一片散沙,而且資本、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浪費掉了。
年勇稱,這就是北京當局今天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
美國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學,這些大學有雄厚的研究力量,有長期的積累,源源不斷的發明創造提供產業化給一系列製造業(技術支撐),還有為製造業系統提供金融支持。
年勇說,製造不是上面加個計算機,加個軟體就行了。「製造業需要積累,需要摸索,它有很多隱性知識,不是三天兩天就學得來的。如果不熟悉製造過程、製造程序、製造工藝、製造經驗,後邊再多的數據都沒有用,你根本不知道數據背後是什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靜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