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扇子的起源,唐代的《独异志》记载:“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二人。他们来到昆仑山上,燃草向上天祈祷道:如果我们可以结为夫妻,那么燃烧的烟合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么烟四散。结果所有的烟合在一起。于是女娲‘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与伏羲结为夫妇。”
到了舜帝时期,为了广开视听四处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由此可见,五明扇是古代仪仗中用的一种障扇。“五”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五明”即广达圣明的意思。
殷周时期已出现了一种“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说。秦汉以后,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由于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宋以后,纸质折扇渐渐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
以扇子作为载体的书画艺术,在中国也具有久远的历史,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王羲之在蕺山看到一个老妇人卖六角竹扇,眼见她守着扇摊无人问津,一脸愁容,顿生恻隐之心,便在她的扇子上面写字,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时面色不太高兴,觉得他把扇子弄脏了,于是他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这个是王右军(王羲之)写的字,就可以卖上一百钱。”老妇人听了他的话,人们竞相购买。过几天,老老妇人又带着扇子来求字,王羲之只是笑而不答。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扇面书画是一种特殊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扇面有洒金、泥金、格巾、老矾面等这些质地都成为书画家的用武之地,在不足盈尺的扇面上经丹青高手巧运匠心,精心布局,或山水花鸟,或人物动态,能小中见大,表现出精美的韵致,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墨宝。
传世最早的绘画折扇是明宣德二年(1427),宣宗朱瞻基30岁时所绘的《松下读书图》,被视为罕世之宝。扇面上当中画有一棵古松,一位文士衣着随意,盘腿倚于树下,面前是一本摊开的书卷,在他身旁,溪水潺潺流过,幽静中营造出一份惬意。他的另一侧是一红衣书僮,又给作品增添了一抹生动。在朱瞻基有限的传世绘画作品中,动物题材居多,像这样的人物画很少,弥足珍贵。
到明代成化年间,书画折扇在民间亦繁荣起来,经明代四家“沈、文、唐、仇”始作书画扇面引领书画折扇之风,以及明末董其昌等文人书画家的提倡,对清初“四王吴恽”等各个书画流派,乃至近现代各名家均产生深远影响,折扇艺术自此异彩纷呈,蔚然大观。明清之际,折扇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介质。扇面书画、扇骨雕琢,集器用与审美于一体,书画家无不在这方寸之间一逞毫墨,折扇成为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而出入于他们的怀袖之间,故有的别号“怀袖雅物”。
收藏有字画的折扇,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折扇还有中有专供和尚用的马元黑纸扇,扇面上用真金粉书“心经”、“金刚经”等,有些还绘有“十六罗汉”、“观音”、“佛”、“菩萨”等有关“佛道”人物题材之内容。
扇子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古往今来,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中华文明历史,其雅致精巧的构造以及精美的扇面书画艺术流芳百世。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