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布通知強調糧食和化肥生產,凸顯中國的糧食危機和化肥供應危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3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強調糧食和大豆及油料生產,並且要求停產的化肥企業盡快復產。凸顯中國的糧食危機和化肥供應危機,而這些也和俄烏戰爭有關。
發改委發布通知 強調糧食和化肥生產
3月19日,據官媒《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糧食和大豆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相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全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施大豆油料擴種行動,並推動停產的化肥企業盡快復產、達產。
《通知》稱,「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通知》也顯示,黃淮海等冬小麥主產區重點要應對小麥晚播等不利影響;東北地區要統籌處理好大豆和玉米的關係;西南地區要著力擴大玉米種植面積;西北地區要努力穩定和擴大春小麥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保障化肥生產要素供應,推動停產企業盡快復產、達產,盡量提高企業生產開工水平。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是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因為其職責範圍較廣,作為宏觀規劃和綜合性經濟管理部門,發改委位置重要,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經濟內閣」的角色,故被稱為「小國務院」。
中國面臨糧食和化肥供應危機
「天鈞政經」團隊指出,大豆涉及到很多用途,可以用來生產荳油和豆粕。豆粕可以用作生豬飼料、蛋禽、肉禽雞飼料、肉牛等其它飼料以及大豆蛋白。荳油以及菜籽油、棕櫚油可用作食用油和工業用油。大豆卵磷脂在糖果食品工業、醫藥、造紙和制革的方面廣為應用。包括做成潤滑劑、建築材料、發泡材料等等。
玉米的應用範圍也很廣泛,將玉米澱粉轉化為氨基青霉烷酸,該產品是青黴素、阿莫西林等藥品的原料。玉米還涉及玉米食用油、玉米纖維飼料、玉米蛋白粉、生物天然氣、纖維素乙醇、乙醇產業鏈等。
從發改委的文件可以看出,中國多個經濟領域面臨供應危機。
據《路透社》3月14日報導,俄羅斯煤炭和化肥大王Andrei Melnichenko表示,俄烏戰爭是一場悲劇,必須停止,否則將出現全球糧食危機,因為化肥價格對許多農民來說已經太高。
「烏克蘭發生的事件確實是悲劇,我們迫切需要和平」,現年50歲的Melnichenko在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的一份聲明中說。他是俄羅斯人,但出生在白俄羅斯,母親是烏克蘭人。
3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俄羅斯是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家,出口小麥佔全球出口量18%。烏克蘭是第五大小麥出口國,烏克蘭出口的小麥佔全球出口10%。
在葵花籽油市場部分,俄羅斯與烏克蘭出口佔世界份額接近64%。
在2021年,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國,也是鉀肥和磷肥的第二大供應國。
在過去2年中,聯合國基準指數增幅已經超過了40%,彰顯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俄烏戰爭是外因 中國耕地流失是內因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表示,根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糧食自主率目前約為76%左右,而20年前是100%。中國國務院2019年底報告數據顯示,但中國耕種用途的農地持續不斷在減少,如今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高漲,中國不得不到國際市場搶購糧食。
如果說俄烏戰爭是導致中國糧食危機的外因,那麼中國耕地流失則是內因。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說,中國大陸人均耕地只有1.4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面積已經處於聯合國規定0.8畝警戒線以下。
2月底,中國海關總署宣布開放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但俄羅斯小麥存在感染黑穗病的問題。中國若想短期內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應該尋找穩定的海外糧食供應鏈,與具有穩定糧食生產來源、病蟲害較低的國家簽訂糧食採購協議,方能緩解中國糧食危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