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根本問題在制度和結構方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7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下滑、房地產危機持續存在,失業大潮席捲各地,中產階級面臨普遍降薪。華盛頓智庫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根本問題在制度和結構方面。
失業大潮下中產階級面臨普遍降薪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24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79萬,規模再次創下歷史新高。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中國教育部組織開展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督導,由主要官員帶隊赴安徽、遼寧、河北、北京、江西、天津等省市進行督導。在此次督導之前,教育部開啟了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行動。這場一直要持續到8月份的行動,目前正在中國多個省市加速推進。
地方政府也動作頻頻,例如在7月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啟動2024年暑期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
從中央到地方的諸多舉措,突顯了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緊迫,也印證了大學生就業在中國不但是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除了傳統的招聘會,包括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黑龍江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多所高校,正動員校友為2024年母校畢業生尋找出路。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而原來收入頗豐的中產階級面臨普遍降薪。
近日,一名就職於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的30歲女性員工鄭雯露,據傳因為降薪後還不起房貸而跳樓自殺,該事件引髮網民熱議並衝上微博熱搜。有消息指出,鄭雯露在去年9月花了一千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買房,不過因為房地產市場崩塌,她首付的400萬元因此蒸發,再加上遭遇減薪無力負擔貸款,在被股市、樓市、及降薪三重壓力壓得無法喘息的情況下,她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有中金公司員工就此在網路中披露,行業目前普遍存在降薪狀況,有些職位的薪資甚至被「打三折」。路透社此前的報導也指出,中金公司在今年大幅削減了員工薪資,平均每位員工的薪資被降低了25%,超過二千名員工因此受到影響。
學者:泡沫已經破裂
據萬得(WIND)金融數據統計,2021年度中金公司人均應付薪酬約為116.43萬元,但至2023年,人均應付薪酬已降至70.04萬元,這樣的趨勢是否暗示著中國的經濟泡沫已經破裂、房地產爆雷問題已蔓延到了金融機構?
據自由亞洲電臺7月10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比較了中國如今的經濟情況與日本1990年代遭遇的泡沫經濟:「中國跟日本的相似處在於,儘管中國的科技表現相當傑出,但它在總體經濟混亂的情況下就像座孤島。日本當時有索尼(Sony)、三菱(Mitsubishi)、豐田汽車(Toyota)等傑出的汽車與金融產業,中國現在有阿里巴巴、騰訊、與比亞迪等等......但是這些企業的傑出表現無法彌平總體經濟不平衡的問題,像是長期的房地產市場問題、產能停滯、舉債問題、消費量降低等等。」
馬格努斯談到,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只是在北京當局的控制下,中國的房價是逐步下跌,而非如市場經濟般快速崩跌:「中國正在經歷泡沫破裂的過程,但一切都像是被‘慢動作’了一般,因為中國存在資本控制,所以就算中國的企業家對市場失去信心,他們也無法迅速移動資本......同時,政府也會不斷試圖透過市場控制,讓泡沫破裂得更和緩。」
馬格努斯也指出,近年來,不僅許多資本家嘗試將資本外移,還有越來越多的人「潤」出中國,而待在國內的年輕人只想「躺平」。種種跡象都顯示,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許多中國人都想從現狀中逃離,因此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未來也將是各界需要關注的焦點。
智庫報告:經濟問題出在制度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旗下大數據中國計畫7月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人對貧窮的態度大幅轉變,十年前或二十年前,多數中國人認為貧窮是由於能力或努力不夠等個人性因素,現在則將問題歸咎於制度或經濟結構不公平。
這份報告是由CSIS中國企業與經濟計畫資深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資深研究員馬佐科(Ilaria Mazzocco)共同撰寫。他們分析了哈佛與史丹佛大學學者的研究發現。
報告引述相關數據表示,2004至2014年間,多數受訪中國民眾認為能力不足、努力不夠、教育水平不高是中國貧窮的前三大因素,機會或經濟結構不公平等制度性因素,則分別被排在第5與第9位。
不過,2023年betway体育手机网 出爐的數據發現,教育水平不高導致貧窮(37%)被受訪者排在第2位,但機會(38%)與經濟結構不公平(36%)已超越成為中國人心中第1、第3大貧窮主因。
與此同時,中國人對富裕成因的想法也出現顯著改變。
報告指出,2004至2014年間,多數人認為富裕多和個人因素有關,例如能力和才華、努力、受過良好教育等。但2023年數據發現,上述個人因素重要性分別跌至第4、第5與第7位,而結構性因素,例如,人脈廣(55%)、長成階段機會多(52%)等,被視為兩大主要因素。
此外,調查發現,不認同「一個人富裕或貧窮是個人責任」的受訪中國人比例,從2004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48%,而認同「在我們國家,努力會受到獎勵」的比例則從62%大幅跌至28%。
報告表示:「這些趨勢顯示,人民對精英社會與國家經濟能為所有人民帶來公平的信心降低。」
中國經濟最大威脅在內不在外
中國經濟正受到美國和歐盟關稅上調的圍困,但這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威脅。恰恰相反,中國內需低迷是更迫切的問題,而且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面臨全球對其部分出口產品需求下降的壓力。
外部對中國製造產品的部分需求正在成長,但中國國內的消費者需求正在放緩。這種差異很重要,因為貿易關稅生效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可能會面臨全球對其部分出口產品需求下降的情況。
數據凸顯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中國目前正在努力度過痛苦的經濟轉型,這導致經濟格局的不平衡。它還面臨著巨大的房地產危機、股市波動、地緣政治逆風和人口挑戰。
經濟的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信心和疲弱,人們把錢花在黃金購買上。消費需求疲軟對中國經濟不利,因為它可能會在薪資成長和消費支出放緩的背景下,導致通貨緊縮壓力的惡性循環。
7月3日公布的一項私營部門調查顯示,中國6月份服務業活動擴張速度為八個月來最慢,信心跌至四年來的最低點,受到新訂單增長放緩的拖累,這表明北京當局可能需要採取更多經濟刺激措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