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勝利收復北京天津,蔣介石(右三)率白崇禧(左一)、閻錫山(左四)、吴稚暉(左五)等黨政軍要員在北平香山碧雲寺祭告國父孫中山先生。
1927年,蘇俄共產黨和中共滲透中國,陰謀顛覆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從廣州出征北伐的國民黨,裂變為以蔣介石為首的反共救國陣營和以汪精衛為首的親共聯俄陣營。在此關鍵時刻,蔣介石、白崇禧、胡漢民、譚延闓、吴稚暉、宋慶齡、汪精衛等軍政要員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並決定了中國的前途命運,也為自身的生命打上或光彩榮耀、或瑕疵汙垢、或恥辱蒙羞的永久印記,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歷史參考和教訓。
中共破壞北伐統一中國 圖謀滲透顛覆國民黨
1927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蔣中正)下令在上海淞滬地區清黨剿共。
1927年2~3月,國軍總司令蔣介石領導統帥北伐革命軍所向披靡,攻克湘鄂贛閩江浙6省,大元帥孫中山創建的廣東國民政府(簡稱「國府」)也從廣州遷到武漢。蘇聯共產國際為竊奪中國,阻止蔣介石北伐統一全中國,蘇俄顧問鮑羅廷和中共總書記陳獨秀共同策劃了「迎汪復職」和「倒蔣」陰謀。
於是,在蘇俄和中共的操控下,國民黨親共左派中央委員、國府委員宋慶齡、徐謙等人極力搖旗吶喊,眾多黨政軍人物表示支持,前任廣東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主席汪精衛,自法國經過莫斯科返回上海,復任國民黨中央主席和國民政府主席。
汪精衛當時受惑於共產黨,對所謂「國共合作」抱有很高的幻想期望,其領導的武漢國民政府跟中共舉辦聯席會議,共同制定政策方針,放任中共大搞「工農運動」。武昌成立「全國農民協會」,推舉共產黨人毛澤東、譚平山、彭湃、方志敏和國民黨人譚延闓、徐謙、鄧演達、唐生智等13人為執行委員。此後,粵湘鄂贛四省的共產工農運動一發不可收拾,農會會員高達800萬人。城市和鄉村的無產地痞流氓不勞而獲,欺男霸女,民不聊生。「共產黨喊著所謂『解放農工』『替農工謀利益』等騙人口號,實際上鬥爭屠殺,無法無天,把整個社會秩序弄得極度恐怖。例如,長沙工商界鉅子金裕華、軍界聞人李佑文、以及素有文名久與章太炎齊名的葉德輝,都被共黨加以莫須有的罪名,予以就地槍決。」(《許克祥:馬日事變回憶錄》)
此時,國民黨執監委暨候補委員80名中,共產黨員已占據三分之一,親共之左派亦占三分之一,國民黨中央黨部各部部長暨其秘書,共產黨員亦占一半以上,國民黨各地方黨部亦已大部分被中共操縱。
1927年3月,北伐國軍代參謀總長白崇禧奉蔣總司令之命,率東路軍攻占接管浙江和上海。中共周恩來、陳獨秀等人奉莫斯科之命,阻擾蔣介石接管江南,在上海組織80萬工人進行第三次全市總罷工和示威遊行。
1926~1927年北伐期間,北伐國軍總司令蔣介石(左)和代參謀總長白崇禧(右)。
1927年,白崇禧奉命攻占接管上海,中共操控的工人糾察隊在上海遊行,向蔣介石北伐革命軍示威。
中共圖謀分裂瓦解國軍,拉攏煽動蔣介石嫡系黃埔第一軍第1師師長薛岳等人反蔣反白(中共檔案《特委會記錄》1927年3月)。薛岳違抗白總指揮的命令,帶領黃埔官兵公開支持中共操控的工人糾察隊,並貼出布告宣稱「要保護上海總工會」。同時,周恩來發動數萬人上街示威遊行,並組織萬人圍攻白崇禧在龍華的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氣焰十分囂張。
蔣介石1926年統帥7個軍從廣州出征北伐時,除了李宗仁、白崇禧第七軍外,其餘6個軍均被中共滲透,5個軍的政治部主任都是林伯渠、李富春等共產黨員;還有朱德、葉挺、劉伯承、賀龍、陳毅、葉劍英、徐向前、張雲逸、林彪等一批秘密共黨潛伏在北伐國軍中,伺機發動武裝叛亂。
在中華民族面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關鍵時刻,國民黨軍政大員們各自作出了不同的選擇和行動:
蔣介石
在全世界,蔣介石是最早最深刻全面認清共產主義邪惡本質的人,畢生堅決反共救國。早在1923年,蔣介石親身實地考察蘇聯後,便完全放棄了對共產主義的幻想,並作出了英明斷言「蘇俄共產主義絕不適合中國」。
1927年,蔣介石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委會)主席、北伐國軍總司令。當時國民黨兩大陣營實力相差懸殊,蔣介石反共救國陣營人少勢弱,無論是國民黨中央委員和國府委員,還是軍隊總兵力,都不如汪精衛親共聯俄陣營。在中國面臨被顛覆的危險時刻,眾多國民黨軍政人物甚至並未覺察蘇俄中共的狼子野心,一些人縱然對中共有所懷疑或不滿,但也畏懼強大的蘇俄共產勢力和中共的囂張氣焰,瞻前顧後,舉棋不定,甚至噤若寒蝉。4月12日,蔣介石在白崇禧的堅決支持下,果斷下令在上海淞滬地區戒嚴清黨,打響反共救國的第一槍,並命白崇禧率軍圍剿中共各級組織,給予中共以沈重打擊,及時拯救了中華民族,使國民黨和國軍免遭蘇俄和中共吞噬。
「四・一二」清黨後的第6天,蔣介石創建了南京國民政府,以資深元老胡漢民為國民政府主席,跟親共聯俄的汪精衛武漢國民政府對峙(史稱「寧漢對峙」),創造了「正邪不兩立」的範例。南京國府發布的第一號命令是通緝共產黨首要鮑羅廷、陳獨秀、譚平山、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林伯渠、張國燾、李立三、瞿秋白、澎湃、郭沫若、鄧穎超等和國民黨親共極左要員徐謙、鄧演達等197人。
1927年4月,「四・一二」清黨後的第六天,蔣介石在南京創建南京國民政府。
白崇禧
白崇禧畢生堅決反共救國,清醒洞察並時常預警眾人有關中共的危害。時任北伐國軍代參謀總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淞滬衛戍司令和淞滬戒嚴司令,在龍華會議上力主並堅決支持蔣介石剿滅共產黨。
4月12日,白崇禧下令國軍在上海、無錫、杭州、寧波同日清黨剿共。在白崇禧的部署指揮下,北伐國軍在上海全城搜捕共黨分子和工會暴徒,摧毀了中共在商務印書館的總指揮部,查封了親共左派鄧演達和中共郭沫若派駐上海的「總政治部辦事處」,封閉了周恩來中共操控的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武裝接收了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上海學生聯合會、上海市各界婦女聯合會等親共機關,查封了上海總工會機關報《平民日報》,摧毀上海共產黨八十多個機關。在3天內槍決了陳延年(陳獨秀之子)、趙世炎、汪壽華、蕭楚女等中共頭目和三百多名武裝暴徒,逮捕五百餘人,給上海中共組織以毀滅性打擊。
四・一二清黨,白崇禧指揮軍警在上海全城抓捕共黨。
四・一二清黨,白崇禧指揮北伐軍在上海搜捕共黨。
胡漢民
1924年6月16日,大元帥孫中山(中)率領胡漢民(左)、蔣介石(右)等軍政要員出席廣州黃埔軍校開學典禮。
胡漢民是跟汪精衛資歷相等的國民黨資深元老,大元帥孫中山生前委任的代行大元帥,國民黨右派領袖,一生堅決反共,支持蔣介石領導北伐,反對汪精衛等親共左派。「四・一二」清黨後,被公推為南京國民政府主席。1928年,蔣介石北伐統一全國後,胡漢民任立法院院長。1936年,胡漢民在廣州去逝。
何應欽
何應欽畢生堅決反共,是蔣介石黃埔軍系第二號人物,曾任黃埔軍校總教官。1926年,出任黃埔第一軍第二任軍長,跟隨蔣介石從廣州出征北伐,率軍光復福建省並征戰江蘇,堅決支持蔣介石「四・一二」清黨剿共。
譚延闓
1926年4月,譚延闓代理廣東國民政府主席(原主席為汪精衛)、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軍委會常委。蔣介石統帥國軍從廣州出征北伐時,譚延闓兼任第二軍軍長。在北伐期間,對蔣介石漸生不滿,「四・一二」事件前,去往武漢支持汪精衛。第二軍代軍長魯滌平等許多將士也跟隨親共擁汪。不久,蘇俄和中共愈演愈烈的血腥暴力活動,讓他終於意識到國民政府有被顛覆的危險,因而很快轉變為反對共產主義。
1927年8月,白崇禧指揮國軍在龍潭戰役徹底消滅北洋孫傳芳「五省聯軍」,成功保衛南京和國民政府後,因清黨反共問題而分裂的國民黨寧滬漢三方,在南京重新實現了合流統一,從此只有一個國民政府,反共的譚延闓當選國民政府主席。隨後,譚延闓代表國府,籲請已經下野的蔣介石復任北伐國軍總司令,領導統帥國軍繼續討伐北京北洋軍政府。
1928年北伐勝利後,蔣介石當選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任行政院院長,1930年在南京去逝。
朱培德
1926年,朱培德任廣東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軍需部部長、第三軍軍長,跟隨蔣介石從廣州出征北伐。在「四・一二」事件前,率第三軍支持汪精衛武漢政府,大力親共反蔣。朱培德兼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在全省大力支持共產黨人搞工農運動,委任朱德為南昌公安局局長,並安排許多共黨分子進入政府和國軍。1927年8月1日,中共周恩來、朱德、葉挺等人發動「八一南昌暴動」,炮轟南昌城和江西朱培德國軍,此舉終於驚醒了朱培德,從此改為支持反共剿共,並在年底通電擁護蔣介石復出領導北伐。
1928年北伐勝利後,朱培德任國軍參謀總長。1937年2月在南京病逝。
李濟深
1926年,李濟深任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黃埔軍校副校長、北伐國軍參謀總長、粵軍第四軍軍長,並兼任廣東省政府主席。蔣介石從廣州出征北伐,李濟深負責坐鎮防守兩廣大後方。「四・一二」前夕,李濟深從廣州趕赴上海,參加蔣介石召開的龍華會議,堅決支持蔣介石清黨剿共。然後又趕回廣州,指揮留守廣東的國軍在全省清剿共黨,統率粵桂國軍圍剿擊潰從南昌敗逃廣東的中共朱德、葉挺、賀龍叛軍,並率軍圍剿在廣東海陸豐的中共澎湃農民赤衛隊。
程潛
國民黨軍界資深元老,孫中山大元帥府陸軍總長、軍政部部長。1926年,任軍委會常委,第六軍軍長,跟隨蔣介石從廣州出征北伐,並在1927年率第六軍攻克南京。第六軍黨代表林伯渠等中共分子,煽動第六軍在南京對英美日領事館及外國教堂、學校、醫院、商店、住宅進行燒殺姦淫,製造了「南京慘案」,以此嫁禍威脅蔣介石。在北伐期間,程潛對蔣介石漸生不滿。「四・一二」前夕,程潛拒絕執行「秘密綁架蔣介石」,但受中共林伯渠煽動蠱惑,前往武漢支持汪精衛政府,被委任為武漢國府軍委會主席。此後,中共在各省的倒行逆施,特別是「八一南昌暴動」,讓程潛意識到國民政府有被顛覆的危險,因而轉變為反共立場,呼籲寧漢國軍共同圍剿中共。
龍潭戰役大捷後,國民黨寧滬漢三方在南京合流統一,譚延闓當選國民政府主席,程潛當選軍委會主席。
李宗仁
1926年,蔣介石從廣州出征北伐,李宗仁任廣西桂軍第七軍軍長,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率軍征戰湘鄂贛皖四省。4月2日,在龍華會議上,堅決支持蔣介石清黨剿共。
黃紹竑
1926年,黃紹竑任廣西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桂軍第15軍軍長,率部防守廣西。「四・一二」事件前夕,黃紹竑從南寧趕赴上海,參加蔣介石召開的龍華會議,堅決支持蔣介石清黨剿共。隨後下令廣西軍警在全省清剿共黨,統率部分桂軍圍剿擊敗逃到廣東的中共朱德、葉挺、賀龍叛軍。
吳稚暉
吳稚暉是近代中國教育家、政治家、書法家,蔣介石的心腹智囊,畢生堅決反共。1927年,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跟蔡元培等人提出彈劾共產黨案,為清黨做準備。吳稚暉、蔡元培等人均是文人政要,清黨剿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軍隊支持和採取實際行動。4月2日,在龍華會議上,蔣介石認為吳稚暉也仍然只是欲跟共黨妥協,「稚老(吳稚暉)甚激憤,發言甚多,然其結果,乃欲與共黨暫時妥協,惟請在武漢中央委員回南京耳。」(蔣中正總統《困勉記》卷六)
陳果夫
1926年,陳果夫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代部長,中央監察委員。1927年,跟吳稚暉、蔡元培等人提出彈劾共產黨案,為清黨做準備。在4月2日的龍華會議上,堅決支持蔣介石清黨剿共。
唐生智
1926年,唐生智任北伐國軍第八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率軍征戰湘鄂兩省。1927年,在鮑羅廷的挑唆下,唐生智欲取蔣(蔣介石)而代之。他伺機把第八軍擴編為4個軍,率這4個軍兵力狂熱擁汪反蔣,被汪精衛委任為武漢國軍總司令、第一方面軍總指揮。對中共,唐生智則極表親善,要求加入中共為黨員,委任中共湖北區委書記彭澤湘為第八軍政治部主任,並無條件支持中共組織的工農運動(《張國燾回憶錄》)。
汪精衛「7・15」分共後,唐生智向中共表示自己無意跟中共敵對,還派人保護共黨分子逃走。龍潭戰役大捷後,國民黨寧滬漢三方在南京合流統一,唐生智受汪精衛指使,率軍反叛譚延闓為首的國民政府,被圍剿兵敗後流亡日本。
張發奎
張發奎早年和唐生智都是汪精衛的鐵桿擁護者,直到1938年底汪精衛對抗日前途悲觀失望出走河內,堅決抗日的張發奎才跟汪分道揚鑣。1926年,蔣介石出征北伐時,張發奎任粵軍李濟深第四軍第12師師長,率部征戰湘鄂贛,屢立戰功,第四軍贏得「北伐鐵軍」的榮譽,張發奎也晉升為第四軍第二任軍長。
1927年,張發奎率第四軍堅決支持汪精衛武漢政府,被委任為第二方面軍總指揮,並把第四軍擴編為3個軍,委任賀龍(未來的中共元帥)為第二十軍軍長。他長期優待包容葉挺、葉劍英、賀龍等中共分子,對中共滲透擴張疏於防範。中共葉挺、賀龍等人「八一南昌暴動」,分裂拐走張發奎所部數萬官兵,張發奎方才痛悔受騙,立即親自帶兵圍剿叛軍。此後,張發奎受汪精衛指使,在廣州發動兵變叛亂,被撤職後,出國遠避。
李品仙
1926年,李品仙在唐生智第八軍任師長,因戰功晉升為第八軍軍長,跟隨唐生智參加汪精衛武漢國民政府,兼任武漢衛戍司令。中共在兩湖大搞「工農運動」,軍民怨聲載道,李品仙義憤填膺,在5月份帶頭策劃反共,召集湘軍高級將領何健等人密謀「推翻武漢共產黨政府」。他向汪精衛、唐生智反映廣大軍民要求抵制共產黨的意願。汪精衛終於密令「清共」,李品仙立即指揮軍警出動搜捕共產黨員,查封中共機關。
1927年底,唐生智反叛南京國府兵敗,把軍隊全部交給李品仙。李品仙受汪精衛、張發奎挑唆,率軍在湖南繼續叛亂。國民政府委派白崇禧率桂軍平叛,李品仙大敗,所部官兵全部被收編,重歸南京國民政府。此後,廣西人李品仙、廖磊、葉琪等人跟隨總指揮白崇禧,參加蔣介石復出後的第二期北伐,一直打到平津山海關。
汪精衛(汪兆銘)
1925年7月1日,孫中山大元帥在廣東創建的革命政權——「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被推選為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宣傳部長。1926年3月,因「中山艦事件」,汪精衛稱病並出走法國。譚延闓被推舉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被推舉為軍委會主席。
1927年4月1日,在蘇俄中共和國民黨左派的支持下,汪精衛返回上海,復任國民政府主席。他跟蔣介石、白崇禧等人舉行幾次談話會,明確表示現在清黨分共還不到時候;还跟中共總書記陳獨秀發表聯合聲明,聲明國共两党要繼續「開誠合作」,遭到吳稚暉痛罵。李宗仁主張將其軟禁,不能放虎歸山。宋子文得知後,當天夜裡將汪偷偷送到「江丸號」輪上,4月6日凌晨汪精衛不辭而別趕赴武漢。
蔣介石「四・一二」清黨,並創建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武漢政府公開譴責蔣介石,宣布「反共即是反革命」,並單方面宣布撤銷蔣介石的總司令職務,開除蔣介石的黨籍。其所控制的武漢政府,放任蘇俄中共大肆擴張,大搞親共反蔣活動。
然而,汪精衛很快開始感到,中共愈演愈烈的「工農運動」跟孫中山「三民主義」背道而馳,於是開始逐步限制工農運動。蘇俄共產國際命令中共顛覆國民黨的密令泄露,徹底粉碎了汪精衛對蘇俄中共的幻想,痛悔自己受騙上當,下令武漢國府在7月15日「分共」,驅逐全部蘇俄顧問,並令武漢衛戍司令李品仙率軍警清剿共黨分子。
慘痛的教訓,使汪精衛從此不再上共產賊船。汪精衛後來說:「在上海、廣東、武漢,我和共產黨頭目打了幾十年交道了,共產黨這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是很清楚的。無論如何共產黨這個賊船我是不能再上了......共產黨無論走到哪裡,就把飢荒、內戰、燒殺、愚昧、落後帶到那裡。」(謝幼田《中共壯大之謎》)
汪精衛「分共」後,仍堅持反對蔣介石,命唐生智率武漢國軍東征,企圖推翻蔣介石南京政府。北洋軍閥孫傳芳率「五省聯軍」也乘勝進逼南京,蔣介石被迫辭職下野。
8月底,白崇禧指揮國軍在龍潭戰役徹底消滅北洋孫傳芳主力,因清黨反共問題分裂5個月的國民黨寧滬漢三方,終於在南京實現了合流統一。大多數人強烈不滿汪精衛防共不力,公推譚延闓為國民政府主席,程潛為軍委會主席。失去最高權力的汪精衛不惜再度分裂國民黨,企圖在廣州另立中央。他指使唐生智發動兵變叛亂。唐生智兵敗武漢後,又指使張發奎在廣州發動兵變,以武力打擊堅決反共和反對分裂的李濟深和李宗仁、白崇禧桂系,結果反而讓中共葉挺、張太雷、葉劍英、聶榮臻叛軍暴動血洗焚燒廣州。社會各方和輿論強烈指責汪精衛和張發奎,黨國元老胡漢民、張靜江、李石曾、蔡元培、吳稚暉等人均對汪精衛感到不齒。汪氏無顏面對國人,只好決定出國遠避,並公開承認自己「防共過遲」是錯誤。出國前,他再次呼請蔣介石復職。
12月11日,國民黨在上海召開四中全會預備會議,通過汪精衛提出的《請蔣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案》。
1928年1月9日,蔣介石眾望所歸,復任國民政府軍委會主席和國軍總司令,隨後重組四大集團軍,領導統帥國軍自徐州誓師北伐,在年底終於完成國父孫中山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偉業,國民黨和國軍從此走向全國輝煌。
四・一二清黨 及時拯救中華民族
「四・一二清黨」,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重大影響最深遠的事件,蔣介石領導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首次跟蘇俄和中共決裂,打響了反共救國的第一槍,及時拯救了中華民國和中國人民。倘若當年沒有及時「清黨」剿共,中國大陸很可能在94年前的1927年或提早幾十年便已經淪入共產主義的魔掌。
倘若沒有上海龍華會議的清黨決策和「四・一二清黨剿共」,便沒有民國時代全國各地的反共救國運動,以及當今遍及全球的反共救國高潮。
在1927年中國國運的關鍵時刻,國民黨各位軍政要員的不同選擇和行動,不僅深刻影響並決定了中國未來的命運和前途,也為他們自身的生命打上或光彩榮耀、或瑕疵汙垢、或恥辱蒙羞的永久印記。「四・一二」及時清黨反共救國,畢生堅決反對共產主義,保衛中華民族的蔣介石,被世人尊為拯救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永垂青史;而跟蘇俄共產黨和中共與虎謀皮,或同流合汙者,被世人批評恥笑,無顏面對子孫後代;早於1933年加入共產國際的共諜宋慶齡等人,勾結共黨,出賣顛覆中華民國,更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這一些都給我們後人留下深刻的歷史參考和教訓。
選擇良知正義 遠離邪黨做好人
中共是在1921年作為蘇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在中國成立的,是馬列共產主義侵略中國的代理人。在當今正邪大戰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明辨是非,選擇道德、良知和正義。真正熱愛中華的炎黃子孫,包括無數喜愛支持國軍的網友粉絲們,都應該認真閱讀《九評共產黨》這本奇書,深入瞭解歷史真相,看清中共「假、惡、暴、騙」的邪惡本質,遠離摒棄逆天叛道、摧毀中華傳統文化的共產主義和中共。倘若有人早年無知被騙入黨,現在應去退黨網站做三退,聲明退出中共黨團隊組織。
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選擇和行動,也決定著自己未來的前途和命運。選擇良知和正義,做一個真正的好人,方可獲得上天的福佑和擁有光明美好的未來。
人在做,天在看。
點擊購買電子書:《滄海:改變中國歷史的北伐戰爭》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