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統帥蔣委員長發表抗日講話,身後站立者為副參謀總長白崇禧。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12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決議,以「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為全中國抗戰最高統帥部,以蔣中正(蔣介石)為軍委會委員長和最高統帥,負責領導全國軍民抗戰,負國防之全責;以程潛、白崇禧為軍委會正副參謀總長,作為軍委會委員長的最高幕僚長,襄助蔣委員長策劃抗日全局,指揮並指導軍委會所屬各部院會廳,並處理有關的一切事務。此次重要會議並授權「軍事委員會」對全國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
蔣介石任最高統帥 領導全中國抗日
蔣介石任全中國抗日最高統帥和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是特設的特殊機構,在國民政府中地位最高,被賦予至高無上的權力,有權統一指揮全中國黨政軍系統的任何部門和轄區(包括毛澤東中共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共區)。
1937年9月,國民黨中常會第51次會議正式決議,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行使陸海空軍最高統帥權,授權委員長蔣中正為中國戰時政府之最高領袖,並擁有全中國行政、立法甚至司法權。因此,抗戰期間,軍委會委員長蔣中正為全中國的最高國家元首,而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則成為虛位國家元首。
蔣介石領導的軍委會,在1937年~1945年期間,先後劃分成立了12個抗日戰區,組建陸軍至少320個師,105個軍,40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下轄2~3個軍,大的集團軍可能統轄4~5個軍),並在國內組織發動了至少22場抗日大會戰和緬甸遠征抗日作戰,抗擊和牽制絕對優勢的日本陸軍三分之二總兵力,殲敵150萬,佔日軍在二戰中死亡人數的70%,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偉大貢獻。
軍委會組織機構 四大部各司其職
1937年,軍委會最初成立第一至第六部,以及後方勤務、管理、衛生勤務等各部,作為辦事機構。不久後,軍委會各部門改編合併為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委員長侍從室、秘書廳、調查統計局(軍統)、軍事參議院、軍法執行總監部、後方勤務部、新聞檢查局、撫恤委員會等機構。
軍委會設委員9~11人,由中央政治委員會選定,由國民政府特任之。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的部長及軍事參議院院長為軍委會當然委員。軍委會委員之職責為讚襄委員長籌劃國防用兵大計。1938年1月,國民政府重新任命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為軍委會委員。根據《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白崇禧、軍令部部長徐永昌、政治部部長陳誠、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為軍委會當然委員。
軍委會是策劃全國抗日戰略、制定大規模會戰計畫、指揮會戰和重要戰役的最高統帥機構。重大決策和作戰計畫經過最高統帥蔣委員長批准後,通常由軍令部負責頒布下達作戰計畫和任務給各戰區,再由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執行。
1945年9月,日本在東京灣投降,中國代表團代表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右一)和廳長楊宣誠(右二)等成員出席見證。
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和政治部統稱「軍委會四大部」,各有不同的職責和分工。軍令部主管國防和用兵作戰事宜,主要負責策劃制定作戰計畫和方案,起草下達作戰命令,指揮、監督、指導、實施作戰。軍令部部長最初為黃紹竑,1937年底後為徐永昌,下轄作戰廳(廳長劉斐)、情報廳(廳長楊宣誠)、總務廳、工兵指挥部、炮兵指挥部、通讯兵指挥部等作戰機構。
軍政部掌管全國軍事行政和軍事司法事宜。1938年1月,程潛因為要出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北方戰事,何應欽繼任參謀總長,仍兼任軍政部部長。軍政部下轄兵役署、軍需署、總務廳、軍務司、軍法司、馬政司、交通司、兵工署、軍醫署、會計處等部門,是軍委會中最龐大、工作最繁杂的部。
軍訓部掌管全國陸軍的訓練、整理、校閱(考核),制定中國陸軍典、範、令,編審制定各兵科軍事教育書籍,掌管全國各類軍事學校(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即黃埔軍校)、通訊兵學校、炮兵學校、工兵學校、輜重兵學校等學校)之教育和建設,校閱(考核)全國陆、海、空軍事學校,負責全國國民兵之教育、規劃和校閱(考核)。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兼任軍訓部部長和校閱委員會主任,下轄步兵監、騎兵監、炮兵監、工兵監、輜重兵監、通訊兵監、機械兵監、校閱委員會、軍事教材編審委員會等機構。
政治部於1938年在武漢成立,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政治部主管全國軍隊的政治訓練、民眾組訓和抗日宣傳工作,陳誠任政治部部長,中共方面的周恩來任副部長,郭沫若任第三廳(負責宣傳)廳長。
軍事統帥決策會議
抗戰期間,軍委會的軍事統帥決策和作戰指導,有些時候是通過「作戰會報會」進行,有些時候則由蔣委員長和某些要員研究商討後決定。
凡有重要抗日會戰或戰役時,蔣委員長都親自出席或主持「作戰會報會」,會議形成的決策是徐永昌軍令部制定作戰指導和作戰計畫的重要依據,重大決策必須經過蔣委員長批准方能生效。
「作戰會報會」平時由參謀總長何應欽主持,何應欽因故缺席時,由副總長白崇禧主持。參加者包括正副參謀總長、軍令部長、軍政部長、軍訓部長、政治部長、辦公廳主任、侍從室主任、軍法執行總監、後方勤務部部長、航空委員會主任(空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軍事參議院院長、銓敘廳廳長、以及與作戰有關的各部廳高級人員,或由參謀總長指定的相關人員。
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左四)率何應欽(左三)、白崇禧(左五)、關麟征(左一)、薛岳(右二)、胡宗南(右三)等高級將領到南京中山陵謁陵。(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中國幅員遼闊廣大,從南到北抗日戰區相距數千公里,難於統一指揮。為了適應戰爭,1938年11月,武漢會戰之後,蔣委員長取消了從前設立的西安行營、廣州行營、重慶行營等小的行營,先後特設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和天水行營兩大行營,以白崇禧為桂林行營主任,代表蔣委員長統一指揮督導長江以南的第三、四、七、九共4個戰區;以程潛為天水行營主任,代表蔣委員長統一指揮督導北方第一、二、五、八、十戰區及魯蘇、冀察戰區共7個戰區。
抗戰期間,軍委會統帥指揮的戰略單位有全國各戰區、各江防司令部、各防空司令部、各衛戍司令部,以及劃分給各戰區的陸軍集團軍等兵力。依據作戰任務和需要,軍委會劃分調派若干陸軍集團軍以及空軍或海軍支援力量給各戰區,一般由戰區司令長官負責統一指揮。
有時,最高統帥蔣委員長親任重大會戰的總指揮,或委任正副參謀總長、軍委會行營主任為會戰總指揮。
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從上至下為:軍委會+軍委會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
(未完待續)
點擊延伸閱讀:《中國傑出抗日名將 榮膺中美英法二戰勳章(視頻)》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