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担任一个硕士班的甄试委员,看到一个有残疾的女孩大方的走进试场,她因病不能坐,就站着回答完所有的问题,然后从容的走出去。她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笑容,很有自信的叙述研究计划,若不是她走路有些不正常,我一点也看不出她是残障人士。我们被她的风采所慑住,一致投票录取她。
另一个甄试者是中年人,从自传中得知,她国中毕业时,一句英文也不会,在西餐店做女侍,客人点牛排要median rare,她听不懂,所以发愤读英文,后来去美国念大学,现在回来考研究所。听她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我在想,这真是个好例子,可以证明给父母们看,不需要七早八早送孩子去上全美语补习班。人只要肯奋发向上,语言哪里会是问题呢?
这两个例子都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一般来说,人对于生命意义的了解有两个管道,一是亲身体验,二是透过阅读,内化别人的经验。有个孩子看到母亲每天抱生病的狗去打针,就问母亲:“狗看病花这么多钱,我们家还有钱吗?”母亲反问:“你愿意看狗病死而不治疗它吗?”第二天,孩子下课就不再买零食,把钱省下来救这只狗。这就是生命教育。如果能让孩子走出教室多跟生活接触,他就可以受到很多启发;若是没有这个机会,书本的媒介就绝对不可少。
说实在话,我们的学生经典名著读太少了。美国的中学生一学期至少读十四本经典的书,而且读完要深度讨论,而不是相互抄一抄报告交差了事。这个阅读量的差别,反映在学生的生活与品德教育上。
前几天,美国在台协会(AIT)邀我去做《梅冈城的故事》的导读,因为今年是《梅冈城的故事》出版五十周年,全世界都在庆祝。这本书是除了圣经之外,卖最多的一本书,每一年都卖一百万本以上,到现在已经卖了三千万本。大家都认为它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本书,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听过这本书,连来听演讲的观众看过这本书的人也寥寥无几,真是令人震惊。我们的学生书看得不够多,缺乏典范,自身的经验又不足,才会常常觉得生活无目标、生命无意义。
阅读量不够,是我们每年在国际语文能力评比落后的原因。阅读不仅是认识生字而已,它的重要性在于增加同理心。我们不需要自己是智障,只要阅读史坦贝克的《人鼠之间》,就能体会智障者的悲惨;不需要亲上战场,只要读过海明威的《战地钟声》,就可以了解战争的残酷;也不需要生为黑人,只要读过《梅冈城的故事》,便知道种族歧视的不公平。
美国中学生每学期都要读两本跟宗教、种族有关的书,这样累积下来都还不能完全去除偏见,我们完全不读书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不被有心政客煽动,去分化及仇视族群呢?
一个玻璃娃娃的母亲跟他说:“生为玻璃娃娃,痛苦免不了,但要不要受苦自己可以选择。”这孩子从此不再问:“为什么是我?”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过自己的人生。
生命教育无他,同理心的阅读和典范的学习而已。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阅读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