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蔣介石力促東北易幟 完成北伐統一中國偉業(組圖)

 2023-10-14 09: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8
    小字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蔣介石)。
中國抗戰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蔣介石)。(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928年9月,白崇禧奉最高統帥蔣介石之命,指揮國民革命軍从北平東征唐山灤河——秦皇島山海關,徹底肅清關內北洋張宗昌直魯敵軍,完成北伐軍事作戰。東北奉系新首領張學良隨即將其在關內灤河以東的地盤全部易幟,改掛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中國統一僅剩下東北三省的問題。

日本干涉阻擾 張學良再三推延易幟

1926年7月9日,蔣中正(蔣介石)在廣州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
1926年7月9日,蔣中正(蔣介石)在廣州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蔣介石力促東北易幟完成北伐統一中國偉業
1930年代初,蔣介石與張學良合影。

由於日本政府的粗暴干涉阻擾以及東北奉系內部意見分歧,東北易幟一波三折,張學良幾次推遲東北易幟的日期。

早在6月初,蔣介石統帥國軍四大集團軍收復北平之時,以田中為首相的日本政府擔心張學良東北奉系一旦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後,英美等國的勢力將進入中國東北,故多方阻擾張學良奉系跟國民政府接洽南北合作和統一。日本藉口保護跟清朝政府所簽訂的條約上的利益,乘機增兵南滿鐵路。鑒於東北涉及複雜的外交問題和「濟南慘案」的教訓,國民政府決定主要以政治和平方式解決東北問題。

7月1日,張學良被東三省省議會聯合會推舉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成為奉系新首領。鑒於中國統一為大勢所趨,張學良本人在其父張作霖被炸身亡後,也不願繼續跟南京國民政府打內戰,公開宣布東北停止軍事行動,休養生息,並派代表邢士廉、徐祖貽等四人來北平,向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蔣介石)表示「絕不妨礙中國統一」,並表示願意加入革命陣營,跟國民政府共同協商南北統一的條件和辦法。

為積極爭取張學良,早日實現中國南北統一,蔣介石總司令在北平對張學良派來的談判代表明確表示:「只要東北易幟和服從三民主義,其他條件均可商量」,並希望「目下立即改幟」。

張學良起初對此作出積極反應,復電表示「願對國民政府服從到底」。南北雙方決定奉系湯玉麟所部熱河省先於7月19日易幟,東北三省於翌日同時易幟。張學良此舉是為了試探反對東北易幟的日本政府的反應。

然而,日本駐奉天(今瀋陽)總領事林久治郎聞訊後,於7月16日訪問張學良,並警告威脅說,因南京國民政府標榜革命外交,單方面廢除與各國條約,圖以武力收回租界,故與南方合作即無異與日本對抗,日本政府不能不給予極大的關注,並不惜使用武力干涉。原定7月底東三省易幟的計畫因而流產。

7月26日,張學良致電蔣介石總司令,報告了與日方的談話內容以及日本阻止東北易幟的情形。張學良向蔣介石表示非常抱歉:「無論何時,願對國府服從到底。雖是個人隻身,亦甘為介公效力。但目前外交方面情形,確實重要,諒介公早有成竹。但求對外有圓滿辦法,東三省不成問題也。」

8月初,奉系宣布北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的葬禮將在奉天(今瀋陽)舉行。為促使東三省早日歸附中央,蔣介石加緊與張學良的秘密聯繫。國民政府派出方本仁為特使赴奉天參加張作霖的喪禮,又派李石曾前往勸說張學良和奉系政要。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派出林權助為特使,以參加張作霖葬禮的名義到奉天,連續四次找張學良密談。林權助向張學良強調日本在滿蒙有特殊權益,並恫嚇威脅張學良奉系勿要跟南京國民政府妥協合作,如擅自懸掛青天白日旗,日本已具強固決心,將採取自由行動,即使武力干涉中國內政,亦所不辭。面對蠻橫逼人的日本特使,張學良答允考慮日本政府的立場,同時也表明東北問題自己並不能做主,一切須以東三省人民意志為轉移。

張學良跟奉系政要商議權衡後,決定對於日本方面「暫用圓滑之法以延宕之」,對於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則要進一步商談易幟的具體條件,盡可能保留奉系在東北的各項權益。張學良宣布「東省易幟,延期三個月」,以此來緩和跟日本方面的緊張關係。

8月中旬,國民政府為修訂中日條約之事,照會日本大使方澤,聲明主張速立雙方平等、互尊主權新約,希望即派全權代表商議。而美國駐華公使馬慕瑞也抵達奉天,與張學良的代表楊宇霆會談,表示美國政府支持東北「易幟」。

9月25日,在南京籌備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的蔣介石總司令心繫中國統一,再次敦促東北張學良於十月十日完成易幟。為解除日本對中國內政的干涉,蔣介石電囑國民政府談判代表張群向日本田中首相說明「勿再干涉奉天易幟事,必使中國統一後,方可開始與日以公義解決各案」。

10月10日,「雙十國慶節」這天,張學良突然致電蔣介石,表示自己個人接受國民政府委員的任命,但東北「因外交環境關係,不得不分別緩急,徐圖解決,免滋意外糾紛」,因此東北十月易幟的計畫又被推遲。

國民政府改組 公推蔣介石為國家元首

8月初,蔣介石總司令自北平返回首都南京,籌備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五中全會於8月中旬召開,作出三項決議(一)依建國大綱設立五院,(二)整頓軍事,使軍政軍令及教育統一,軍費不得超過總收入百分之五十,化兵為工等原則,由蔣中正、馮玉祥、閻錫山、李濟深、李宗仁、楊樹莊規劃,(三)統一財政,確定預算等案。

10月8日,雙十國慶節前夕,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依照五中全會通過的「依建國大綱設立五院」決議,改組國民政府,並通過「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和相關重要決議,規定「國民政府委員會為執行治權的最高機構,國民政府主席為享有實權的國家元首」。中常會公推並委任蔣中正(蔣介石)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譚延闓、胡漢民、蔡元培、戴傳賢、王寵惠、馮玉祥、孫科、陳果夫、何應欽、李宗仁、楊樹莊、閻錫山、李濟深、林森、張學良16人為國民政府委員;改組後的國民政府五院以譚延闓為行政院長,胡漢民為立法院長,王寵惠為司法院長,戴傳賢為考試院長,蔡元培為監察院長。

10月10日,雙十國慶節這天,因北伐勝利,全國統一,全國各地舉行盛大國慶慶祝活動。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蔣介石)以及新任國民政府委員在這一天宣誓就職。蔣介石從此成為國家元首和國民黨軍政最高領袖,他發表告全國同胞書,宣示立國四道:「一、發育國民強毅之體力,以挽救萎靡文弱之頹風;二、保持中國固有之德性,以剷除苟且自私之惡習;三、增進科學必需之常識,以闢除愚昧錮蔽之迷信;四、灌輸世界betway体育手机网 之文化,以力求國家社會之進步。」(《蔣中正總統困勉記》)

蔣介石力促東北易幟 青天白日照耀全國

青天白日旗
1928年底,東北三省易幟,全中國統一在青天白日旗下。

為爭取張學良和促使東北易幟,蔣介石在10月份召開的國民黨中常會上特別推舉張學良為國府委員,並主張迅速發表對張學良的委任。中常會上眾人對此紛爭不一,辯論許久不能達成一致意見。蔣介石解釋說:「如張氏被日本阻礙,不得就職,則足以揭穿其真相,使國民與舉世人知之矣!」各位中央常委方才醒悟,如此方通過了對張學良的委任。

蔣介石還成立法制局,設置外交研究委員會,研究廢止不平等條約的步驟,宣告關稅自主。美國首先承認關稅自主,跟中國的各邦交國均贊同,唯獨日本極端反對。

為減輕東北方面的外交壓力,蔣介石國民政府於10月28日再電張學良,通告以後東三省外交事件移交中央政府辦理。同日,張學良在奉天舉行軍政會議,決定將45萬奉軍裁兵10~20萬,各軍淘汰弱者,留編強兵約20萬,另編省防軍,建立興安屯墾實邊,並頒布墾荒實邊章程,安置編餘官兵。

此後,蔣介石跟張學良兩人函電頻傳,信使不斷。蔣介石並特派張群、吳鐵城、宋大章三人來到瀋陽,與張學良密議東北易幟大業。蔣介石還利用美國、英國與日本的矛盾,推動美、英向日本施加壓力。在國民政府的支持下,反對日本分割中國的輿論也高漲起來。形勢發展到了11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也不得不承認東北易幟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為盡早實現中國南北統一,蔣介石雖然對張學良提出的諸多條件有所不滿,但從大局考慮,仍做出了一些讓步。首先,儘管當時國民政府在財政上並不寬裕,蔣介石仍答應每月向張學良東北奉軍撥軍餉一千萬元。12月6日,蔣介石又明確答應在東北人事安排上給予奉方相當的權益:「東北內部,仍由現職各員維持,概不更動,重大人事,先由張學良請委,然後中央任命。」此後,在雙方爭議最大的熱河問題上,蔣介石國民政府又做出更大的讓步:同意張學良提出將熱河省併入東三省的要求。這樣,東北一些原先反對南北統一的各界人士現在也贊成易幟統一,服從南京民國政府。

12月29日,東北易幟典禮在奉天省府禮堂舉行,歐美各國領事應邀出席,唯日本領事未到。新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學良身著深黃色中山服,監誓委員方本仁身穿長袍短褂,在軍樂聲中,眾人先向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旗、孫中山總理遺像行三鞠躬禮,方本仁恭讀總理遺囑後,即就監誓員位,授印於東北正副司令及東北各委員各廳長,復由東北邊防軍正副司令及奉、吉、黑、熱四省府主席以次各委員恭誦誓詞。

會後,張學良向全國發布東北易幟通電:「自應仰承先大元帥遺志,力謀統一,貫徹和平,已於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

同日,南京國民政府電復張學良等人:「完成統一,捍衛邊防,並力一心,相與致中國於獨立自由平等之盛,有厚望焉。」

東北易幟當天,事先秘密制就的幾萬幅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奉天城內迎風飄揚,北洋政府的五色旗降了下來,還有以一百人為一隊的若干士兵隊,每人手執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城內巡弋。天津《大公報》報導說:「晨7時,總部省署各機關公團學校門口,交叉掛黨國兩旗,軍士掌旗列隊遊行。一時各街旗色,蓋皆青白,民眾歡騰,氣象一新……」

12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正式批准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長官;任命翟文選為奉天省主席,張作相為吉林省政府主席,常蔭槐為黑龍江省政府主席,湯玉麟為熱河省政府主席。東三省改旗易幟工作基本結束。

雄才大略創造歷史奇蹟 南北一統豐功永載史冊

1924年6月,大元帥孫中山、蔣介石在廣州黃埔軍校合影。
1924年6月,大元帥孫中山、蔣介石在廣州黃埔軍校合影。(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925年,桂粵湘贛閩雲桂七省軍政形勢示意圖。
1925年,兩廣統一和蔣介石北伐之前,中國南方七省軍政形勢示意圖。(看中國製作)

在蔣介石領導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前,中國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十次南方陣營攻打北方陣營的戰爭。在這十次南北戰爭之中,南方陣營失敗九次,僅有明太祖朱元璋自安徽起兵北伐滅元獲得勝利。打得最遠的是清朝末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軍隊,從廣西金田起兵北伐,打到天津後,遭到清軍圍剿而失敗。此後,孫中山大元帥生前也曾經兩次出兵北伐,因為孫中山革命政府實際上僅擁有廣東一省的力量和資源,結果這兩次北伐也不幸失敗。北伐統一中國,實現三民主義就成為孫中山先生的遺願。

1926年7月27日,蔣介石統帥國軍在廣州黃沙車站出征北伐,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吳稚暉、參謀總長李濟深(右二)、代參謀總長白崇禧
1926年7月27日,蔣介石統帥國軍在廣州黃沙車站出征北伐,文武政要歡送。
前排坐者: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張靜江。
(張靜江身後左起):蘇聯顧問加倫將軍、國軍總司令蔣介石、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吳稚暉、參謀總長李濟深(右二)、代參謀總長白崇禧(右一)。

1927年,四・一二清黨前夕,蔣總司令在上海龍華白崇禧東路軍總指揮部向北伐軍將士訓示。
1927年,四・一二清黨前夕,蔣總司令在上海龍華白崇禧東路軍總指揮部向北伐軍將士訓示。

1927年,四‧一二上海清黨後的第六天,蔣介石在南京創建南京國民政府。
1927年4月18日,四‧一二上海清黨後的第六天,蔣介石在南京創建南京國民政府。

蔣介石(右三)率黨政軍要員在北平香山碧雲寺祭告孫中山先生。
1928年7月,克復北京天津,蔣介石(右三)率黨政軍要員在北平香山碧雲寺祭告孫中山先生。(左起):白崇禧、馬斯達、馬福祥、閻錫山、吳稚暉、蔣介石、陳調元、張作寶。
(除特別標注外,以上其他圖片皆為網絡圖片)。

而蔣介石自1926年7月統帥八個軍約十萬兵力在廣州出師北伐以來,領導國民革命軍克復重重困難,歷經艱險曲折,迭經浴血奮戰,於1927年在上海「四・一二」清黨,衝破蘇俄和中共的種種阻擾破壞,開創反對共產主義的先河,創建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全國各地軍民紛紛響應歸附,僅用兩年時間,便從華南廣西和廣州一直打到比平津更遠的長城山海關,徹底打垮擁有近百萬精兵強將的北洋張作霖軍政府,贏得北伐戰爭的偉大勝利,完成國父孫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遺願,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蹟,刷新改寫歷史記錄,寫下了歷史上的輝煌篇章。

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蔣介石和他領導下的英勇北伐國民革命軍將士所創造的豐功偉績永載史冊,萬古傳頌。

點擊延伸閱讀 《中國傑出抗日名將 榮膺中美英法二戰勛章(視頻)

點擊延伸閱讀 《抗战期间 中国最高统帅部和军事指挥系统(上)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