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刘墉墨宝的玉碎和瓦全

 2007-12-28 06: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前几天去看美国一古玩拍卖会的预展,老远就看到一件书法作品,通篇白墨相当、枯润互映、气脉贯通、意到笔到、浑厚端庄,走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幅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的作品,无怪乎功力如此之深。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卒于嘉庆九年(1805年),享年85岁。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一品),加太子少保衔。

刘墉擅书法,有"浓墨宰相"之称。他早年在康熙、乾隆皇帝酷爱董其昌、赵孟俯书风的影响下,初师董、赵,法魏晋,又学钟繇,秀媚妍润;中年继学颜真卿、苏轼诸家,饱笔浓墨,骨力雄健,自成一家;晚年一心向佛,字与禅理融合,洒脱之性浸透字里行间,超然独出,归于平淡,而至炉火纯青之境。清徐珂《清稗类钞》评价其书法"其书之佳妙,正在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

刘墉的书法结合了优游养性的翰墨余事与朝廷重臣所独具的儒雅气质,成为其表露人格、寄讬性情的方式。透过他那温和敦厚的书法风格,可使人感到儒家思想之处世之道:温恭谦让,智圆行方。

刘墉书法,名重一时,当时求书者日众,使他穷于应付,在不得已时,曾命几个姬妾代笔,皆能乱真,其中尤以黄氏为甚,笔势极似,小楷几可乱真,传说连刘墉本人也难以辨别。

再看这幅拍卖作品下笔极讲究法度,字与字之间很少连笔,但绝无松散之感,端庄中见洒脱,古朴里盈典雅,而且从运笔的气韵中,款款地扬洒着刘墉的性灵,定为刘墉真迹无疑,不但决非代笔之作,而且是书如其人的典型作品。

今日这帧看似完整的作品,我记得不久前曾经看过,当初乃是几十片的碎片残骸。

那是去年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者来到了我纽约曼哈顿的古玩店拜访,据知他为40年代中国的名医。谈到艺术品,老人的目光烁烁有神,与我忽有一遇知音之感,与我海阔天空地聊起来。他说:"我一生酷爱字画,听说您与您的先辈们也雅好收藏,今日有幸在海外与您相见,堪称平生一大乐事也!"

老人又告诉我说:"我的绝大部份藏品在1967年文革中被抄家后销毁了,所存就只有一件作品了。"随之,老人颤巍巍地取出一包用一张旧牛皮纸裹着的东西,说:"这是伴我大半生的刘墉行楷手迹,我实在是喜欢,当时为了让它保存下来,在抄家之前我就自己将它撕了,这样红卫兵就难以发现了,但我还是确实心痛呵,撕的好像是我的心啊!"

我望着这一堆劫后余生的残片,想像着一条一条亲手将它撕成碎片的老人,我黯然无语。感叹于名垂青史的一代名臣刘墉,连他的一幅字,一幅中华文化的传统作品,竟也要遭此大劫。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廊下留下了无数璀璨文化艺术,却在中共的统治下演出如此可悲的一幕!临走时,老人还询问了在纽约何处可修复字画。

看完拍卖预展回到纽约后,翻出老人留下的电话号码,拨通了电话,未料老人的家人告知他已在前不久作古了,人生如斯。我怅然之久,忆想起当时他与我作别时,眼眶是含着泪水的。

作者为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主席,古玩书画鉴定收藏家


来源:新纪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