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病史
(上接上期心理学教授的苦笑6)
三、周末恐惧症(1)
“周末恐惧症”这个词汇是我的学生发明的。在我所在的大学建立了据说是当时中国大陆第一个‘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后的一次学术年会上,学生会员们写了数十篇论文。其中有不少写出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的各种心理疾病,很实际也很有见地。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较长且十分生动真实的《试论周末恐惧症》。此论文作者经过长时间调查、访问、质疑、论证而写就。此论文反映了大学的环境、生活、学习等人文生态,反映了许多大学生生活单调,孤独,缺乏人际互动,缺乏学余爱好,更缺乏对自我意识的观念。入学前,许多大学生有所谓的‘天之骄子’的盲目性,对于人生目标,各种素质休养一文不明。也反映了中国大陆中学教育的弊端,没有为学生上大学提供任何必要的基础准备。尤其是在教育理念上主张学生个人奋斗,知识至上,成绩拔尖,害了大批学生上大学后遇到了用中学的方式根本不能解决的困惑。在中学影响越深,到了大学为害更大。
我曾经多次调查过高中学生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几乎都没有思考过十八岁至二十岁的年轻人进入青春萌发期应该碰上的问题。在中学是一概限制和制止的(甚至有校规明文规定违背某些条文要严厉惩罚),学生遇到了某些问题,不敢向父母反应,不能向老师请教,一概压制。压抑心理成了中学毕业前后的主导心理。
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自全国各省市县,可以说他们都是当地的所谓“天之骄子”。入学后几乎每个学生都失去了原有的固有优势。比如说你是某县、某市的“理科状元”、“文科状元”,可是进入大学后需要重新排队。一方面是全国各省的大学录取分数不同,你是600分“状元”,人家是620分“状元”;另一方面各省录取线有的差别100-200分。所谓“状元”差别就更大了。我所任教的大学属于二类大学,比一类大学实质上相差不小。新生入学后过不了两个月就显出了在这方面明显的变化。某县某“状元”一下子摆了龙尾。这种情况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反应,失去了离开家乡时的八面威风,有头脑、心理健康的学生百端待举,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对另一些学生有一种闭月羞花之感,甚至闭聪塞明,不想进取,原有(至少在个人身上)的优势弃之不用,猛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新入学的大学生感觉到大学教育、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中学大不相同,学生们像出笼的小鸟,“自由了,解放了”是他们最深切的体验,不再闭世绝俗。至少再一个多学期里,多数一年级新生还没有摸清各方面的规律,甚至连大学校园的路径、设备也不甚了解。基本上达不到便宜行事的水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原有成绩应该考取比现在更好的学校,更强势的专业,所以有一种与现实冰炭不相容的状况。
总之,大学一年级的思想、追求、心理以及处理各种关系的尺码都十分混乱。但激烈行动少,沉默思考者多。许多一年级同学成了“同乡会”招揽的对象。但同乡会只能解决最为单纯简化的“情感归属”,尚不能解决他们的许多根本问题。
每到周末,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活跃极了,内容也很丰富,各有各的去处。而一年级特别是一年下学期开始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十分迷茫、徬徨,新的想法很多,但暂无决心确定;他们与中学的同窗好友联系相对减少;他们到大学快两个学期了,还不能确定谁是好朋友,谁是知己。一到周末,他们就感到内心恐惧、无聊也无奈。利用周末复习功课、学习的学生不足十分之一;从事校园已有设备的活动(如体育馆等)的学生也不足十分之一。多数同学去会老乡(校内各系、校外各校)。而另一部分其他年级的同学男女成双成对,花前月下谈情说爱至少占学生的三分之一强。还有一部分学生下馆子庆生日,似乎每日都有。这么多的活动,一年级学生干瞪眼,他们还不能“入流”。他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唯一的是感受心理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指向某一对象恐惧,是无形的,孤独的,不能静下来做某一件特定的事的恐惧。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成双对的影响十分现实又深刻。“周末恐惧症”其实是性成熟的一种异性交往需求为主的心理反应。在我调查中,90%的男女学生希望能交往异性同学,克服这种恐惧。但是仅仅是男女同学欲与交往的要求,多数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谈恋爱”。所以,一年级快结束前,男女同学结伴郊游,出外看电影才开始普遍了。
“周末恐惧症”是随环境而循环发生的。周五晚上开始,周六、周日两个白天,恐惧心态萌发,周日晚又恢复正常。(待续)
心理学家杨子江教授更多故事请看﹕
//m.yaggayow.com/taxonomy/18005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