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龟一面爬,一面就见它的身躯在放大,出了殿门,下了台阶,到了庭中,那身躯已足有五丈见方,比刚才竟大了几十倍,把一个庭中几乎要塞满了。(图片来源: 手绘插图Winnie Wang)
帝尧派大司徒去祝融城请教火正祝融。且说那祝融城,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那火正祝融为什么住在那边呢?原来那祝融自从到了平阳,给帝尧留住之后,他就在平阳住下,虽则不作官,没有一点职司,但是帝尧的供给,却非常之优厚,所以亦优游自得。后来木正死了,他心生感慨,想到万事无常,人生如朝露。就起了一个求长生的念头,一味的祠养起龟来。求长生为什么要养龟呢?原来养龟求长生,是他高祖黄帝的成法。当初黄帝求仙,将各项方法都试过,古书上面说道:“养龟可以致神,而丹砂可以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器饮食,则益寿;益寿,则海中蓬莱仙者皆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照这几句古书看起来,黄帝养龟,实在是后来成仙的方法之一。祝融知道有这个方法,所以亦养起龟来,但是苦于都城之中,太觉烦杂,不能静修,所以就搬到都城北面三百里外,汾水西面一个空旷之地去住下了。帝尧闻知此事,就派人去替他营造几间精室,又叫他侄子和仲弟兄,不时去探望。后来那边人民,亦渐渐多起来,因为祝融氏所居,所以就叫它作祝融城。祝融既住到这个地方,索性连姓名都换过,不叫吴回了,叫苏吉利。连他续娶夫人,亦给她更换姓名,叫作王搏颊,以表示隐居杜绝世事之意。夫妻俩便终日孜孜不倦,在那里养他的龟,足不出户。
这日正在喂龟,忽然大司徒奉帝命到了,祝融只得出来招待。大司徒就将帝意说明,且请他同到平阳,共议典礼。
祝融道:“鄙人在先帝时,曾经参与过这种典礼,时候虽久,大略却还记得,既承下问,敢不贡献,但是亦不必鄙人亲往,只须书写出来,请司徒带回去参考就是了。”说着就取出简册来,逐条疏写,足足有半日,方才写完,自己又看了一遍,就递与大司徒道:“当时大略,已尽于此,不过时代不同,还请诸位斟情为是。”大司徒接了之后,看见祝融衣裳诡异,言词决绝,亦不敢强邀,遂不久留,感谢之余,即便告辞,回复帝尧说知。帝尧即召集群臣,大家会议,将祝融所写的,作为基础,又斟酌情形,或增或减,于是将典礼议定了。
过了多日,越裳氏使者到了平阳,住在宾馆,帝尧这边派人照顾周到,供应丰厚,自不消说。这时正是五月,在明堂太庙之中延见。那使者一正一副,随同两个翻译,由羲叔陪伴而来。后面数人,抬着一座彩色的亭子,亭中放着一只大缸,也不知盛着是什么东西。当下使者见了帝尧,行过礼之后,就开口叽叽咕咕的说了一通,大家都不懂。然后旁边一个翻译,提起喉咙,也哩哩噜噜说了一遍,大家还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最后羲叔手下的翻译,才用中国话将它译出来,大约是慕德向化的意思。后来又说,有一项微物,贡献天邦,或者是有用的。帝尧谦谢,慰劳他几句,亦由翻译辗转传译。当下将彩亭抬上来,取出大缸放在地上,众人一看,里面盛着的原来是一个大龟,约三尺多见方,昂头,舒足,曳尾,端然不动,那龟甲的四周细毛茸生,甲上全是花纹,想来是千岁以上之物了。越裳氏使者道:“小国得到此龟,有很多年了,但寡君自问德薄,不足以当此神物,谨敬畜养,以待仁圣之君。现在听见大国圣主,钦若昊天,敬授人时,那么此龟是很有用的。所以特遣小臣,前来贡献,希望可以作为圣主治历的一个帮助。”
帝尧听不明白,便问道:“龟与历有关系吗?”使者道:“寻常之龟,与历无关系,此是神龟,它背甲上全是记载开天辟地以来的事情,所以有关系。”帝尧君臣听了,无不骇异。说道:“那背上的花纹,是文字吗?”说着,都上前来细看,然而总看不明白。忽见那龟蠕蠕而动,转眼之间,自己爬出缸外,掉转身躯,往外就爬,大家慌忙让开。说也奇怪,那龟一面爬,一面就见它的身躯在放大,出了殿门,下了台阶,到了庭中,那身躯已足有五丈见方,比刚才竟大了几十倍,把一个庭中几乎要塞满了。那龟至此,方伏着不动,大家才知此龟真是神异。再细看那甲背时,果然都是个蝌蚪形文字,但是字体仍是甚细,不过如黄豆一般大小,而且距离过远,亦看不清楚,只有近着面前的,俯身下去,略略可以认到两句。帝尧等料想一时不能尽看,便走进殿来,招呼那使者。说也奇怪,那龟见帝尧不看,也就渐渐缩小,不到片时,即已恢复原状。众人看了,无不叹为从来未有之奇,真正是个神物了。
当下帝尧和群臣,按照前日议定的典礼款待使者,并且深深致谢,优加犒赏。那个神龟,早有专司其职的有司,捧了养到宫沼里去了。
过了数日,越裳氏使者动身归国,帝尧方叫人将那神龟取来,放在一个极大的场所,使龟体可以尽量的发展,然后又命史官,将那龟背的文字,照样录出来。抄录的时候,很不容易,因为看不清楚,只能叫一人爬在龟背上,边看边报,一个人再抄录,足足抄了大半日,才把全文录毕,那龟又依然缩去。校史官就将所抄录的全文,呈与帝尧。帝尧一看,只见上面所写的是:
天地初分之时,盘古生于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曰:盘古氏开辟天地,盖首出御世之人也。又曰:浑敦氏。盘古氏后有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地皇君后共有十纪。一纪一纪记叙清楚;从第一说到第十纪,第十纪说:其十曰疏仡(ㄍㄜ,gē)纪。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后改姓姬,字曰玄律。这龟文内容很长,古文费解,我们把原文附在文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读。
那龟文说到第十纪这个地方就完了,后面却还有一行,叫作:自开辟以来,至黄帝有熊氏元年,共二百七十五万七千七百八十年。
帝尧看完了这一篇龟文,不禁又欢喜又惊异,叹息道:“从开天辟地到现在,竟有这许多年数吗!可见吾人生在世上,不过如电光石火,一转眼间而已。争名夺利,何苦来!何苦来!”
又说道:“有巢氏竟有两个,黄帝之前已有一个轩辕氏,伏羲氏画卦还在仓帝造字之后,这几项都是创闻,想来总一定是靠得住的。”说着,就将那龟文递给群臣,个个传观了一遍,然后叫史官谨敬的宝藏起来。这个神龟,是不是很神奇?
龟背文全文:
盘古氏后有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洲献。其年岁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铿,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兄弟各一万八千余年。
地皇君后共有十纪。
其一曰九头纪。是曰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其二曰五龙纪。人皇氏厌倦尘事,乃授篆于五姓。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曰五龙氏,乘云车而治天下,治五方,司五岭,布五岳。
其三曰摄提纪。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
其四曰合雒纪。共有三姓,教民穴居,乘蜚鹿以理。
其五曰连通纪。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
其六曰叙命纪。共有四姓,驾六龙而治。
其七曰循蜚纪。共有二十二氏,首曰钜灵氏、次曰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拒神氏、犁灵氏、大騩氏、鬼騩氏、弁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以上皆穴居之世也。
其八曰因提纪。共有十三氏,首曰辰放氏,是为皇次屈。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至辰放氏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发乇首以去灵雨,而民从之。命之曰衣皮之人,传四世;次曰蜀山氏,传六世;次曰豗傀氏,传六世;浑沌氏,傅七世;东户氏,傅十七世;皇覃氏,传七世;启统氏,传三世;吉夷氏,传四世。儿蘧氏,传一世;猪韦氏,传四世;其第十一曰有巢氏,教民栖木而巢,以避禽兽之害,又刻木结绳以为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挛领,着兜帽以贲体,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以薪而瘗之,传二世。十二日燧人氏,作钻燧,教民取火以为熟食,又教民范金合土以为釜,又立传教之台而师道以起,兴交易之道而人情以遂,故亦曰遂皇氏,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陨邱、傅四世。十三日庸成氏,传八世,共为六十八世。
其九曰禅通纪。共有十六氏,首曰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四目,生而能书,实创文字,天为之雨粟,鬼为之夜哭,万古文化由此起。柏皇氏继之,以木纪德,居于皇人山,传二十世。中皇氏继之,居于嶅山。一曰中央氏,传四世。大庭氏继之,都于曲阜,以火为纪,号曰炎帝,传五世。栗陆氏继之,愎谏无道,有贤臣曰东里子,不能用而杀之,天下叛之,传五世而亡。昆连氏继之,一曰厘连氏,又曰厘畜氏,亦无道,传十一世。轩辕氏继之,始作车,伐山取铜以作刀货,传三世。
赫胥氏继之,亦曰赫苏氏,传一世。葛天氏继之,始作乐,八人捉(牛介)投足掺尾叩角而歌八终: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曰遂物,四曰奋縠,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临万物之极,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传四世。宗卢氏继之,亦曰尊卢氏,传五世。祝诵氏继之,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作乐名属续,以火施化,号赤帝,都于郐,传二世。
昊英氏继之,传九世。有巢氏继之,教民编槿而庐,葺雚而扉,塓涂茨翳以蔽风雨,是为有房屋之始,亦曰古皇,传七世,权臣为变而亡。朱襄氏继之,其时多风,群阴閟曷,乃命其臣士达作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令曰来阴,传三世。阴康氏继之,其时阴多滞伏,民气壅闭,乃制为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传三世。无怀氏继之,传六世。太昊伏羲氏继之,姓风,以木德王,都于陈,教民佃渔畜牧,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制嫁娶,造琴瑟,以龙纪官。女娲氏继之,云姓,一曰女希,是曰神媒。神农氏继之,姓姜,以火德王,都曲阜,初艺五谷,尝百革,制医药,始为日中之市,以火纪官,传八世。
其十曰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后改姓姬,字曰玄律。
主要参考文献: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
(待续)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