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美国40岁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登上珠峰的美国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却因缺氧虚脱倒在了珠峰下244米处的地方,当时发现了她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由于没有将她活着救下山,多年来一直背着“见死不救”的恶名,饱受人们的谴责。9年来,弗朗西丝的遗体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成了后来登山者的醒目“路标”。日前,当年被迫放弃拯救弗朗西丝的探险家沃达尔决定重返珠峰,将弗朗西丝的遗体进行埋葬,让她获得一些应有的尊严。
女登山家丧生珠峰前 哀求:“请不要扔下我”
1998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特鲁赖德市40岁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设备登上珠峰的美国女性。弗朗西丝是和俄罗斯丈夫谢尔盖·阿森蒂夫一起攀上珠峰的,然而当他们下山时,弗朗西丝却因缺氧在距峰顶244米远的地方发生了虚脱,倒在了雪地上。丈夫阿森蒂夫在妻子身边留了一会儿,随后显然试图独自下山求救,但他却再也没有被人发现,阿森蒂夫可能滑下了陡峭的冰架,丧身在了珠峰下面的未知沟壑中。
当时,生于英国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正带着他的登山小组试图征服珠峰,他和登山伴侣凯茜·奥多德正好路过了弗朗西丝的身边。当时弗朗西丝仍未死亡,沃达尔发现她还活着后,曾试图抢救她。然而他和凯茜知道,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和严酷环境中,他们不可能将弗朗西丝活着救下山;而放弃弗朗西丝继续登顶,他们也做不出来;于是他们自欺欺人地决定放弃登峰,下山到基地营“搬救兵”。虽然沃达尔心中清楚,弗朗西丝不可能活着等到救兵到来,他们将她独自留下的行为就如同留着她等死。当他们将弗朗西丝丢弃在雪峰上时,她已经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仍用最后的声音哀求说:“不要扔下我,请不要扔下我。”
遗体被弃珠峰冷冻9年 成了触目惊心的“路标”
第二天早晨,当另一组登山队再次经过弗朗西丝身边时,她已经停止了最后的呼吸。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即使将她失去生命的尸体抬下珠峰北坡,仍然是一件太过危险的事情,因为北坡山势陡峭,岩石松动很不稳定。
在接下来的9年时间中,弗朗西丝冰冻的遗体就一直留在了珠峰下面海拔8600米高的地方,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路标”。后来采取同一路线攀登珠峰的登山者们,都能够看到她紫色的登山服,醒目地暴露在白色的积雪上。
登山家当年“见死不救” 饱受众人谴责
沃达尔和凯茜将弗朗西丝留在珠峰上等死的行为,引来了排山倒海般的谴责声。当时人们纷纷谴责沃达尔“见死不救”,才导致弗朗西丝魂断珠峰。但沃达尔辩护称,他当时不可能救活她的性命。沃达尔说:“你只能做你当时能够做的事情,你不能活在后见之明中。不幸的是,在我们活着的这个社会中,你不能发生事故,否则总有某个人必须受到责备。”
沃达尔的登山伴侣凯茜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凯茜曾经撰写了一本讲述她攀登珠峰经历的自传,凯茜说:“任何人在像珠穆朗玛峰这样陡峭和遥远的山上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他就可能死亡。我有很多登山朋友都再也没有活着回来,但我从来没有亲眼看到他们死去。第二天早晨,当另一组登山队经过她(弗朗西丝)身边时,她已经死亡。”
相隔9年再登珠峰 登山家计划安葬遇难者
弗朗西丝丧身珠峰的悲剧始终折磨着沃达尔的心,尽管他认为自己并没责任。9年后的今天,现年50岁的沃达尔决定重返珠峰,将弗朗西丝好好安葬在雪峰上,让她获得一些应有的尊严。
如今,沃达尔已经抵达珠峰北坡5180米处的一个营地,沃达尔通过卫星电话对记者说:“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而不是感到有义务做的事。1999 年,当我们一年后再登珠峰时,我们下山时看到她的遗体仍留在原来的地方,我真的感到有点震惊,我知道她将永远以那个姿势留在那个地方。我希望有人最后能为她做点事情,然而,那些挑战珠峰的登山者不可能花费宝贵的时间和工作量去埋葬一具遗体,所以我决定发起一项专门的探险任务,去埋葬这些丧身珠峰的人。这也将可能是我的最后一次珠峰探险。”
沃达尔的妻子凯茜并没有参加这支珠峰葬礼探险队,但她说:“弗朗西丝的状态显然缺乏人类的尊严,她就像是山上的一个路标,你经过弗朗西丝的遗体身边,然后绕道而去,这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好感受。”
将身裹美国国旗 葬于珠峰石冢
据悉,沃达尔计划用美国国旗裹住弗朗西丝的遗体,埋葬在她曾经征服过的珠峰附近,他将用大大小小的石块覆盖住她的遗体,为她建一座石冢。然后,沃达尔将在弗朗西丝的墓边致辞,表示他总算稍微实现了他和登山伴侣凯茜·奥多德当初对她留下的承诺:尽可能地为她做每一件事。
沃达尔称,除了弗朗西丝的遗体外,他们还将力求埋葬另外两名登山遇难者的遗体。一个是印度登山者,他于1996年死于一场风暴中;另一人是英国北约克郡 34岁登山家戴维·夏普,他在去年5月登上珠峰,却在独自下山途中缺氧而死。在一次探险任务中同时埋葬3具遇难者遗体,不仅要看天气是否允许,还得看沃达尔和两名夏尔巴人向导是否具有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庞大毅力。沃达尔说:“看到遇难者的遗体留在山坡上,对其他登山者、遇难者家人都不太好。这次任务将充满危险,在8600米高的地方,任何不测随时都可能出现。然而我认为,通过帮助其他人来为自己的探险事业画上句号,要比再追求另一个登顶纪录来得更好。” 来源:
女登山家丧生珠峰前 哀求:“请不要扔下我”
1998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特鲁赖德市40岁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设备登上珠峰的美国女性。弗朗西丝是和俄罗斯丈夫谢尔盖·阿森蒂夫一起攀上珠峰的,然而当他们下山时,弗朗西丝却因缺氧在距峰顶244米远的地方发生了虚脱,倒在了雪地上。丈夫阿森蒂夫在妻子身边留了一会儿,随后显然试图独自下山求救,但他却再也没有被人发现,阿森蒂夫可能滑下了陡峭的冰架,丧身在了珠峰下面的未知沟壑中。
当时,生于英国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正带着他的登山小组试图征服珠峰,他和登山伴侣凯茜·奥多德正好路过了弗朗西丝的身边。当时弗朗西丝仍未死亡,沃达尔发现她还活着后,曾试图抢救她。然而他和凯茜知道,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和严酷环境中,他们不可能将弗朗西丝活着救下山;而放弃弗朗西丝继续登顶,他们也做不出来;于是他们自欺欺人地决定放弃登峰,下山到基地营“搬救兵”。虽然沃达尔心中清楚,弗朗西丝不可能活着等到救兵到来,他们将她独自留下的行为就如同留着她等死。当他们将弗朗西丝丢弃在雪峰上时,她已经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仍用最后的声音哀求说:“不要扔下我,请不要扔下我。”
遗体被弃珠峰冷冻9年 成了触目惊心的“路标”
第二天早晨,当另一组登山队再次经过弗朗西丝身边时,她已经停止了最后的呼吸。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即使将她失去生命的尸体抬下珠峰北坡,仍然是一件太过危险的事情,因为北坡山势陡峭,岩石松动很不稳定。
在接下来的9年时间中,弗朗西丝冰冻的遗体就一直留在了珠峰下面海拔8600米高的地方,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路标”。后来采取同一路线攀登珠峰的登山者们,都能够看到她紫色的登山服,醒目地暴露在白色的积雪上。
登山家当年“见死不救” 饱受众人谴责
沃达尔和凯茜将弗朗西丝留在珠峰上等死的行为,引来了排山倒海般的谴责声。当时人们纷纷谴责沃达尔“见死不救”,才导致弗朗西丝魂断珠峰。但沃达尔辩护称,他当时不可能救活她的性命。沃达尔说:“你只能做你当时能够做的事情,你不能活在后见之明中。不幸的是,在我们活着的这个社会中,你不能发生事故,否则总有某个人必须受到责备。”
沃达尔的登山伴侣凯茜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凯茜曾经撰写了一本讲述她攀登珠峰经历的自传,凯茜说:“任何人在像珠穆朗玛峰这样陡峭和遥远的山上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他就可能死亡。我有很多登山朋友都再也没有活着回来,但我从来没有亲眼看到他们死去。第二天早晨,当另一组登山队经过她(弗朗西丝)身边时,她已经死亡。”
相隔9年再登珠峰 登山家计划安葬遇难者
弗朗西丝丧身珠峰的悲剧始终折磨着沃达尔的心,尽管他认为自己并没责任。9年后的今天,现年50岁的沃达尔决定重返珠峰,将弗朗西丝好好安葬在雪峰上,让她获得一些应有的尊严。
如今,沃达尔已经抵达珠峰北坡5180米处的一个营地,沃达尔通过卫星电话对记者说:“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而不是感到有义务做的事。1999 年,当我们一年后再登珠峰时,我们下山时看到她的遗体仍留在原来的地方,我真的感到有点震惊,我知道她将永远以那个姿势留在那个地方。我希望有人最后能为她做点事情,然而,那些挑战珠峰的登山者不可能花费宝贵的时间和工作量去埋葬一具遗体,所以我决定发起一项专门的探险任务,去埋葬这些丧身珠峰的人。这也将可能是我的最后一次珠峰探险。”
沃达尔的妻子凯茜并没有参加这支珠峰葬礼探险队,但她说:“弗朗西丝的状态显然缺乏人类的尊严,她就像是山上的一个路标,你经过弗朗西丝的遗体身边,然后绕道而去,这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好感受。”
将身裹美国国旗 葬于珠峰石冢
据悉,沃达尔计划用美国国旗裹住弗朗西丝的遗体,埋葬在她曾经征服过的珠峰附近,他将用大大小小的石块覆盖住她的遗体,为她建一座石冢。然后,沃达尔将在弗朗西丝的墓边致辞,表示他总算稍微实现了他和登山伴侣凯茜·奥多德当初对她留下的承诺:尽可能地为她做每一件事。
沃达尔称,除了弗朗西丝的遗体外,他们还将力求埋葬另外两名登山遇难者的遗体。一个是印度登山者,他于1996年死于一场风暴中;另一人是英国北约克郡 34岁登山家戴维·夏普,他在去年5月登上珠峰,却在独自下山途中缺氧而死。在一次探险任务中同时埋葬3具遇难者遗体,不仅要看天气是否允许,还得看沃达尔和两名夏尔巴人向导是否具有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庞大毅力。沃达尔说:“看到遇难者的遗体留在山坡上,对其他登山者、遇难者家人都不太好。这次任务将充满危险,在8600米高的地方,任何不测随时都可能出现。然而我认为,通过帮助其他人来为自己的探险事业画上句号,要比再追求另一个登顶纪录来得更好。”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南非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