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一年的离别,在她的心里,烙下秋的伤感。(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这一年的离别,在她的心里,烙下秋的伤感。曾与她有过刻骨爱恋的人决意弃她而去,此时的她仍旧年轻、美貌、恭顺,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她没变,他却变了。
定格的画面 不同的理解
1918年的正月十五,本是人间团圆的日子,李叔同却选择这一天剃度皈依佛门。几星期后,他的日本夫人福基伤心欲绝,携幼子从千里之外的上海来到杭州灵隐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丈夫不要弃她出家。
这一年,是两人相识的第11年。但几经思考、探寻,李叔同已下定决心。当福基来到寺外,他避而不见,福基对着紧闭的寺门悲伤的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福基请求与他见最后一面。那天的清晨,西湖薄雾,两舟相向,本是美丽的画面,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了不同的含义。
福基:“叔同——”
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一个人望断秋水,失声痛哭;一个人渐渐远去,没再回头。
悲伤、无奈,在世人心中多是对她妻子的同情。冷酷、决绝,在世人眼中,多是对李叔同的不解。
最后的嘱托 最后的信笺
其实,在李叔同出家前,曾预留了三个月的薪水,并将其分为三份。其中一份连同自己的一绺胡须嘱托杨白民先生,转交给日籍妻子,并拜讬朋友将福基送回日本。
福基:
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我们那个家里的一切,全数由你支配,并作为纪念。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叔同戊午七月一日
一钵无情泪 最是动人时
在李叔同出家前,他曾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更是西装革履、服饰华丽的风流才子。
他的出家在当时引起轰动,世人多难以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曾经被他的诗文打动,而又多愁善感的女读者。有一位女读者,死心塌地的爱上了李叔同,在他剃度后,天天来寺里求他还俗。
李叔同请人给那女子送去一首诗,其中最动人的两句是:“还君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女子听后,百感交集,哭着走了,从此也不再来求他还俗了。
“无情”是为放下情代以慈悲
李叔同的无情,不是世俗所谓的无情无义,而是放下世间以“自私”为根本的感情,代之以更为高尚的慈悲。
多年以后,我才理解了那钵“无情泪”中蕴藏的是什么,是对世人的慈悲,是看众生悲苦留下的眼泪。
1942年,李叔同圆寂。他告诉身边的妙莲法师:“你在为我助念时,看见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网络图片)
世事堪玩味 去去莫迟疑
李叔同所作《送别》在几代人口中传唱不衰,从前只觉得场景动人,后来竟发现几段歌词,从前往后,竟也是李叔同人生感悟、境界的升华,从“浊酒”、“情千缕”,到最后的“世事堪玩味”、“去去莫迟疑”,个中参悟,引人共鸣。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草碧色,水绿波
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韶光逝,留无计
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
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虽悲
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
去去莫迟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