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嚴重的暴行,都有潛在形成的因素。
什麼樣的心態會讓一個人變得像《鬼滅之刃》中的鬼舞辻無慘那麼殘暴呢?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中指出,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鬼滅之刃》動漫中,各式各樣的鬼與現實生活中的暴力份子有許多相似之處。最殘酷的鬼大概非「鬼舞辻無慘」莫屬,不但人類怕他,鬼也怕他,甚至連他輸血培育的十二鬼月都對他畏懼。令人好奇的是,如此殘暴的鬼是怎麼養成的?
「鬼舞辻無慘」常常混在人群中,隨意剝奪別人的生命,也很符合無差別殺人施暴者的特質。現實世界中,會任意殺害陌生人的施暴者,對於受害者是誰往往不在乎,施暴前他們的情緒是極度的焦躁不安,內心充滿憤恨,卻又無法用語言表達或是緩和自己的心情,因此當他們找到代罪羔羊時,容易變得狂亂亢奮,進而出手攻擊。
一般嚴重的暴行都有潛在形成的因素,譬如,父母或師長常常用語言或肢體暴力羞辱孩子,損傷其自尊;或是父母習慣用物質滿足孩子,在情感上卻很少給予溫暖關懷;或是孩子在學校遭受嚴重霸淩等;一旦形成暴力人格特質,就會對別人宣洩敵意,而不會自我檢討。因此,想要減少暴力人格特質的形成,必須重視情緒教育,父母要做孩子的情緒教練。當一個人可以適時的表達和紓解情緒,自然不會訴諸暴力。
曾經有國外研究指出,每二十五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反社會人格。這聽起來或許難以置信,但事實上,許多反社會人格者就隱藏在我們周圍,甚至可能是我們的親人或同事。在進行感情諮商時,我發現許多當事人描述的情人或伴侶行為都很像反社會人格。同樣地,企業中的一些不良同事也可能是反社會人格,例如盜領顧客的銀行資金去投資、挪用銀行資金借錢給炒股主力賺利息、報假帳私吞公司資產,或是利用公司制度的漏洞謀取利益。有當事人問過我:沒有殺人也是反社會人格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犯罪,不代表沒有反社會傾向,沒有殺人,也不代表就不是反社會人格。即使就讀知名學府或事業成功的人,也可能有反社會傾向。
有些人,一旦知道對方是弱者,會毫不留情欺負弱者。
【測驗】不妨記在腦中,看看周遭「是」、「否」有人符合多項描述。如果有的話,最好保持距離,避免進一步交往,以免人身安全和財物受到損害。
(01)跟父母的關係很疏離,覺得自己跟父母沒有什麼話好說的。
(02)學生時代缺乏完成學業的動機,不斷的曠課,有逃學習慣。
(03)學生時代曾經違反校規,離開學校後為了生存,也曾經從事犯罪違法的行為。
(04)對別人細微的情緒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會區分對方是強者還是弱者,一旦知道對方是弱者,會毫不留情欺負弱者。
(05)渾身散發著過度的自信,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更聰明、更有能力。
(06)會說謊、偽裝、隱藏真實的面目,認為這樣做只是達到目的之手段而已。
(07)嘴巴上常常說「真的很感謝你」,但行為上卻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
(08)表面上善體人意、為對方著想,但行為上卻侵占別人的財務、權益,或是把自己要負的責任推給對方。
(09)很敢於對別人提出誇張過分的要求,而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好意思,只在意自己有沒有獲得利益。
(10)會長時間和別人維持眼神接觸,甚至是長時間怒目瞪視對方。
(11)為了追求一時的興奮感,會對公共場所做出破壞性的行為。
(12)常常會感到很無聊,想要出去外面找點樂子。
(13)當周遭人認為他是「不可靠、不誠實、不誠懇」的時候,他也不會對自己的不當行為感到懊悔或羞恥。
(14)喜歡控制、操弄別人,精於算計利益,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別人的金錢變成自己的。
(15)奪取別人的財產後,既不會有心理壓力,也沒有罪惡感,反而認為是對方自己願意的,或是對方不夠聰明。
(16)不信任周遭人,總覺得有人會陷害他,只相信自己。
(17)會合理化自己的報復心理,會認為這是被害人造成的,對方應得的報應。
(18)明明知道講什麼話會傷害對方,卻偏愛說些刺傷人心、踐踏對方自尊的話。
(19)有溝通不良的問題,當他感覺被人拒絕,就會產生報復行為,想讓對方受到傷害。
(20)常常用語言威脅別人,或是用行為威嚇別人。
(21)當別人形容他是狠角色,反而會感到驕傲,覺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別人是膽小的。
(22)會跟攻擊性高的同伴為伍,認為這樣才能保護自己。
(23)人際互動時會挑撥離間,讓團體中其他人互相仇視彼此,或是無中生有誣陷毀謗別人的名譽。
(24)會把內心負向的情緒遷怒到動物身上,喜歡看動物慢慢被虐殺而死的過程。
上面這二十四題,基本上都是反社會人格的行為模式跟人格特質,所以,越多「是」,就表示有越多反社會人格的特質,需要做好安全措施,盡可能不要激怒跟挑釁對方,避免升高對方的防衛,必要時要尋求公權力的協助。
一旦形成暴力人格特質,就會對別人宣洩敵意,而不會自我檢討。(以上圖片來源皆為Pexels)
(本文節錄:《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一書)
責任編輯: 初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