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模式相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與人之間,那個甘於吃虧的人,往往會收穫更多;那個凡事計較的人,反而得不到好處。
做人「大方」一點,相處「退讓」一點,永遠「為他」一點,更能收穫真摯的情感和友誼。
有人說,人與人交往,最好的相處模式莫過於這三種——主動讓利,學會退讓,永遠利他。
一、主動讓利
有位收藏家,眼光非凡,看古董一看一個準。對於自己看上的古董,他會以合適的價格買下,但從不會讓別人無錢可賺。
有一次,這位收藏家路過一家古玩店,看上了一件精美的汝窯器,向店家詢問價格。店家猶豫了一下,說道:「這是我從日本買回來的,就八萬元賣給你吧。」收藏家笑了笑說道:「我出九萬。」
自那以後,店家再有甚麼收藏,都會先聯繫這位收藏家,因此,這位收藏家總是能淘到別人買不到的寶貝。
有句話說得好:「吃得起虧,才享得起福。」
與人相交,計較得越多,越容易失去人心。
而當一個人願意主動讓利,關係才能越來越好,感情才能越來越真。
不去計較,方能收穫青睞和好感;適當讓利,方能得到感激與回報。
二、學會退讓
這是朋友小米講的故事:
以前他住在鄉下時,他們每家都有一個竹籬笆的院子。有一天,他看到鄰居偷偷把兩家中間的竹籬笆,往他們家這邊挪了挪。他很生氣,立即回去告訴了爺爺。本以為爺爺會和鄰居據理力爭,結果沒想到,他只是淡淡地說了句:「知道了。」
第二天,爺爺走向了那個竹籬笆,並把它又往自己家方向挪了挪。小米問爺爺:「這樣我們的院子不是更小了嗎?」爺爺笑了笑,沒有回答,抽著旱菸遛彎去了。
下午,鄰居幹完活回來後,小米發現鄰居盯著竹籬笆看了一會兒,然後走過去,不僅將其慢慢地挪回了原處,還又往自己家的方向挪了一點。
此後,兩家關係變得融洽了許多,時不時還給對方送點水果,拿點蔬菜,再也沒人計較竹籬笆的位置了。
人與人之間,不用過於斤斤計較,算得那麼的清清楚楚。
你若懂得寬容別人,做到主動退讓,對方也會敬你三分。
最舒服的關係是:你體諒我的不易,我也懂得你的辛苦。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三、永遠利他
韓劇《梨泰院》中,朴世路租了一個店鋪,無論是店面裝修還是菜品,都很有特色,但是,生意卻久久沒有起色。他看著晚上黑漆漆的巷子,忽然發現,只有自己的店鋪亮著燈。光靠一家店的微弱燈光,很難吸引路人的注意。
於是,他一家一家地找到巷子裡其他店鋪,給他們提建議、分析營銷策略。對此,他的合作夥伴很生氣,不理解他為甚麼要幫助競爭對手。朴世路解釋,只有整條巷子生意好了,巷子活了,自己的生意才會好。
之後,周圍的店鋪都按照他的建議做出改變,一到晚上,巷子燈火通明,生意不斷。後來,朴世路將最初的這家小店,一步步打造為知名連鎖店,成為全國餐飲第一品牌。
當你凡事先考慮他人,看似是給別人讓路,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搭橋。
有時候,從泛泛之交到心心相惜,不過是多了一份為別人著想的心。
做人做事,若是太趨利避害,只顧自身,反而容易讓自己摔跤。
當一個人眼界開闊,懂得付出與利他,自己的路也會越走越順。
常善人者,人必善之。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幫助別人,就是周全自己。
適當主動讓利,會收穫別人報之瓊琚;
學會自動退讓,相處會更加輕鬆自在;
心存利他之心,美好回饋會不期而至。
願我們餘生:處世讓人三分,待人心中有他;與良人相伴,和賢者同行。
責任編輯: 方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