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身邊親友逃避自己責任,恐大量增加你的工作負擔,或耗損你的身心健康。(圖片來源:Pixabay)
相信大家都遇過逃避責任的人,如果這個人是朋友,我們很容易區分這是自己的議題,還是對方的議題,大多不會引發情緒,更不會費心想要改變對方,但如果這個人是你的伴侶、孩子、同仁,就沒有辦法置身事外,因為當對方逃避責任,責任往往就會落到你的頭上,被迫要為對方善後,久而久之,對方逃避責任的行為,不只會大量增加你的工作負擔,更會耗損你的身心健康。
事實上,「逃避責任的人」有各種不同的類型,要想把責任成功還給他們,可以從他們「逃避責任的藉口」中聽出暗藏的動機,再根據他們的人格特質,找到有效的方法把責任歸還給他們。
化解責任逃避的方法
逃避責任的人常用「我不知道」來逃避責任,代表已啟動防衛保護自己心理。要讓對方負起責任,首先讓事情清楚明白,再降低防衛態度,開始思考解決方法。詢問「哪件事情現在做不到?」和「如何讓這件事變成可能?」可以降低防備態度,讓對方思考如何執行原本認為不可行的計畫,並與你合作。
應對責任縮小者的方法
碰到想要「把自己的責任範圍縮小」的人,可以先同理對方的感受,接著說出:「我猜,你很想直接告訴我你做不到,對不對?」最後詢問對方說:「你認為要完成這件事,除非是甚麼狀況……。」讓對方自己提出有效執行的解決方案,這樣會使對方對執行方案更有動力,更有自信,並且更有責任感。
「六步驟」激發有能力但沒盡力的人責任感
態度被動的人傾向於不去解決問題,任由問題惡化,這樣的人常常使用內在語言,例如「再等等看吧!」、「遲早會有人出面解決的。」不少態度被動的人,是屬於「有能力但沒有盡全力」的人格動機,如果放任他們得過且過,問題會愈滾愈大。要讓態度被動的人負起責任,可以使用「同理」和「提出解決方案」的技巧,並幫助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影響。
要注意不要批評或責怪態度被動的人,而是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支持和鼓勵。
碰到「有能力但沒有盡全力」的人,不妨試試下面六個步驟,可以逐步擴大對方的責任感。
第一步、有效溝通
告訴對方你想花個十分鐘和他小聊一下,時間最好訂在他可以專心談話的時候,要是對方說可以馬上放下手邊的事情過來找你,不妨禮貌地說:「不是很緊急,可以等他忙完之後再過來。」
第二步、換位思考
先想出三個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不滿的地方,越明確越具體越好。譬如說,你覺得對方會不滿常常丟給他無聊的案子,沒有給他足夠的預算購買想要的配備,有時候別人的爛攤子,卻怪在他頭上。這個時候要先放下自己對他不滿的地方,設身處地以對方的立場來思考。
第三步、出乎意料的開場白
跟對方會談時,對方可能會以為你要責怪他而有防備心,但這個方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讓對方出乎意外:「你大概預期我會像平常那樣告訴你哪裡不對、哪裡做錯,但是我一直在思考為何你會有這樣的態度,或許是我讓你失望了,有幾件事也許你不敢說,這些事情應該是……」明確說出你覺得讓他感到失望的事。
第四步、誠懇詢問耐心聆聽
真誠的詢問對方:「我講的這些都對嗎?如果不是的話,那我做了甚麼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事情?可以說說看嗎?」
好好傾聽對方要講的話,聽完後稍停一會再說:「這些事情對你來說有多困擾?」
第五步、真誠道歉,謝謝對方的坦白
在對方回答你提出來的問題之後,真誠地說:「是喔!我都沒發覺,很抱歉,以後我會調整。」然後停住不要說話。
如果對方問:「還有其他的事嗎?」你要真誠地說:「沒有了,我想講的就這樣,很感謝你告訴我實話。」
第六步、避免樹立新敵,讓對方負起責任
可以回應對方:「我知道有些地方我忽略了,也知道你不敢告訴我,如果我能了解自己的盲點,可以做得更好,創造出更優質的工作環境。」接著也可以跟對方討論:如何創造讓他好好工作的環境。想讓態度被動的人負起責任,如果當面指正對方,承諾以後會改進,事實上,只是在樹立新敵,即使對方表面唯唯諾諾,但只要有機會,對方就會想辦法逃避責任。
上面這六個步驟很適合主管或家長用來建立同仁或孩子的責任感。但成功的關鍵在於,語言的熟悉程度,以及理解每個步驟的用意,融會貫通之後,多半可以大幅提升被動者的責任感。
(本文經過刪改,出自《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
責任編輯: 初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