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圖片來源:Pixabay)
唐朝詩人賀知章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人,(659年-744年),字季真,號石窗,晚年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縣(今浙江蕭山)人,官至禮部尚書。晚年尋道時,他還受到當時皇帝的嘉許,同朝為官的大小官員也紛紛寫詩讚美和送行。這樣看來,賀知章在官場間的人緣還是挺不錯的。這裡要介紹他的《採蓮曲》,可惜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多,《全唐詩》中只收錄了二十首,著名的作品包括《詠柳》、《回鄉偶書》等。
這首《採蓮曲》共二十八個字:「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卻有另一番滋味在裡面。
唐祕書監禮部尚書賀知章(清代畫家虞琴所繪,出自《四明人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此句是描寫了風景,「稽山」是指會稽山,是說霧散之後的會稽山高大俊秀之意。而「鏡水無風也自波。」卻埋下伏筆,引起人們的興趣,想知道湖水在沒有風的時候,是什麼引起了波瀾。其實起波瀾的原因很多,一群鴨子游過,或者魚群游來游去時,都會出現波瀾。不管怎麼樣,都會提起讀者的興趣的。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這句也是在描寫風景,背後就有詩人想表達的內涵了。表面意思是指,不要說春天結束美好的東西要結束了,你看還有人在采菱葉和荷葉呢。這句「別有中流采芰荷。」與前面的「鏡水無風也自波。」是對應的。解釋了湖水波瀾的原因是有人在採摘菱葉和荷葉。其實這裡的「中流」也有中流砥柱的涵義在。這句詩背後的內涵有二。其一是指大唐國運進入中期,看上去像是已經到了沒落的時期了,其實還是有很多的中流砥柱的人存在,他們在維持著社會的正常運轉。這本身就是一種樂觀的態度。其二是指自己雖然已進暮年,卻因為走入道中,反而是有希望的,是美好生活的真正開始。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樂觀。當然詩人也有樂觀的原因,此時的詩人辭官回鄉,開始尋師訪道了。那種喜悅相信只有真正的修煉人才能體會到吧。領悟到生命的真諦,或許比金榜題名還要幸福和喜悅。
生命來在人世間是為了什麼,是很多人苦苦尋找答案的難解之謎。只有真正走入道中的人才會明白,原來生命的意義是有一天走上修煉之路,返本歸真,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吧。可惜很多人迷在紅塵,很難明白這個道理的。
責任編輯: 隅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