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经常在新闻报导中看到民众乱服中药进补,而导致伤身的消息。事实上,类似的事件是可以避免的,由于有些人认为中药大多来自天然,所以药性温和不会有副作用。在这种观念下,容易误信坊间偏方,如何根据个人的体质,补出健康,让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才是正确的进补养生之道。
问1:中国人喜欢进补,什么状况才需要补?
华人是一个喜好进补的民族,由于中医是强调平衡的医学,认为吃补是一种调整平衡的方法,当身体属于寒性体质,应该用热性的药来平衡,相反的,如果是热性体质,要用寒凉的药物来调补,让身体达到平衡的状况。
进补是治疗虚证的方法,只有当人处在虚证的状态之下,才需要用补药治疗。什么是虚证?虚就是不足的意思,凡是身体的气血不足,或是抵抗力不好,甚至器官的生理机能运作功能不良时,都可以称为虚。
问2:以中医的观点,认为人在“虚证”状况才需要补,虚证和进补有什么关系?
中医所谓的虚证,大致上又可以分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等四大类,由于不同性质的虚证,进补的方法也会不相同。
气虚的人,经常出现精神不济、疲倦全身无力、头晕嗜睡、容易流汗等症状,这时候要用补气的方式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状态,中医最常使用的中药包括人参、西洋参、黄耆、山药等药材。
阳虚体质的人,除了有气虚的症状以外,还会比较怕冷、手脚冰冷,而且尿多、颜色大多是透明的,这时就要用较为热性的中药,像冬虫夏草、杜仲、续断等药物来补阳气。
至于血虚,就是体内血液功能不足的状况,血虚体质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像脸色苍白、容易眩晕、心悸、失眠、嘴唇指甲颜色很淡等,中医会采用补血养血的中药来治疗,最常用的药材包括当归、何首乌、熟地黄、白芍等。
如果是阴虚体质,则通常会容易失眠、眩晕、体型瘦弱,同时出现口渴、喉咙干燥的现象,这时可以用补阴的中药,像枸杞子、麦门冬、沙参、百合等中药材来调理身体。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